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倪洪进练习曲》的作品分析及演奏处理

2019-02-10建佳婧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

【摘要】《倪洪进练习曲》中的四首练习曲是中国风格练习曲中较为典型的钢琴曲,并且倪洪进是我国首位独立构思一整套练习曲的作曲家,她所创作的《倪洪进练习曲》在钢琴练习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作曲家倪洪进的个人生平及简历,對创作背景有着一定的研究,接着对四首练习曲进行了详细的作品分析,其中包括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的分析等,为接下来演奏的处理分析做一定铺垫,并对《倪洪进练习曲》的演奏技巧进行了触键、踏板、力度、风格四个方面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深入论述这四首练习曲对中国风格钢琴曲的重要影响,从而对《倪洪进练习曲》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诠释。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之后的演奏者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倪洪进练习曲》;作品分析;演奏处理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在钢琴艺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练习曲在钢琴曲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技巧,在钢琴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钢琴练习曲从巴洛克时期开始萌芽、古典时期顽强生长、浪漫时期的繁荣直到20世纪多元化发展,练习曲由单纯为训练手指弹奏技术的一种体裁发展到有艺术特征并能在音乐会上华丽出彩的演奏。然而,由于中国钢琴艺术在起步时相对滞后,所以对中国钢琴练习曲的研究分析少之又少,而《倪洪进练习曲》的出现填补了中国钢琴练习曲的空白。本文将详细地对这种中国风格的钢琴练习曲进行剖析。

一、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倪洪进介绍

《倪洪进练习曲》是由倪洪进作曲的钢琴练习曲作品集。倪洪进,于1935年出生,是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倪洪进从小开始学钢琴,在12岁时被上海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为大学本科学生,1954年倪洪进通过国家选派留学苏联,是新中国唯一一个在苏联受到系统教育的钢琴演奏家。

回国任教后,倪洪进在中国各地举办过数百场的钢琴演奏讲座,并长期在音乐教育上进行钻研,注重钢琴教材的选择,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述或评论,并编写了《中国钢琴作品名家教名曲》系列等钢琴教材,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尤其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钢琴作品。

(二)《倪洪进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倪洪进练习曲》是倪洪进在回国任教后,在1975-1976年期间所创作的。当时,我国面临着一个现状就是,几乎钢琴教学中选用的曲目都是出自于样板戏和《战地新歌》,很少选用国外作曲家创作的钢琴曲,即使使用,也是仅限于练习曲这些题材,其他的题材比较少涉及到,因为当时社会的特殊性,选用什么样的钢琴曲进行教学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巴赫等著名的钢琴家,都被人们叫做“贝多芬练习曲”“肖邦练习曲”“巴赫练习曲”。之前有位外国的音乐家来中央音乐学院访问时,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最流行哪位音乐家的作品?”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答说:“最流行车尔尼”。这是当时中国音乐的一个现状,当时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使用我们自己想使用的钢琴教材。直到现在,车尔尼也是最主流的钢琴教材。

于是,很多作曲家和钢琴老师开始编写钢琴练习曲,倪洪进也着手这方面。因为当时的情况只能取材于样板戏和《战地新歌》中,所以,倪洪进就在创作练习曲时选用样板戏中的京剧曲牌作为音乐元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技巧薄弱的方面进行创作。在创作期间,倪洪进还受到了父亲倪秋平的指导点拨,最终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极其鲜明的钢琴练习曲——《倪洪进练习曲》。

二、《倪洪进练习曲》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倪洪进练习曲》将中国的戏曲元素完美地融入到钢琴练习曲中,这四首钢琴练习曲在钢琴练习曲的旋律音调上使用含有中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风格特色,反映了作曲家倪洪进在创作中借用的京剧曲牌的题材形式,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倪洪进创作的这四首练习曲大部分都是运用了单三部曲式,只有第三首是二部性曲式结构,且这四首篇幅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

