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2-11史丽娜

山西农经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会计管理优化对策事业单位

史丽娜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事业单位要想正常运转,需要对内部进行有效管理。其中,会计管理的应用能促使事业单位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一个新兴岗位,我国对其研究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优化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15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1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问题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会计管理工作逐渐受到企业和单位重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我国当前会计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要求事业单位重视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会计管理措施[1]。

1.1  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严格,普遍出现随意聘用会计人员的现象,而社会其他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岗位。显然,事业单位中的用人理念与社会上的用人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本身没有接触过会计行业相关知识,调配到会计岗位后,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广而不专,任职后出现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现象,造成部分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正常运行。

1.2  会计工作缺乏对管理的重视

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工作范围大多只是核算财务,对于监督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很少,社会大众将会计人员遵章办事的做法误解为故意刁难和摆架子,会计工作仅限于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底线,会计人员属于密集型人才,但是这一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在年度核算时,预算编制工作往往由会计人员完成,但是会计人员接触的实际业务不够广泛,导致执行脱节,严重影响事业单位预算资金运行[2]。

1.3  缺乏完善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

我国会计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相关理论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目标、原则等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其定义只在少数文献中提及。因此,理论界定层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管理相关著作较少,无法提供有效参考,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下,其实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形态不同,不能完全照搬管理制度,尤其是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管理工作,否则会在一定程度延缓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1.4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基层事业单位由于事务多而杂,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难免会出现管理漏洞。首先,购置资产往往需要领导审批之后才可以进行,但不履行政府采购程序,一些项目就开始进行预算或招标,很多资产未及时入账,形成账外不明资产。此外,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确认的误差较大,入账不全面,单件设备价格不合理,未达到规定标准[3]。

2  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优化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审核监管不到位等现象,这些现象在部分事业单位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共通性,要求事业单位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从完善监督措施、提高人员专业素质等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相应解决办法,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及其他工作正常运行,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2.1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从宏观政策到具体人才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学习先进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掌握利用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严格准入机制,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能违规上岗。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薪酬和奖励机制,强化教育工作,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培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此外,还可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除了正常年度考核之外,增加季度考核机制和不定期考核办法。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继续培训或调整岗位,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

2.2  转变思维方式,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部门是会计人员长期坚守的岗位,需要将核算重点扩大到管理领域,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区域,积极向业务部门人员学习,完善自身财务工作,将审核延伸到事前规划和事后监督,将事业单位中的风险管控和内部管理环节推向服务前沿,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会计人员积极与业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财务预算编制等问题。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重新建立财务与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将财务工作汇入业务工作环节,实现岗位互牵互制,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会计管理提供良好的施展平台[4]。

2.3  完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

首先,完善基础理论框架。会计管理基本理论的形成能够解决会计管理理论认识不足等问題,是实践的基础。我国经济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制度存有差异,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国情以及自身管理现状,深入探索分析会计管理相关理论问题。出版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相关理论书籍,成立理论研究部门,对会计管理理论进行创新。依托原有理论框架,拓宽研究领域。事业单位可以对自身会计工作进行调研,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发挥会计管理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2.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一直以来,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大量资产浪费,部分资产采购回来后很快报废。在新经济形势下,需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事业单位资产权限,从申请、购买、利用、转让等多个环节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定期检查库存。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创建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在内部网站开放资产管理明细,实现透明化管理,也有利于其他部门行使监督权利[5]。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变革,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进入会计管理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事业单位深刻认识自身缺陷和不足,全面提升会计人员财务处理能力,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足之处,顺应事业单位发展的历史潮流,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打造事业单位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学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9(10):132.

[2]吴海燕,刘燕.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管理,2019(9):30-31.

[3]熊琼.会计管理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9(10):150-151.

[4]徐艺.精益会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商论,2018(26):124-125.

[5]彭湃.基于会计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思路研究[J].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2018(17):181.

(编辑:郭  颖)

猜你喜欢

会计管理优化对策事业单位
“互联网+”对会计领域影响思考(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思考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