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9-02-12唐华容何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参政对策建议

唐华容 何佩

[摘要]农村妇女参政是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了解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有助于推动贵州农村政治制度建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参政制度和参政途径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贵州省农村妇女在参政意识、参政制度和参政途径三个方面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与制约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的主要因素,提出扩大与促进农村妇女参政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调查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442.6[文献标识码]A

妇女参政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以及民主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2007年的三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成员的平均比例只有17.6%。学者们通过对农村妇女参政调查研究中发现,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因素有政治文化、妇女自身素质及政策制度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妇女参政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农村妇女参政,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总面积17.6万km2,共辖18091个行政村,有19.8万个村民组。截止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555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1985.47万人,占总人口的55.85%,农村人口显著多于城市人口;按性别分,女性人口数为1721.55万人,占总人口的48.43%,约为总人口数的一半。随着贵州省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剩余劳动力的逐渐转移,广大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为有效地把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提高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比例、参政数量以及参政层次,充分发挥她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从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参政制度及参政途径入手,对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提高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提供参考建议。

1 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

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展开,调查了贵州省21个县市、38个乡镇、73个村,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8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全部为女性,被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的占60%,汉族的占40%;被调查对象年龄在18~28岁的占27%,29~45岁的占45%,46~60岁的占24%,60岁以上的占4%;没上过学的占25%,小学的占30%,初中的占21%,高中或中专的占12%,大专以上的占12%;被調查对象中担任过村支书或村主任的只有2人,担任过村两委委员的只有5人,担任过村民小组长的为16人,担任妇联成员的28人,担任村民代表的47人,任何职务都未担任过的190人;家庭人均年收入3200元以下的占43%,3200元~6600元的占34%,6601元~9500元的占15%,9500元以上占8%。

1.2 参政意识现状分析

对相关妇女参政意识观点的情况如表1所示 。

对问题“您去参加村委组织的事务管理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28%的人选择“自愿去”,16%的人选择“有支持的人参加竞选”,23%的人选择“看到别人去自己也想去”,33%的人选择“村委组织要求去”;对问题“当村里为了村务公开征求意见时,您会怎么做?”的回答中,39%的人选择“认真思考,并发表意见”,10%的人选择“敷衍了事,随口乱说”,19%的人选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9%的选择“跟随大家的意见”,23%的人选择“没想过这事”;对问题“您时隔多长时间去了解国家新农村政策及村委会的公共事务”的回答中,选择“每天”的人占3%,选择“不固定,有时间就去看”的人占41%,选择“跟别人聊天时”的人占31%,选择“没有时间去了解”的人占25%;但在对问题“您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去了解国家新农村政策及村委会的公共事务”的回答中,选择“有了解、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的人占23%,选择“无聊,单纯看看”的人占28%,选择“多看些,这样才能跟人聊天”的人占12%,选择“有人要求去看的”的人占9%,选择“没空”的人占28%。

在对问题“您是否愿意参加村干部竞选”的回答中,23%的人选择“愿意”,36%的人选择“需要我就去”,有41%的人选择“不愿意”。在选择“愿意”和“需要我就去”的人中,对问题“您希望竞选哪一个职位”的回答中,28%的人选择“村支书或村主任”,17%的人选择“两委委员”,10%的人选择“村民小组长”,33%的人选择“妇联成员”,12%的人选择“村民代表”;在对选择“不愿意”的人中调查原因时,发现22%的人选择“不想参与”,8%的人选择“家人反对”,27%的人选择“家务太重”,43%的人选择“其他原因”。

在回答问题“在选举过程中,别人在没得到您允许的情况下而帮您填写了选票时,您会怎么办?”时,有27%的人选择“向上一级反映”,21%的人选择“与他理论”,37%选择“无所谓”,15%的人选择“默默接受”,表明大部分的人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有想到利用积极的方法去决解,因此自身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1.3 参政制度现状分析