(二)旋律曲调

旋律是一首曲子核心的音乐元素,是音乐的基础,它能够体现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想法和思路。中国的钢琴练习曲大都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来创作的,且每首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京剧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倪洪进练习曲》的这四首就是借鉴了京剧曲牌的旋律曲调的形式,但这四首每一首所使用的京剧曲牌都不相同。

《倪洪进练习曲》中的第一首所运用的是京剧曲牌中《小开门》的旋律音调。京剧曲牌是京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京剧曲牌中的小开门也分为西皮小开门、二黄小开门和反二黄小开门。第一首运用《小开门》的体裁,乐曲从引子后的第14个小节开始正式进入小开门的音调,进入主题后渲染演奏气氛,起着一定的烘托作用。

练习曲中的第二首采用了京剧曲牌中的《柳青娘》的体裁形式。倪洪进的第二首主要是右手的双音中高声部的旋律进行,突出高声部旋律的同时,还加入了断奏和变奏,为表达出优美的旋律增加了不少的色彩,《柳青娘》是京剧曲牌的一种,一般在京剧中是作为乐队中的配乐出现使用的。

练习曲的第三首主要模仿了昆曲曲牌中的《石榴花》的旋律音调来创作的。练习曲的开始就以和弦进入,节奏鲜明,表达出战斗的悲凉场面,这几个较强的和弦从一开始就引入了主题,最后和尾声首尾呼应。

练习曲中的最后一首主要采用的是京剧曲牌中的《柳摇金》的旋律音调。它和第一首的《小开门》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两首都突出了右手高声部的旋律,但左手也要弹得十分流畅。

(三)调式调性

在我国的戏曲中,都是富有民族特性的五声调性,也是很多作曲家用来创作的素材之一。《倪洪进练习曲》中的所有钢琴练习曲都是模仿京剧曲牌的旋律音调所创作的,所以这四首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

从练习曲第一首的第14小节开始,先是升C宫开始之后又偏向到升D宫的音调上,主要训练左手的灵活性,这也是我国较常用的旋律创作手法。且第二首中所运用的《柳青娘》在调式调性上也有着很大的特点。从第13小节开始到第16小节,作曲家倪洪进创作时的高声部旋律是升C商调,但整句的和声效果出来却是升F羽调,这是戏曲中的一种反调式的手法,使得整个旋律音调更加丰富、饱满。

(四)节奏节拍

节奏在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像是戏曲中的每个节奏拍上演员的动作与情绪变化都表示了剧情的发展。这四首的节拍选用了京剧中的“板式”,主要运用了2/4拍、慢板、散板。第四首是整个作品集中最长的一首,其开头部分与第一首相似,主要是训练左右手的跑动能力,从第30小节开始出现了节奏节拍十分整齐的十六分音符和弦,不仅右手的每个音要弹得十分清楚,有颗粒性,而且不能忽视左手的八度音程,这种柱状式的和弦就表示这里的情绪逐渐增强,感情越来越强烈,到最后的爆发。

(五)音色的模仿

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每一个不同的音色都可能成为一种音乐。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这为中国的作曲家提供了很多的创作素材,利用钢琴的音色完美地表达出当地的民俗风情,像是用钢琴曲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或是一些当地戏曲的唱腔等。

练习曲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托卡塔的风格。托卡塔有着自由、即兴的音乐特点,主要是以很多个分解和弦来表现情绪的变化。第三首练习曲从第28小节开始,就以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来呈现托卡塔的音乐风格,这里主要是用钢琴来模仿鼓的节奏点来创作的,比较形象地表现出刚劲有力、气势威武的特点,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倪洪进的四首练习曲主要都是以京剧曲牌和昆曲曲牌作为素材创作的,其中在京剧唱腔中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二黄是属于京剧唱腔中的板式变奏体,西皮是一种比较流畅轻快的旋律,在练习曲的第一首中的《小开门》就模仿了西皮唱腔的手法,在第14小节后开始的小开门左手每一短句的旋律都较流畅、活泼,表现出愉快的故事情节。而第三首则是模仿了二黄的唱腔手法,曲子开头部分以柱状和弦开始,就奠定了整首曲子沉重的气氛。

