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12江永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影响因素

江永佺

[摘要]乡村旅游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选取了鄂西74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鄂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在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性分布特征;②密度分布表现为鄂西北、鄂西南和江汉平原三大空间分布热点区域;③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政策、景区等人文因素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促进鄂西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空间分异;影响因素;GIS;鄂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 不仅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向往农村田园风光与生活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的作为。但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差;乡村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不断减少等。

国外学者在研究内容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关注比较多,比如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发展现状、模式和策略等方面;国内学者吴必虎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胡美娟,李在军等(2015)借助GIS和Crime Stat3.3软件对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进行研究。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这里地形多样,气候条件较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鄂西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鄂西旅游还存在较明显的粗放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基于GIS技术、本研究通过对鄂西地区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鄂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相应的对策,对鄂西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取鄂西各市(州)74家休闲农业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3对所有示范点进行可视化表达,以鄂西的行政区划为底图,进行矢量化表达。

1.2 研究方法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对鄂西地区休闲农业示范点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得到鄂西地区乡村旅游核密度分布情况和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1.2.1 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平均观测距离公式:

公式(1)中:d1是指第i个点与其最近邻点之间的距离;n1是点数。预期最近邻平均距离计算公式:

公式(2)中:n2为每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点数量;A为研究区域面积。计算二者比值,用近邻比(NNI)表示,当近邻比小于1时休闲农业示范点呈集聚分布;当近邻比接近1时呈随机分布;近邻比大于1时均匀分布。为更好地反映实测平均距离和预期平均距离偏離程度,用正态分布检验得出Z值及其置信水平。

1.2.2 核密度分析。通常采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

公式(3)中,称为核函数;h>0为带宽;为估计值点到测量点的距离值。而核函数和带宽h共同决定核密度程度。

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1 空间分异特征类型

通过Arcgis10.3,运用最近邻指数分析法对鄂西示范点分布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分析之后,得到最近邻指数为0.841269<1,Z得分为-2.612210,表示这些示范点呈显著集聚分布,由P值为0.008996<0.01可知,置信区间可信任度大于99%。

2.2 空间核密度分析

如图1,通过分析,休闲农业示范点主要分布在三个典型的片区:以十堰和襄阳为主的鄂西北山地生态乡村旅游片区、江汉平原乡村旅游片区和以恩施州和宜昌为主的鄂西南民俗风情乡村旅游片区。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因素

3.1.1 地形因素。江汉平原适合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因为地形平坦,且多河流,交通较便利,湖水田园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有一些休闲农业示范点分布在西部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该区域山高林密,位于武陵山地区,资源种类较为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观光景观。

3.1.2 水文因素。鄂西地区内河流众多,特别是拥有长江、汉江和清江等河流,流域广阔,水流量较大,这为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用水,于是就形成了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园和休闲农业产业园。

3.2人文社会因素

3.2.1政策推动。湖北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和《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些规划对于鄂西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鄂西根据不同区域的地方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建成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2.2旅游景区的带动。大型或知名景区,特别是4A 级以上的景区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据统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拥有三峡人家、武当山等8个5A级旅游景区和清江方山景区41个4A级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对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3.2.3交通促进。鄂西乡村旅游示范点主要分布于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密集的地方,汉江平原地区交通便利,但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由于山区较多,交通便捷度较差,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加大投入。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影响因素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