对与妇女参政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在对问题“您认为村委会的职责是(多选题)”的回答中,77名妇女选择了“组织参政”,137名妇女选择了“调解家庭矛盾”,185名妇女选择了“组织村内各项活动”,155名妇女选择了“发展农村经济”,有66名妇女选择了“其他”。对“村委会资金的来源及用处”和“妇联这个组织的了解”程度如表3所示。

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妇联在村里的影响力”的回答中,11%的人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力”,35%的人选择“一般”,32%的人选择“有,但很小”,17%的人选择“没有”,还有5%的人选择“村里没有妇联”。

在回答问题“您觉得政府提出的新农村政策重要吗”时,有14%的人回答“非常重要”,有39%的人回答“重要”,有30%的人回答“一般”,有17%的人回答了“不重要”及“一点都不重要”。在回答问题“您是否了解政府的扶贫政策”时,5%的人选择“非常了解”,21%的人选择“了解”,45%的选择“一般”,24%的人选择“不了解”,5%的人选择“一点都不了解”。

1.4 参政途径现状分析

在回答问题“您是通过什么的渠道了解国家新农村政策及村委会的公共事务(多选题)”时,有132名妇女选择了“电视新闻”,有105名妇女选择了“智能手机客户端”,有36名妇女选择了“电脑网页”,而有126名妇女选择了“听别人说”,17名妇女选择了“广告”,有21名妇女选择了“村委会公告栏”,有100名妇女选择“报纸书刊”,有31名妇女选择“政策文件”,54名选择了“没时间去了解”。 在回答问题“您参与过几次村委会选举(投票)”时,有49%的人选择了“0次”,有32%的人选择了“1-2次”,有13%的人选择了“3次以上”,而仅有6%的人选择了“每次都参加”。在参加了村委会的选举的人(148人)中,在选举时,有65%的人会事先考虑、了解当选人的情况,7%的人选择不会事先了解,有16%的人选择“没考虑”,12%的人选择“无所谓”。而在回答“参与村委选举(投票)的原因”时,55%的人选择“认真思考,谁最能担当村干部”,5%的人选择“我家男人选谁我就选谁”,18%的人选择“别人选谁我就选谁”,2%的选择“我看谁顺眼我就选谁”,10%的人选择“无所谓,随便选”,3%的人选择“如果上头要求选谁,我也只能选谁”。

在回答“参加妇联活动的次数”时,有53%的人一次也没有参加,27%的人参加过“1-2次”,16%的人参加过“三次以上”,仅有4%的人“每次都参加”。在回答问题“您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精准扶贫、低保等)讨论的次数”时,有53%的人选择“0次”,27%的人选择“1-2次”,15%的人选择“3次以上”,5%的人选择“每次都参加”。在回答问题“您参与新农村建设事务讨论的次数”时,有59%的人选择“0次”,26%的人选择“1-2次”,11%的人选择“3次以上”,3%的人选择“每次都参加”。

在回答问题“如果您遇到村委会或者上级部门的某一做法或政策严重损害您的利益时,您会选择怎么做”时,22%的人选择“找乡镇法院调解或向法院起诉”,40%的人选择“向村委会或上级部门反映情况”,10%的人选择“通过熟人托关系解决”,9%的人选择“联合村民一起上访”,7%的人选择“没办法,他们是领导,只好听他们的”,12%的人选择“不知道怎么办”。

2 贵州农村妇女参政影响因素分析

通過以上对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思想影响。通过本次调查得知,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妇女的地位得到了保障,男女平等的思想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思想,表现在农村妇女参政意识有所提高,普遍否认妇女“不应该在外抛头露面”及“妇女不适合当村干部”的说法。但是,在参政行为上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如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村委会职位竞选时,仅有极小部分妇女选择愿意,大部分的人选择不愿意,而其中不愿意的原因大多数人选择“家人反对”及“家务太重”,“家人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思想是“男性适合当村干部,女性不适合当村干部,而“家务太重”则体现出了“妇女应该在家带孩子、从事家务/劳务,而不是在外抛头露面”这一说法。

