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比较研究中韩舞蹈课程对比创新儿童舞蹈教育

2019-02-10邬诺娃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舞蹈儿童艺术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完善和推进,中外舞蹈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仅可以使中国的舞蹈艺术走上国际舞台,也使各国的舞蹈艺术文化形式得到充分的融合和交流。因此,笔者通过不断的观摩学习和理解思考,发现了中韩舞蹈课程的异同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通过不同的研究角度来创新中国教育下的儿童舞蹈教育新模式。因此,如何通过我国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来改进我国儿童舞蹈教学,就成了当代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思考研究的重点。接下来,笔者将从创新儿童舞蹈的意义、儿童舞蹈创新遵循的原则、中韩儿童舞蹈教育的区别以及对创新我国儿童舞蹈教育的启发四方面来进行本文的阐述。

【关键词】中韩舞蹈课程;儿童舞蹈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儿童舞蹈教育的意义

儿童舞蹈的表演主体主要指向的是儿童这个群体,是通过儿童来表演并表达其生活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儿童舞蹈既是对儿童生活具体化的表达,又是开展儿童智力并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手段。儿童学习舞蹈不仅对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有好处,对于他们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儿童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思维,有效提高儿童的综合能力。但在儿童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内容,更多地是需要教师来进行创新编排,将儿童的实际生活融入儿童舞蹈的学习之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因此,儿童舞蹈的艺术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儿童舞蹈的创新要将生活融入其中,用艺术的眼光去表达生活,去开拓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儿童舞蹈进行创新编排,这不仅需要教师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教师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和特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对儿童舞蹈进行创新编排不仅可以使儿童舞蹈更加贴近于儿童的生活实际,还可以让舞蹈这种形式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幼儿舞蹈能够更好地创新和发展,本文从研究儿童舞蹈创新的意义以及通过中韩两国儿童舞蹈课程的区别来思考研究出关于我国儿童舞蹈教育将会有何种启发。

二、儿童舞蹈创新遵循的原则

进行儿童舞蹈创新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实践原则。儿童舞蹈所要展示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的生活日常,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创新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创新出来的舞蹈才能更符合儿童的日常行为特点,使舞蹈更加充满艺术性,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理解和学习;第二,综合性原则。儿童舞蹈创新对老师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基础的专业舞蹈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儿童心理学、艺术学、戏剧学、音乐学等多种综合知识。只有通过长期艺术氛围和环境的熏陶,才可以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才能通过舞蹈更加生动地诠释生活,为舞蹈增加活力和创造力;第三,专业性原则。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儿童的舞蹈教学更是这样。因为,儿童时期是学习最基础的时期,因此,教师更应该具备教学的专业性与严谨性,不仅要将舞蹈基本动作传授给儿童,还要将舞蹈艺术中的美和文化一并向学生讲述。

三、中韩儿童舞蹈教育的区别

(一)中韩儿童舞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

从教育制度来看,中韩两国的教育制度大体上是相似的,但也有些许不同。中国的课程讲授多以训练儿童的基本技能和动作为主。对于教学的进程来讲,课堂上所承包的内容量也比较多。而且中国舞蹈艺术文化历史悠久,从舞蹈的种类来讲,就分为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面也会比较广泛。相比较而言,韩国的舞蹈教学重点放在传统舞蹈的教学上,所要求学习的舞蹈种类也比较少,因此,和中国的教学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韩国的舞蹈教学就会更加细致,对于细节的把控非常优秀。除此以外,韩国的舞蹈教学中还涉及到现代舞的教学并对此比较重视。但总的来说,各国的教学方式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决定的,所以对与于学生都是有益处的。

(二)中韩儿童舞蹈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在舞蹈教学方法上来看,中国教育方法多数是以教师语言和动作的示范指导教学为主,韩国的教学方法则是以“身教”为主,“言传”为辅。韩国的模仿式教学法虽然没有那么规矩、系统与完善,但是能够培养出极其具有个性特点的儿童,儿童对于舞蹈有自己的感悟及自己的理解,将舞蹈赋予灵魂,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对于中国的民族舞来讲,舞者的形象和舞台表现能力就是展现出民族舞蹈魅力的要点。在这样的一个舞蹈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就是关于舞蹈深层次的感悟与领会。因此,学习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应从它的美到深层文化全面掌握。中国式的教学方式虽然有规范的系统,讲授也十分细致,但是往往因过于细致化而缺乏关于舞蹈的感悟,学生只是单纯学到了教师所教授的技能、知识,而没有去感悟、体会舞蹈中文化底蕴的这个过程。从考试制度来说,在中国对于舞蹈课程的成果检验方式是采取“公开课堂成果展示”的方法,而韩国的考试方法是“随堂考试”。因此,中国课堂的考核能够更加体现课堂舞蹈教学的目的。

四、对创新我国儿童舞蹈教育的启发

(一)要注重培养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

创新儿童舞蹈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舞蹈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这样才能够使儿童舞蹈课程更加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首先,要多练多做。对于儿童来说,高强度及高难度对于儿童来说显得比较枯燥无趣,因此,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接受理解能力显得不是那么完美,这样也无法百分之百达到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其次,舞蹈课程不同于别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勤于练习才能把握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加规范,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的思想才能被其他人所理解接受,才能发现舞蹈中存在的美。

(二)要充分提高教師教学的教学能力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就导致了对于教授儿童舞蹈课程的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授课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且他们也应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这里所说的专业素质具体包括关于舞蹈的专业知识以及舞蹈教学的基本能力。教师必须具备这两种能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给学生讲授关于舞蹈的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的接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听过给儿童讲授舞蹈动作时通过亲身示范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优秀的舞蹈表现能力指的是能够通过优美,准确的舞蹈动作表达出对于舞蹈学习的理解。教师的动作示范是舞蹈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舞蹈教学的主要模式就是教师的动态示范。

五、总结

通过比较中韩两国在对于儿童舞蹈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了解到要创新我国儿童的舞蹈教育活动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儿童的学习情况,并对当前我国儿童舞蹈现状进行分析和改进,要不断创新发展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儿童学舞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儿童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儿童舞蹈是提高全民族艺术素养的基础,因此,儿童舞蹈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当代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是任重而道远的,所以,当代教师要致力于让儿童舞蹈真正融入儿童的实际生活之中,可以被儿童利用接收并能够完全理解吸收,这样才能为我国儿童舞蹈的创新发展的道路打下一片开阔完整的天地。

作者简介:邬诺娃(1980—),女,辽宁沈阳,硕士,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韩国京畿大学 公演艺术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

猜你喜欢

舞蹈儿童艺术
舞蹈课
纸的艺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雪地上的舞蹈
爆笑街头艺术
卷首语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