APP下载

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思考

2019-02-14王春晖叶成荫

山西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外立面真性遗产

王春晖 白 雪 叶成荫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建筑遗产见证一个地区兴衰发展,是受到历史文化,政权更替,民族风情综合影响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在我国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更新以经济为主导,遗产建筑的建筑风貌建筑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和城市更新的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建筑改造的需求极为迫切。建筑遗产的保护由于没有规定评估价值的具体环节和标准,造成许多设计师对建筑遗产的遗产价值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再利用的层面上受到设计师本人的主观臆断影响很大,导致众多的建筑遗产在改造过程中受到保护性的破坏。那么如何调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了遗产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建筑遗产区别于其他文物的最大不同是它的不可移动性[1],其占有城市的大面积空间,不能像普通文物一样被“收藏”起来,因此它与城市的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矛盾。

1.1 与城市规划的矛盾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不断更新,高层和新型建筑不断增加,市政负荷增加导致城市道路需要拓宽,市政管线需要更新扩宽,而遗产建筑无法被移动。由此对新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规划线路的变动中,为了保留这些遗产建筑所付出的代价则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为了绕开遗产建筑增加的铺设管线长度,道路改直为曲所增加的费用。这就为财政本就不甚宽裕的各级政府增加了负担。

1.2 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遗产建筑一般都位于现代城市的中心区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中心的每一寸土地都具有高经济价值,要保护建筑遗产,就不能建造能够提供更多经济效益的高楼大厦,在以利益为主导的开发商看来,在其开发的土地上零散的保存一些不能够拆除的遗产建筑意味着其地块的使用自由度和土地利用率的下降,从而导致了开发中的成本上升。由此,带有建筑遗产的地块商业竞争力就会减弱。在现有经济体制下,政府政绩多依赖于房地产的开发,这就出现了有些政府会默许开发商破坏建筑遗产的现象。

1.3 与附近居民的矛盾

遗产建筑绝大部分属于企业和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的交替,其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加之建筑老旧所产生的结构老化,使建筑残破不堪,安全堪忧,使用者非专业的加固装修方式和强烈的拆旧建新的心理趋向都严重威胁着遗产建筑的安全。由于产权问题和资金人员不足,在此方面国家也难以有效的进行监管。

2 解决矛盾的对策

2.1 根本保护原则的提出

现有的保护原则无一不是在为第一原则原真性原则而服务:

1)整体性原则强调为建筑保护提供一定区域的缓冲地带;2)可持续性原则提出要尽可能减慢建筑及其环境的衰败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使之永久的保存下去,使后人能够看到其原始的真实的样子;3)必要性原则提出在非必要情况下要尽量减小对建筑原有的改动,只允许采用关系到遗产建筑存亡,不能避免的技术,修复也需要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内;4)可识别性原则要求任何后加变动的加固,修补,原物归位等都必须在保持整体完整和谐的基础上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能够清晰准确的分辨出旧有部分和修补部分的差别;5)可逆性原则指出在保护建筑时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以及为保护所做的一切变动在有可能使遗产价值发生改变时都应该是暂时性的,一旦有需要有条件或出现更好的新技术的时候能够完全撤销之前的技术手段,不会伤害遗产的原真性;6)禁止重建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遗址保存的意义都远高于重建,重建的“建筑遗产”会影响人们对真实性的判断。

以上原则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为原真性的实现提供着保障,由此可见原真性才是建筑遗产保护最根本的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作为最根本的原则需贯穿在遗产建筑再生化设计的始终。

2.2 原真性的价值体现

2.2.1科技价值

遗产建筑的建筑结构[2],装饰做法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建造技艺,前人虽然没有现代的新型结构算法和新的材料技术,却用普通的材料,特殊的工艺,在很多方面达到了与当今相同的技术效果,是一个时代技术经验的结晶。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很多技术都已经失传,小到一块砖的制作方法,大到屋架的受力结构。

遗产建筑的科技价值多体现在构造设计建造工艺的先进性,重要性,与著名建筑师、工程师的关联度上,也体现在建筑材料,材料工艺复杂程度上。

2.2.2历史价值

遗产建筑是社会文化变革技术发展前人智慧的综合产物,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能够体现当时城市所处年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其存在加深了城市的历史底蕴。

2.2.3美学价值

不同的遗产建筑具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有不同的空间色彩,内部结构,空间组织和不同的材料肌理质感,将同一时期的建筑横向比较,我们得到当时的审美观念,美学思潮,艺术风格等特征。

3 改造方法

3.1 对现状的分析

由于现有保有的多数建筑遗产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历过多次大小修缮[3],其建筑的原真性遭到严重的破坏,首先对建筑进行真实性分析,找到仍然保有的具有原真性的部位。将原真性被破坏的程度进行分类,例如将在原材质上后加装饰装修饰面的部分分为可完全恢复原真性的,可部分恢复原真性的,不可恢复原真性的。将不可恢复原真性的部分分为保留现状的和需拆除重新塑造的。

3.2 进行分级设计

1)对于主体结构体系,外立面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遗产,主体结构体系,外立面能够体现原真性的设计要素,需要保护建筑遗产主体结构体系对主体结构体系进行修缮和加固,保留其外立面的原状。2)对于部分结构体系,外立面具有遗产价值的比较重要的遗产建筑和一般遗产建筑,具有遗产价值的部分能够体现原真性的,需要保护其中能够体现遗产价值特征的结构部分,保留其最具特征的外立面部分。

3.3 保护特色部位

在遗产建筑中,建筑性格也不尽相同,建筑类型也多种多样,一些特殊的设计,造型,结构方式往往因建造时特殊的功能要求而出现,这样的部分往往成为“孤本”而具有特殊的价值,这样的部分不仅仅是以类似雕塑的形式出现,比较特殊的如四行仓库的立面改造,其在淞沪会战中留下了众多的弹孔,为保留其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修复保留四个大面积的炮弹穿孔,补以深色玻璃,形成地图式的立面。这样的特色保护作为建筑遗产价值的最大体现是十分重要的。

3.4 更新改造

为缓和遗产建筑与城市发展矛盾,在综合以上的保护信息的前提下,需要加以考虑遗产所有者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建筑再生设计。在设计中要根据对现状原真性分析和现状评估结果分类结果,对不体现遗产价值的建筑外立面,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再设计,根据改造后的需求,用传统材料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改造后的建筑实用性,在发挥新旧部分对比性的前提下增加建筑的美观性,同时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街道的设计。

4 结语

遗产建筑的改造需要设计师以保留和体现建筑的原真性价值为保护原则,在综合使用者和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提下,利用传统手法和现代技术,为建筑的再生再利用提出专业角度的合理方案。

猜你喜欢

外立面真性遗产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建筑原真性探微
遗产怎么分
关于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
原真性原则在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评述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