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个性 提升素养

2019-02-10钟小艳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活动体验提升素养合作交流

【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新课标反复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和理解,感受歌曲或乐曲所表达的内涵。以求让每位学生在“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都能释放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在艺术教学中闪光、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关键词】个性;情景表演;合作交流;互动评价;活动体验;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本质在于对音乐的体验与反映。《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地喜爱、理解音乐。”体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体实践。那如何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出个性来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显现、绽放出来,让学生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美的体验,从而提升素养。

一、情景表演展示个性

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天性,激发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创新,融入自己的个性完成表演。把自己的个性与表演完美结合起来,完成表演后不仅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授完《两只小象》这首歌后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的是一片迷人的亚热带风光,雨林丛中走来一对小伙伴——两只小象,它们用象鼻勾着,友好问好的温馨场景,亲密无间的可爱形象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引人无限遐想。孩子们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两两组成一对:有的小手握成圆球在头上前后左右随音乐有节奏地晃动,你望望我,我瞅瞅你,满心欢喜的;有的双手相交,头挨着头亲热地一起缓慢行走,拍打,抚摸;有的忽而头碰头,忽而手拉手,忽而撞撞腰,忽而顶顶屁屁,来模仿小象亲热友爱的样子;有一个同学还唱道:“洗澡澡,洗澡澡,我用象鼻来把你洗澡澡”,那认真劲就别提啦。学生就这样在这轻松音乐氛围中象平时游戏玩闹一样,快快乐乐、富于创造地表达了对音乐的感受、表达了自我与友爱,全身心地沉浸在自我表演之中,张扬了孩子的个性、自主能力、想象力,培养了自信心。

二、合作交流 绽放个性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合作能力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的音乐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对于音乐中的团队意识养成,教师可以通过合唱或是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进行培养。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团队意识,还能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发现自身的问题,也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对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为了让学生感受走进春天氛围,我在欣赏前先组织学生以“春”为主题展开讨论,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并积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听优美的歌声《嘀哩嘀哩》去发掘春天的美。在讲授《以“春”为主题》创编活动这一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大自然的春天充满朝气蓬勃,表现春天的作品有成千上万,对“春天”的有感而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来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器或你们各自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象去创作吧”。学生很快发现,生活中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如报纸、玻璃瓶、筷子、风铃,这些普通的东西,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课后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地体验、感受,并在第二次上课时带来了自己发现的不同于他人的打击乐器。如声势乐器:咬牙来表现雨打在挡雨篷上、搓手声表现小鸟拍打翅膀声;塑料袋表现冰雪消融……在最后的教学中,让每一个同学都选定角色,然后在相互配合中完成表演,舞蹈好的同学表演跳舞,唱歌好的同学表演歌唱,節奏感好的同学以打击乐器做伴奏,比较淘气的同学可以表演声势乐器,不善于表演的同学可以手拿道具或布景,创设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边歌唱边摇摆,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在音乐声中感受体验不一样的艺术魅力。这给课堂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同学们在组织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每一个参与者都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三、互动评价 尊重个性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同一首歌曲,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更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体验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实践过程,在评价设计上,就应该采用尊重个别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学习音乐,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摒弃强调“答案唯一”。

在《蜗牛和黄鹂鸟》一课中,学生可自由选择角色,或扮演大树或扮演缠绕大树的葡萄藤,或扮演伶俐可爱的黄鹂鸟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蜗牛,表演完毕后,请学生对不同角色进行评价,对出色的同学用音乐语言给予充分褒奖并进行模仿借鉴吸收,对表演一般的同学,同学们真诚的批评帮助、指导,借助学生的交流、表达、分享等环节,促使学生对体验进行反思,使体验得以升华和深化。

四、活动体验个性创作

在音乐表演中较为注重表演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表演者需要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自己对乐谱的理解才能把整个表演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表演中加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完成属于自己的表演。

比如,在教学《波基上校进行曲》时,老师要求学生听到相同乐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其中一组学生用纸张做了几顶帽子戴了起来,说自己是上校、士兵,然后随着音乐按不同音乐片段戴上不同的帽子,从而发现了规律,把歌曲ABA的回旋曲式结构以坐立或列队的形式来表达和领会。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这样说:“创新,就是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创新,就是独立创造,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另走新路;创新,就是破旧立新,创造特色”。由此看来,创新总是和个性相联系的,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教师的教育必须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任何一个机会,而且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发展,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音乐来唤醒自己的个性,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在音乐学习中,音乐能够作为一个学生发现自己个性的明灯,让学生找到真实的自我。教师们在教学中应当耐心观察并培养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一些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成长,释放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中闪耀,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

参考文献

[1]贺晓娟.用趣味教学,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J].北方音乐,2018,38(18):194.

[2]徐谊.开展创作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60.

[3]祁晓霞.核心素养培养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之路[J].文教资料,2018(23):79-80.

作者简介:钟小艳(1973—),女,畲族,浙江兰溪人,本科,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小学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活动体验提升素养合作交流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关注活动体验助力知识建构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