二是自身素质影响。从调查的基本情况中可知,贵州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其中18~28周岁的妇女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文化程度在初中文化以下。从农村妇女参政途径的调查可知,依然存在44%的妇女了解村委事务是通过别人口中得知,甚至存在19%的妇女是没有时间去了解,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农村妇女本身的文化素质不够。虽然现在是个男女平等的时代,但由于妇女的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和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等都不如男性,妇女的知识面及认知程度相对于男性来说较窄,女性相对于男性参政的机会较少,从而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参与度。

三是经济水平影响。在贵州农村地区,依然有43%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是3200元以下的,仅有极小部分的人群家庭年人均收入是6600元以上。贵州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来说相对落后,农村家庭人均年年收入过低,家庭成员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谋生上,妇女需承担繁重的家务,积极参政的农村妇女大部分都是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由此,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州农村妇女的参政程度。

四是宣传力度影响。贵州农村妇女对于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妇女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村里面常使用的几项法规以及最基础的村规和民约了解程度不高;有很多妇女没听说过政府出台相关的扶贫政策及制度等;对妇联组织、村委的职责及新农村建设的事务内容了解程度过低,甚至有些妇女都不知道妇联组织的存在。这些都和宣传力度有关,没能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对法律法规、妇联组织、扶贫政策及与新农村建设等的了解程度。

3 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的对策研究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村妇女参政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通过教育,促进妇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摆脱性别束缚,利用性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农村妇女应利用自身的能力去说服家人,展现出自己的参政能力,突破家人对于自己参政的限制;努力提高家庭的生活物质水平,使得妇女有更多的时间去参政;妇女在参政意识上应该打破被动的分配和服从,提高参政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二是提高受教育水平及技能,增强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水平。贵州农村妇女自身较低的素质水平严重影响她们参政的积极性、参政的勇气及失去较多的参政机会。由此应给予农村妇女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和学历;政府部门应该开展更多的提高农村妇女参政水平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参政水平;妇女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并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县级以上妇联单位应吸收农村学历较高的妇女参加学历、业务等方面的培训课,拓展妇女的知识面。

三是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妇女参政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水平发展了,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农村妇女才有更多的时间及机会参政。必须加快精准扶贫的步伐,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村妇女收入,农村妇女才有更多的可能参政;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成立农村妇女发展基金,加大妇女干部的技能培训、选拔费用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可适当提高驻村妇女干部的待遇,从经济上给予肯定与支持,提高农村基层女性干部参与积极性。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农村妇女参政氛围。各级部门做好相互协调工作,建立良好的参政氛围,吸引新鲜血液参与进来,积极支持农村妇女参选,从资金、场地及人员等都可提供一定的支持,积极配合,多方配合,共同创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对妇联组织及村委会做出全面解释,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接触、了解并参与到这一组织中;利用电视、广播及APP等新通讯手段,进行宣传,在农村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农村妇女参政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农村妇女参政,提高农村妇女在村委任职率;重新定义妇联的位置,属性,让更多的农村妇女知道妇联及其作用,吸引更多农村妇女参与其中,发挥妇联组织真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詹成付.2005-2007年全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进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 高雪蓮.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1(11):33-34.

[3] 李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3-15.

[4] 魏君.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背后的原因探讨[J].现代妇女,2014(12):99-101.

[5] 李德刚,朱红娟.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与及解困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7):5-8.

[6] 许丽娜,张晓琼.社会性别视角下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状况的考察——基于对山东省部分农村的实证调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3):61-67.

[7] 李洪波,王梦琳.台湾地区女性权力参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04):29-33.

[8] 刘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某村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4(03):33-36.

[9] 唐云锋,荆建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参政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18-120.

[10] 李晓敏.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6(18):33-35.

[11] 陈秋.女性民俗与农村妇女的村庄政治参与—以温州L村为个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3):78-85.

[12] 郭晓勇.反思与突围: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03):27-30.

猜你喜欢

参政对策建议
颜回之乐
基于农村妇女党员的农村基层自治管理探讨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参政运动研究
美国华人参政问题初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南宋后期太学生参政心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