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12杨雨欣刘飞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农民

杨雨欣 刘飞飞

[摘要]新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配置方式,鼓励和促进农民工创新创业能够有效地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围绕新形势下农民创新创业现状,以计划行为模型(TPB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多个样本中选取了4个典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并详细探讨了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与主观规范增强了创业者的创业意向,感知行为控制对创业意向贡献较大甚至直接影响了创业者的创业意向。

[关键词]农民;创业意愿;TPB模型

[中图分类号] C915[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的热点,农民创业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农民创业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是对封闭的农业经营模式的超越,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是加速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通过团队成员的假期回乡调研采访活动,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农民创业意愿的采访记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典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1.1 研究综述

工人作为我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在各个行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人口往沿海地区迁移,农民工成为了工人的中坚力量。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能够有效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所有制结构。基于我国的劳动力现状,国内学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有着较多的研究。郭群成认为农民创业的最大动机是生存需求动机,属于贫困推动并包含创业理性。梁志民等认为农民的年龄、性别、务工平均月收入、每年外出务工时间等因素影响了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意向。钟王黎,等则认为农民创业的意愿受文化程度、生活现状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以及亲朋好友中创业人数对农民创业意愿有正影响,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对创业意愿有负影响,熊智伟,等则以修正的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研究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子,并提出主观规范、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创业意愿贡献较大,风险感知与创业意愿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较为全面,但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具体的微观案例进行创业意愿研究的文献极少。所以本文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对微观案例的创业意愿影响机制进行详细的研究,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增强农民创业机会和农民工本身创业素养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1.2 计划行为理论

1.2.1 理论来源。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由Tcek Ajzen(1988,1991)提出,是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继承者。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百分百出自自愿,Ajzen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行为规律并非完全如此,而是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和控制。因此他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的行为理论。

1.2.2 理论内容。完整的计划行为理论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内容: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某项行为所持有的心理感觉,在TPB计划行为理论中尤其指个人对该项行为经过主观判定后在内心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特征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元素常被用于判定个人对此行为的信任程度和对行为结果的期待指数。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在做行为决策时所受到的来自周围环境(社会、家庭、个体等)的压力因素影响。主要观测的是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决策力和心理意愿对创业者的影响程度大小。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个人所掌握的经验、机会、资源等或对预期的期望或阻碍值对自身执行某项行为的感知和影响程度。在本文中研究了其两种影响方式,一是对创业行为结果的预测和期望程度,二是自身在创业前或创业初期所掌握的资源和把握的机会等。感知行為控制往往会对个人的行为构成行为能动性方面的影响。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个人对执行某种行为的主观方面意愿的趋势和方向。行为意向是一种主观概率,它直接反映了个人对于执行某种行为的行动倾向,倾向表现为某种行为前的决策意向。本文中行为意向将从创业者对自身行为的主观方面测评角度研究行为意向对创业意愿进行研究。行为(Behavior)。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

1.3 研究框架(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案例选择

此次选择的案例是返乡农民在新形势下进行的典型创业案例。本文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多强调农民身份的背景下进行自主创新创业并获得了一定的结果和影响的对象,使得研究对象具有规范性、相似性和异质性,便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调查大纲分为四个大类若干小问,以严谨、多角度、全面考察农民创业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并做好了访谈文本记录和录音文件。案例选取地主要在成都市、眉山市、广安市等农村或城乡交界地带,涉及区域广泛,且案例选取对象在性别、年龄和背景经历等维度上的差异明显,有利于多角度多方面探究有关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2.2 案例描述(见表1)

3 数据收集与属性分析(见表2)

4 数据分析

4.1 案例研究结果讨论

4.1.1 创业态度。从案例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创业态度模块,创业者普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这是因为农民创业有一定的生存需求动机。农民务工所得的收入微薄,往往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而且也更辛苦,进而产生较大的压力;创业者几乎全都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存在持续性的创业行为,表现出一种创业者特质;而对于所经营的事业,创业者大都选择了普遍可见的成本较小型事业,一是便于经营,二是风险较小,三是进入成本低。因此提出假设: H1:具备创业者特质的创业者创业意向越大; H2:创业者的生存需求动机越大,创业意向越大; H3:对于所选创业行为的风险感知越小,创业意向越大。

4.1.2 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创业者身边的人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由案例可知创业者的家人和朋友大多数都支持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少数创业者的事业获得了政府补贴,但力度较小。相对于朋友支持和家人鼓励,政府鼓励作用较弱。而创业者周围创业人数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对创业者的影响参差不齐。因此提出假设: H4:家人鼓励、朋友支持对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影响较大; H5:政府鼓励、身边创业人数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影响不大。

4.1.3 感知行为控制。在感知行为控制上,过去拥有的创业经验和足够的启动资本是关键的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也最大。从案例数据中可以发现,农民创业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资本和技术,由于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创业的启动资本就成了农民创业的敲门砖,这也是许多农民选择小型创业事业的主要原因。据庄道元,高西军(2008)调查,61.2%的创业人员都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间接或直接地导致创业失败。还有就是创业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对于管理类创业而言,具有管理经验的创业者感知行为控制更高;对于技术型创业,拥有的技术越成熟,感知行为控制越高。这也是创业者在拥有创业经验后更加倾向于选择创业的原因。因此提出假设: H6:创业者具备有关创业经验,感知行为控制更高; H7:创业者手中有创业所需技术和创业资本时,感知行为控制更高。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小结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我们得出:创业态度和主观规范对于创业意向有促进作用,但是感知行为控制对于创业意向的影响最大。其中创业者拥有的资本和技术更是创业必不可少的资源,对于创业形式较少、创业规模较小的农民创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5.2 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得到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鼓励农民创业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生产力,当地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创业的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减少对农民企业的各类费用征收,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民创业项目的健康发展。例如通过直接经济补助、技术扶持和减税降费等途径扶持农民创业项目,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随着近年来的农民工的返乡热潮,也可在返乡农民工的相关政策上予以倾斜,以达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目的。

开拓技能培训渠道和开展创业宣讲等。技术是除资本外的另一大重要影响因素,技术越成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对创业者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尤为重要。而展开创业宣讲,对农民进行创业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

继续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要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关键,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农民创业。为此不仅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试点和新政策的推行,也需社会各界对农村金融改革探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参考文献]

[1] 郭群成.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 梁志民,杨国强,郭锦墉.農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3(01):163-169.

[3] 钟王黎,郭红东.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9):23-27.

[4] 熊智伟,王征兵.基于TPB理论修正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子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18(2):54-60.

[5] 王静,杨屹,傅灵菲,等. 计划行为理论概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6(4):290-291.

[6] 庄道元,高西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风险及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04-105.

[7] 翁贞林,等.创业支持对农民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1):82-88.

[8] 张永敏,王云龙,刘秀丽.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2018(29):61-62.

[9] 江洁,萨日娜,宋立中.乡村振兴背景下保险扶贫政策感知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19-27.

[10] 谢蒙. 农民创业的发生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 王晓丹,沈约.农民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80-85.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怀集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