三、《倪洪进练习曲四首》的演奏处理

(一)触键

本人在钢琴演奏的学习生涯中,授课老师曾教授过许多钢琴演奏的技巧,例如关于手腕放松、力量放在指尖、手指不能折指等,但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曲子所要求的触键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在弹奏乐曲时,我们所使用的触键方法和产生的音乐效果是紧密相连的,掌握好不同的触键方式也是我们理解音乐的一种途径。

《倪洪进练习曲四首》中的第一首主要是用来训练左手手指快速跑动的技巧和左手弹奏旋律的线条性。左手和右手有它自己独立的旋律,从第一小节引子的开始,左右手一起弹奏前六个小节,但两只手的旋律要求必须都是清晰透明的,从第七个小节开始左右手反向进行,第八、九小节和第十、十一小节两只手交替弹奏旋律线条,在中间交替时要衔接自然,右手弹奏伴奏的和弦跳音时,要用指尖轻轻触键,弹奏出活泼的感觉。从第十五小节开始,曲子进入第二部分,左右手有着不一样的旋律,右手的主旋律在高声部的位置,左手也是独立的旋律线,要求它不仅要能跑动起来,而且还要能弹出每个音的颗粒性,且学会控制每一句的强弱力量。还要注意左手每一句的旋律线还有一个尾音在后一小节的前面第一个音,谱子上是有连线的,所以,左手的伴奏也要弹出流畅性。

倪洪进的练习曲第二首从第一小节开始,右手就一直是出现双音的连续弹奏,并且旋律音调出现在右手的高声部的位置,这时就要求我们的右手弹奏高声部的每个音符时手指触键力度要大于其它的手指,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多次地单手练习,练习时去感受每一根手指的触键力度,从而达到右手突出主旋律的目的。但练习期间也不能忽视右手的中声部旋律,因为它支撑着其它两个声部,在这期间左手虽然一直都是单音进行,但左手的单音也要有力,突出出来每个低音。

(二)踏板

钢琴的踏板在古典主义时期才逐渐融入到钢琴演奏中,要想演奏出一段动人优美的音乐,必须抓住这段音乐的灵魂,也就是要注重踏板在乐曲中的使用。

《倪洪进练习曲》中的这四首,虽然谱子上没有标注使用踏板的位置,但我们可以通过乐曲旋律的走向适当地在中间加一些踏板来增强整首樂曲的感情。练习曲的第一首是模仿了《小开门》的音调,从引子的第一小节开始可以在2/4拍的每一拍的第一个音加上一点踏板,但不要一拍踩满,可以每拍只踩三个音,到下一拍时再换踏板。之后从第14小节开始正式进入《小开门》的音调,这时可以将一拍的踏板踩满,用来增加旋律的线条,且在左手每句的尾音应适当延长一点点的踏板,确保每句的完整性。第二首练习曲从一开始的第一个音就可以加上踏板,但之后脚要慢踩快抬,以确保旋律线条的清晰性和音符的颗粒性。之后可根据旋律的情绪强弱来延长踏板的使用时值,来渲染全曲气氛。

(三)力度

在音乐中,根据力度的大小和强弱变化可以产生出不同情感的音乐。在钢琴演奏中,弹奏的力度变化是根据每一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体现的,弱的力度可以表现温柔甜美的音乐,强的力度可以使听的人情绪激昂沸腾。

