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菜减肥增效肥料配比试验研究

2019-02-12尚淼韩玉萍谭澍黄聪徐小燕刘静王燕萍林建新牟愔胡淼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尚淼 韩玉萍 谭澍 黄聪 徐小燕 刘静 王燕萍 林建新 牟愔 胡淼

[摘要]为研究不同肥料和肥料配比对青花菜植株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探讨不同肥料和肥料配比在青花菜生产上减肥增效的效果,进行肥料配比试验研究。结果以每1hm2施雅苒苗乐(21-6-13)+雅苒苗乐(12-11-18)各300kg的施肥方式,施肥量及可提供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上最少,而青花菜花球产量最高,减肥增效的效果最好,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青花菜;肥料配比;减肥增效

[中图分类号]S635.9[文献标识码]A

青花菜作为“春淡”市场供应的稀缺品种,受到生产者的重视。新型肥料和肥料不同处理在蔬菜上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在青花菜上开展新型肥料及肥料配比试验研究,探讨适合青花菜需肥特点的肥料养分配比,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为青花菜生产减肥增效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而开展本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

①青花菜品种:领袖花椰菜,来自武汉市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②肥料品种:施可丰稳定性肥料(16-8-18)、雅苒苗乐复合肥(21-6-13)、雅苒苗乐复合肥(12-11-18),生命源黄腐酸螯合肥(10-10-10)、黄腐酸螯合锌掺混肥(26-5-5)、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以上肥料均由宜昌市邦力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提供。习惯性施肥为农民生产中常用复合肥(15-15-15),来自宜昌山里来蔬菜专业合作社。

1.2 供试土壤

本试验地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宜昌山里来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土壤为石灰土,耕作层(0~20cm)有机质含量28.4g/kg,碱解氮(N)95mg/kg,速效磷(P)13mg/kg,速效钾(K)200mg/kg,pH值为5.9。

1.3 试验设计

试验肥料用量按等值设计,以该合作社常用化肥投入成本折合3300元/hm2为标准,选择不同肥料品种进行肥料配比,以肥料提供商销售批发价计算投入等值的不同品种肥料或肥料配比的用量进行比较试验。本试验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处理1(Null):不施肥;处理2:习惯性施肥(CK),每1hm2施常用复合肥(15-15-15)1200kg;处理3:每1hm2施施可丰稳定性肥料(16-8-18)825kg;处理4:每1hm2施雅苒苗乐复合肥(21-6-13)+雅苒苗乐复合肥(12-11-18)各300kg;处理5:每1hm2施生命源黄腐酸螯合肥(10-10-10)300kg+黄腐酸螯合锌掺混肥(26-5-5)600kg:处理6:每1hm2施生命源黄腐酸螯合肥(10-10-10)300kg+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150kg+施可丰稳定性肥料(16-8-18)375kg。不同品种肥料及肥料配比施肥总量及主要养分施入量见表1。试验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沟施,覆土盖地膜后待定植,后期不再追施任何肥料。小区面积241m2,3次重复,进行随机区组排列。2018年11月23日播种,穴盘基质育苗,2019年1月30日定植,采用宽窄行定植,定植株距40cm,窄行50cm,宽行70cm,每个小区定植104株,2019年4月22日收获进行测产。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知,各施肥处理对青花菜植株性状的影响都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在5个施肥处理中,4个施肥处理在株高、开展度上均高于对照处理2,而对花球性状的影响与处理2比较则有高有低,表现不一致。其中处理4在花球重上高于其它处理;处理3在花球横径、花球纵径上高于其它处理;而处理5和处理6在花球横径、花球纵径、花球重上低于处理2。

从表3可知,处理4和处理3的青花菜产量、效益要高于处理2,而处理5和处理6的青花菜产量、效益低于处理2。增產、增收幅度以处理4最高,达7.70%,而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处理2,处理4的氮磷钾养分减少最多,达55.0%。说明处理4肥料配比好、肥效长、利用率高。

2.3 青花菜施用不同肥料和肥料配比效益比较

按当期市场销售均价6元/kg计算,在肥料成本(除不施肥处理1外)与用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从增产增效比较,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6>处理2,处理4净增收益最高,为5184元/hm2,净增7.7%;处理3次之,净增收益为2970元/hm2,净增4.4%。从氮磷钾的减施量看,处理4>处理6>处理5>处理3>处理2,从减肥增效效果上可以看出,以处理4为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在品种和试验地生态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处理4施肥量及可提供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最少,而青花菜花球产量最高,减肥增效的效果最好,说明处理4肥料配比好、肥效长,利用率高。但从单产来看,施用处理4的产量仍然偏低,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需要在施用量和施肥方式上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本试验中,处理6在氮磷钾养分含量和比例上与处理4接近,且处理6比处理4养分更全面,而花球横径、花球纵径、花球重在几个施肥中最低,其中的原因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国梁,毕军,夏光利,等.不同缓释肥料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1):68-73.

[2] 杜建军,毋永龙,田吉林,等.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49-52.

[3] 黄益宗,马宗炜,王效科,等.硝化抑制剂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2,33(4):48-50.

[4] 燕飞.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5] 曾祥明,肖焱波,段慧明.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在西兰花上的应用效果[J].长江蔬菜,2015(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