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翔实、丰实

2019-02-10王治非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王治非

【摘要】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邊缘、复合的学科,也是一门融合了音乐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学科。音乐心理学从科学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音乐思维和行为,它将教育心理学与音乐现象相结合。这门学科形成于西方,在我国也就百年的研究历史,相关的专业书籍还不够完善,许多问题也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蒋存梅;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写此书评之前,恰好上学期开设了《音乐心理学》这门课程,本人在杨和平教授的指导下对音乐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也感觉到了此学科的复杂和深奥。尤其是音乐心理学中一些元理论感觉十分晦涩难懂,于是怀着疑惑的思想打开了蒋存梅所著的《音乐心理学》,想在此书中找寻真知。不曾想此书如此地逼近学术前沿,紧跟心理学的研究脚步。这本《音乐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此学科的基本概貌、理论前沿和应用领域,引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从科学的视角来研究音乐心理学,令人深深折服,有感之余写下了这本书评。

一、基于实证研究、真实可信

本书区别于其他相关研究的特点在于,书中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的出现归根到底与音乐心理学的性质有关。音乐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相比,更注重科学性,它用科学的研究数据说话,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探索人类的音乐行为。实证研究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取相关数据,基于实验数据探索问题,科学地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实证研究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其中实验法所获得的数据更为可靠,因此它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更为科学的一种。在感觉与知觉研究中,此书通过大量的旋律原型阐述音高与人的直觉之间的联系,并确定了失歌症者在旋律知觉中存在障碍。除此之外,此书还对音乐的价值有独到见解,生物学认为音乐似乎不会给人类带来生存价值,然而本书通过对音乐紧张感模型的分析,表明音乐会引发人情绪的波动,这种心理现象就是音乐的期待,因此音乐可以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我们很难想象在当代社会没有音乐该如何生活。近年来,我国对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的研究很红火,书中对音乐能力的研究为音乐能力测验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目的在于能够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音乐能力、其擅长的音乐方面、适合发展的音乐方向等。总而言之,蒋存梅教授对于音乐能力问题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这些测验将帮助我国音乐教育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外,本书另外一个特点是研究方法的真实可靠性。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光涉及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认知过程,还囊括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教育乃至治疗等领域。正基于此,此书把实证研究当作是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音乐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根本区别。书中通过对音乐知觉、记忆、能力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研究量表,为研习音乐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全世界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支持,这些量表也使得书中所提出的想法和观点具有可靠性和操作性。

最后,在对被试者进行实验研究的时候,伦理原则受到高度重视。参与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利益等得到充分保障,以确保被试者的人身安全。一般情况下,音乐心理学实验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对于涉及音乐脑部处理的研究,由于很多被试者不了解脑功能成像技术,因此,会担心这些实验是否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向被试者详细介绍实验的潜在风险和副作用,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总之,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蒋存梅教授尊重自主自愿的原则和伦理道德原则,使我们更加相信实验的真实可信度。

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与西方相比,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研究规模、研究深度、相关研究著作均显不足,基于这种危机意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紧跟学术前沿,以翔实的内容、科学的态度进行编写。

首先,本书侧重于低级音乐和高级音乐加工。低级音乐的加工体现在本书先从简单的音乐元素开始讲起,如旋律、节奏节拍、音乐感知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音调的处理;高级音乐的加工在此书中具体表现为详细地阐述了音乐句法、音乐情绪和音乐意义等处理;其次,作者还从多个视角探讨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例如,在研究学生的个体音乐能力时,从音乐能力的构成、决定因素、与其他能力(如智商、情商)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说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研究音乐的技能发展时,通过感觉知觉的退化、情绪的波动等方面阐述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音乐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从教育的角度说明学习音乐对人发展的潜在作用;最后,阐明了音乐除了审美这一主要功能外,还有社会实用功能,这一点体现在书中关于失歌症者的研究。此书对失歌症患者有较为仔细的研究,先天失歌症是种与语音学相关的病症,通常称为“音调聋”或“五音不全”。这些失歌症者由于先天缺陷,不能辨认不同音高之间的差异,因此无法找准歌曲的正确音高,经常走调。研究表明这种缺陷不是由于脑损伤、听觉丧失、认知或与缺乏与音乐接触造成的。令人欣慰的是,近十年来对失歌症者的音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一致认为,唱歌走调实质上是属于音高模拟障碍,不论失歌症者是以何种语调为母语,他们都对音乐音高的处理存在障碍,并且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处理。在最后一章,此书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歌唱在语言康复和音乐减压中的作用,把音乐在现代生活不断应用。音乐是人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一种渠道,它与言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病人因脑损伤造成言语功能丧失,但是其歌唱能力仍然是正常的。我国音乐心理学界对于音乐对言语的康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音乐心理学》的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再次证明了该专著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充分显示了先进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优势。

三、紧跟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豐实

多年来,蒋存梅教授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在音乐心理学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发表过《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音乐心理学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解释》等文章,可以看出,蒋存梅教授兼对音乐学和心理学都有深刻了解。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吸引更多相关领域的学者对音乐心理学进行探索。《音乐心理学》专注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突出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该书综合运用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研究思路,从多维度、多视角出发使研究更为深入。例如,作者在论述音乐技能的发展时,从多维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胎儿期、婴幼儿期、学前期、青少年期、成人期、老年期各个阶段,勾勒出不同年龄阶段音乐技能的发展特点,这对于探索音乐对老年的一些精神和神经障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说到音乐训练的效果时,作者将思辨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物学的原理说明音乐训练可以诱发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失歌症患者的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成果,阐述了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通过对失歌症者音乐和言语音高的研究,有助于为音乐和语言的关系以及音乐对言语能力恢复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本书共由前言和十二个章节构成,先从音乐知觉和记忆开始阐述进而论述到音乐的结构问题,具体由音乐记忆、音乐调性加工、音乐句法认知,再接着论述音乐情绪、音乐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的加工现象、音乐能力、音乐技能,最后阐述音乐的进化论以及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紧跟当今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为一些疾病(自闭症、抑郁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纵观全书,内容全面完整、章节体系编排合理,言之有序。不管是音乐心理学晦涩难懂的元理论,还是其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真实可信的研究数据给予科学的阐述,真实、翔实、丰实,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研读的好书。

四、理论反思

此书围绕着音乐心理学领域中具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核心问题进行撰写,梳理了西方近30年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之,《音乐心理学》无论对于专业音乐研究者、高校音乐生还是音乐教师而言,都是一本值得认真学习和修读的好书,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者更是一本包含着丰富内容和创新见解的参考书。在此书的影响下,我将努力完成硕士阶段的课程、继续修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摆正自己的学术态度,向蒋存梅教授学习。

正如该书作者蒋存梅教授所言:“虽然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尚不成熟,然而应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对音乐心理学有了一个全新而系统的了解,它必将对我今后进行音乐教育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如若有更多像此书这样优秀的专业著作出现,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学科定会朝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蒋存梅.音乐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蒋存梅.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音乐心理学专栏前言[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11).

[4]蒋存梅.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A].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六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2017:2.

[5]蒋存梅,张清芳.语言与音乐进化的起源[J].科学通报,2016,61(7).

[6]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7]蒋存梅.论传统的音乐表演活动基本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

[8]蒋存梅.关于国外调性音乐音高关系认知研究的回顾[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3).

[9]蒋存梅.国外音乐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5(3).

[10]蒋存梅.回顾·反思·展望——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2).

[11]蒋存梅.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J].中国音乐学,2002(1).

[12]蒋存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音乐心理学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解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2).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