第一首练习曲的开始是个弱起小节部分,由于弱起小节的力度不能太强,所以对于表现出音符的颗粒性增加了一些难度;从第14小节开始,进入《小开门》的音调,左手的伴奏线条要清晰,根据右手旋律的变化,逐渐加强力度,增强全曲的旋律曲调;第二首练习曲开始就是右手双音的弹奏,不仅要突出右手高声部的旋律音,而且还不能忽视中声部的音,这样就需要控制右手两声部的力度大小,以此来体现全曲的《柳青娘》的旋律曲调变化,且左手的低音应把力量沉下去弹奏,与右手两声部配合,一起表现全曲跌宕起伏的情绪;第三首则一开始就是柱状的和弦,它是根据昆曲曲牌的《石榴花》来模仿的,可以看出全曲节奏力度的变化,充满战斗的环境气氛。这首也使用了托卡塔的结构,分解和弦的出现表现了旋律的流畅性,要求左右手的力度阶梯传递均匀,到后面根据情绪变化逐步加大力度表现;第四首和第三首有相似的地方,右手虽然不是双音出现,但都是要突出右手高声部的旋律线条,第30-34小节的和弦要弹得坚定有力,后面又变化为柔和的旋律,两只手的力度也要随着旋律感情变化从强到弱,直到结尾一直加强力度,来结束全曲。

(四)演奏风格

在当代,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它自己的发展特色,且中国民族戏曲元素对于作曲家创作中国钢琴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京剧曲牌的元素所创作出的《倪洪进练习曲四首》就是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这四首练习曲每一首都选用了一种京剧曲牌来创作。在京剧中,《小开门》一般用于写信、拜贺、帝王后妃出场等时配乐,旋律简单,曲调活泼轻快。第一首练习曲从第14小节开始,左手的伴奏就一直衬托着右手的旋律,在演奏时,两只手的力度变化应表现出《小开门》轻快明朗的旋律曲调。第二首的《柳青娘》是描写女子貌美和技艺高超的,演奏时应注重表现女子的活泼性格,全曲富有热闹喜庆的氛围。倪洪进将京剧曲牌风格融入到钢琴练习曲中,经过民族五声调式的各种转化加以创作,增强了全曲旋律的流畅性,这部作品有着自身的独特点,每一首练习曲都对应着一种演奏方法,且将戏曲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里,在中国钢琴练习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结语

作为一名学习钢琴的学生,我对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有着很大的兴趣,中国的钢琴练习曲与西方的练习方法不同,也有着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倪洪进练习曲》的四首练习曲进行曲式结构、旋律曲调等作品分析,并结合我国特有的戏曲音乐元素,利用谱例进行详细的演奏分析,希望可以对自己将来的钢琴演奏有较大的帮助,并为钢琴曲的演奏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喜爱中国的钢琴练习曲。

注释:

①样板戏是指文革时期以戏剧为主的舞台艺术作品。

②《战地新歌》是文革中印行的歌曲丛书。

③倪秋平,京剧琴师。1938年经梅兰芳介绍拜王少卿为师,1942年为有“小梅兰芳”之誉的李世芳操琴,抗战胜利后,梅先生剃须复登红毹,倪秋平为其操琴直到1952年。

④《小开门》:京剧曲牌,以胡琴或笛演奏。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大多是用于更衣、写信、拜贺的伴奏曲。

⑤《柳青娘》:曲牌名,一般用在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⑥《柳摇金》一般配反二黄,主要作用是烘托环境气氛,配合演员的表演。

參考文献

[1]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华乐出版社, 1996(8).

[2]窦青.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研究[D].首师范大学,2006 (3).

[3]李岩.论中国风格钢琴演奏中的“线条美”及技巧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4).

[4]施咏.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5]魏延格.对艺术的热爱使我不敢懈怠——倪洪进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8(4).

[6]倪洪进.全国钢琴演奏(业余)考级(跨世纪新版)曲目讲解(一)到(八)[J].钢琴艺术,1999—2003.

[7]窦青.倪洪进《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分析[J].音乐创作,2008(5).

作者简介:建佳婧(1995—),女,汉族,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键盘表演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
浅析第七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
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音乐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谈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