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机制有效运转的思考

2019-02-11王静

山西农经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优化统计工作

王静

摘 要: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作为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部分,由于面向人群的复杂性和统计工作中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统计工作难以实现科学化,严重阻碍了统计工作的高水平实现。针对现阶段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健全统计工作机制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基层统计工作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镇统计;统计工作;统计机制;创新优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15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829.2        文献标志码:A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主要是各个地区乡镇、下属街道办事处等面向基层人员、基础工作等数据信息进行大量统计的过程。由于其统计工作对象特殊,工作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统计工作难以有效实现,落实中存在较大的缺陷和障碍,妨碍了实际乡镇层面统计工作的高水平实现。在不断提升镇街统计工作中,积极健全镇街统计工作机制非常必要。只有机制健全,才能在有效结合理论、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运作程序,同时为工作落实发挥有效的约束引导作用,保证镇街统计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以上分析,统计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落实过程中,镇街统计工作机制需要人员、政策制度和统计技术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落实,这一工作机制的完善及落实需要持续改进,在进步中明确问题,从而提升机制的整体运转水平[1]。

1  镇街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的现状

镇街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面临的现状如下。首先,这项工作需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但人民群众分布比较广泛,核查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第4次经济普查中,镇街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要向基层人民讲解关于经济普查的内容、重要性、参与方式,还要对镇街的地理构成、入户具体位置以及线路规划等方面作好统筹管理,这样才能为后期的镇街统计工作发挥支持作用。其次,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为入户参与调查,获得基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发挥促进作用。拥有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体系支持,工作机制才能发挥长效作用,在经验积累基础上,为后期统计工作奠定基础。再次,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完善工作机制需要一支作风优良、协调有序的统计队伍,统计队伍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完成统计工作。在镇街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中,应加强对统计工作过程的监督,切实保证入户调查、入户统计、数据信息反馈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存在人为上的错误,影响镇街统计工作[2]。

2  镇街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的建议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统计调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乡镇统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要以提升统计质量为目标。统计作为基础性工作,需要科学组织,深化沟通,创新性开展。首先,强化培训,提高一线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项技能。培训方式可以选择现场培训和课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轮业务培训,让每个统计员成为行家里手。其次,构建完备高效的督导运行网络体系和人员名录库。在信息沟通上,一线统计员作为信息传达的桥梁,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微信建立包括街道主要领导、辖区所有村(社区)书记、统计员等在内的微信群,用于及时发布信息、解答问题、跟踪调度工作,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再次,前期宣传教育到位。统计工作人员能够深入每户加强宣传教育,在街道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统计调查舆论氛围。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下发《入户登记告知书》,采取入户走访、媒体宣传等形式,让每户群众对统计工作有详细了解。统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统计中与业主人员或者入户对象产生纠纷的现象,能够及时沟通、保持良好的态度协调处理。统计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核查,确保上传对象和数据一一对应,避免出现漏查、漏报的现象。

2.2  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落实统计数据质量监管工作

统计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创新完善,要向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的方向前进。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强化对现有统计资料的使用。首先,乡镇统计工作人员能够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行业统计报表、行政记录等,貫彻落实“先进库、再有数”“不进库、不出数”和“应统尽统”制度。具有规模性的统计调查数据入库、不够规模片区退库,动态维护、更新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完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评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准确反映街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统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有关规定,针对统计辖区内的资产项目,结合原始凭证等资料依法统计,做到不漏报、不多报,切实保证每一项统计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同时,认真整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做到“一项目一档案”,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巩固投资统计基础。全面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监管,做到科学有序、务求实效。由于乡镇统计是基础性的工作,面对统计对象多、统计范围难以有效确定的问题,应根据前期建立的微信群,及时做好统计和核查修改工作。例如在微信群内上传专门的表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填写,核实调查工作。

2.3  完善乡镇统计工作法律法规,为基础工作的落实发挥引导支持作用

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完善,注重法律法规的支持,这对促使统计工作落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实现基础工作标准化建设,加大《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和政府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通知的落实力度,认真践行上级政府管理单位关于深度拓展街道统计的相关指导。其次,在相关规定的引导下,完善基础统计机构,规范基础统计机构职能,积极试点和探索统计服务、名录库和信息化等基础建设新热点,纵深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提质、增效、深服务进程。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有职能、有经费、有网络+名录库与信息化、有原始记录和台账、有服务与资料发布、有档案管理”的内涵型、效能型新“六有”。再次,在基层基础建设过程中,基础工作人员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乡镇统计管理部门通过多方连接资源,构建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开展街道统计站专业人员和企业、村居统计人员法制教育培训班。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和社会受众的知法、学法、守法意识。此外,在完善乡镇统计工作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强化统计过程监督。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具有复杂性,必须深入全过程进行监督,只有监督管理工作到位,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基础统计工作,避免出现漏查和多查的现象。

3  结束语

有效完善乡镇统计工作机制是当前提升统计工作水平,促使基础统计工作向着科学化方向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实际乡镇统计工作机制的现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统计调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监管工作,完善乡镇统计工作法律法规,为基础工作落实发挥有效的引导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云朴.从制度创新视角看我国分享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57.

[2]李翠玲.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措施[J].农家参谋,2019(7):15.

(编辑:郭  颖)

猜你喜欢

创新优化统计工作
人事档案管理信用化改革初探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优化的对策思考
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矛盾协调分析
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财务会计在销售创新与优化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