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司法会计专业建设探究

2019-02-11段文岩

山西农经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时期研究

段文岩

摘 要:傳统的司法会计专业建设方案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发展,在新时期需要对司法会计专业建设进行改革,满足现代司法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探究了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为研究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13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918.95        文献标志码:A

司法会计专业属于法学与会计学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在我国发展得较晚。相比较而言,司法会计专业仍属于新兴的热门行业。目前,在我国开设这一课程的高校有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这些学校开设该专业时,主要是在法学或者是会计学专业下设司法会计方向,独立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极少。司法会计专业员研究繁杂的有关诉讼证明活动,在准备相关材料的过程中,会与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产生紧密关联[1]。

在我国,司法会计专业的应用领域,大多数在涉案查账与司法审计方面。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我国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革与发展,该专业的应用与发展有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目前,这个专业的研究视野与思考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但是,基于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水平的迅速提升,社会经济关系变得尤为复杂。为有效解决日益增加的经济纠纷和经济案件,相关单位必须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针对问题的本质对司法专业建设工作给予更高的重视与关注,以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司法会计人才为核心,逐步加强对该专业的建设研究与探索工作。

1  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

1.1  精准定位专业建设立足点

新时期背景下,相关院校在对司法会计专业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特别是在专业建设定位上,不能达成共识。部分专业人士认为该专业仍属于会计学研究领域,应将其划分在会计学院或商学院。部分人员则会有不同的想法,即司法会计专业应被划分到审计学范畴。基于这种争议,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司法会计专业学科属性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

在此形势下,无论是法学专业、会计学专家,都应在意识形态上进行统一,突出其法学属性,这样更能精准把握司法专业学科建设工作的重心,将法学作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利于建设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应用型学科[2]。

1.2  明确新时代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与优化,其根本目的都是基于统一、科学的课程,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司法会计专业同样如此。目前,虽然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但在对其不断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应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法学、会计学及审计学相关知识的渗透与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体而言,相关人员在具体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能明确法学、会计学、审计学不同专业体系的特色及3者间的共性。这3门课程都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司法会计专业的设立与优化,应更注重这3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最大程度发挥该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又有极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具体开展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合理区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以法学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在法律的视野下,对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确保学习该专业的人员未来在工作上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3]。

1.3  创建一套更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于司法会计专业的独特属性,结合市场实践需求,创建一套更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充分展现司法会计课程法学属性的基础上,还要彰显出该专业的教学核心。不仅要兼容会计学、审计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精髓,还要突显法学与会计学、审计学的交差与渗透。

具体而言,在构建司法会计课程体系过程中,总体框架应更侧重于法学学科,特别是有关刑事法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将会计学、审计学作为基础课程及必修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司法会计专业的显著特征,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以法学专业为核心,全面了解司法鉴定与刑法间的关联性。基于这样的思考维度,针对鉴定与审计在诉讼适用性上进行比较,民事、行政诉讼等证明力要求不太高的案件,通常利用审计查账就可实现诉求。在证明力需求较高的刑事案件中,更适合利用鉴定。因此,相关院校在对这部分课程进行设置时,在科学融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开设一定的刑事法学方面的课程[4]。

2  新时期背景下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

2.1  确保专业与就业方向的匹配度

相关院校在充分了解学科建设重点基础上,对司法会计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全面了解后,针对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该专业教学课程进行灵活、科学地调整。学习司法会计专业的人员大多选择进入政法机关、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因此,相关院校在对司法会计专业进行建设与完善的过程中,应确保专业与就业方向的匹配度。学校应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进一步了解专业对口岗位,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

学校应着重培养助力岗位的司法会计人才,因为学生在完成学业进入企业工作时,更多从事协助司法会计检查、鉴定人员助力工作,例如协助审核会计资料、收集证据、材料汇总等。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更易于提升实践能力、夯实理论基础。制定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是基于司法会计行业对人才要求较高的层面进行考量[5]。

相关单位在吸纳人才的过程中,对求职人员的工作经验、行业资历、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素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的。为了加大学生就业优势,应培养其基本工作技能,即培养能胜任助理岗位的人才,使他们顺利进入对口单位。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提升综合能力,丰富工作经验。

2.2  深入了解岗位技能要求

相关院校在建设司法会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该行业的变化,并能对该领域的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革新司法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相关人员应全面了解司法会计行业对该专业人才技能方面的特殊需求,深度论证岗位技能达标条件。基于这样的调查,将实践需求进行分解,融入到相关的专业教学流程中。

例如针对会计技能、法务技能、司法会计审查技能、司法会计鉴定技能等,应全面体现这些岗位技能需求的细则与指标。相关院校应将这些调研结果进行细化、提炼,从而明确最终的岗位技能需求。基于此,学校设置司法会计专业的教学内课程,确定培养人才目标时将具有方向性。同时,确保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真正培养出具有一定岗位技能的司法会计人才,使他们能顺利进入相关行业中发展。

2.3  创新优化开放型的教学系统

各院校在实际开展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专业与领域的实际需求,根据课程教学体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创新优化更具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基于此,相关人员应依据司法会计具体的职业标准、行业认定指标等,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系统。具体而言,相关人员在建设司法会计专业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课程、实训课程、校企合作3方面教学环节的设定。

在实际开展司法会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课程体系作为立足点,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实训课程。同时,适当融入教学练、对抗实战等形式,不断强化实训课程。学校应将上述技能需求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教学系统中,确保其具备更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同时,学校应将新时代工作机制下的技能水平要求、标准需求与课程体系进行紧密结合,在不断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大力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这种素质要求对司法会计专业的学习者十分重要,是他们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敲门砖。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在具体落实这套教学系统的过程中,应发挥其开放性的优势与作用。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实际训练的机会与平台,使其能在有效的實践锻炼过程中吸收理论知识。

3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司法会计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该专业的学生若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具备时代所需、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

各校在建设司法会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精准定位专业建设立足点,明确新时代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创建一套更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确保专业与就业方向的匹配度,深入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创新优化开放型的教学系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司法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司法会计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6(1):171-172.

[2]郭明.浅谈司法会计鉴定的三大特征[J].法制博览,2015(12):155,154.

[3]郑飞.司法会计相关问题探究[J].会计师,2012(23):72-73.

[4]秦浩.高职院校司法会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2(3):104-107.

[5]刘博.加强我国司法会计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102-103.

(编辑:郭  颖)

猜你喜欢

新时期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