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

2019-02-10孙养玲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系统性产科母乳喂养

秦 娜,孙养玲

(西安一四一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母乳可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产妇因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加上产后情绪不稳定,导致无法对新生儿进行正确喂养[1]。目前我国母乳喂养情况仍不够理想,喂养率较低,因而需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为新生儿健康发育提供可靠保障[2]。大量研究指出,系统化母乳喂养能有效提高产妇对母乳知识认知程度,使其掌握正确喂养方式和相关技巧,提高其喂养能力,进而促进母乳喂养率提升[3]。为进一步证实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本院接收200例产妇进行观察,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产科接收产妇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年龄22~43岁,平均(30.29 2.46)岁;孕周38~40周,平均(38.32 0.57)周;体重61~82 kg,平均(67.51 3.37)kg。参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29.78 2.2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3 0.38)周;体重63~81 kg,平均(68.16 3.29)kg。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1)认知评估。护理人员调查产妇对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把握其对母乳喂养认知情况,包括喂养方法、技巧等,结合调查结果为产妇制定针对性指导方案。(2)心理、认知干预。大多数初产妇因初为人母,极易出现多种消极心理,且常因缺乏对母乳喂养正确认知而排斥母乳喂养,护理人员需针对这一情况给予产妇充分心理关怀,给予产妇更多鼓励和支持,使其保持放松心态;同时详细为其讲解母乳喂养优势,不仅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还有助于建立母子感情。(3)哺乳方法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产妇采用正确方式进行母乳喂养,并相关育儿技能,包括洗澡、穿衣、抚触等,让其了解新生儿进食、睡觉及大小便具体时间,并使其养成规律作息习惯。(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需不定期对会产妇进行随访,可采用电话随访或上门访问形式,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帮助其解决喂养期间出现的问题,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并比较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处理方法

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为93.00%(93/100),参照组为79.00%(79/100),前者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后者(x2=8.14,P<0.05)。

3 讨 论

母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免疫因子、促消化因子及氨基酸,全面满足新生儿早期发育成长营养需求[4]。与此同时,母乳喂养能增加母婴接触和交流,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改善、母婴情感的增进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较浅,未意识到母乳喂养优势和重要性,导致无法坚持进行母乳喂养。为改善这一现状,临床主张通过为产妇实施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来改善产妇认知,提升母乳喂养率。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属于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产妇进行认知干预,使产妇全面了解和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积极性。其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制定指导方案,帮助产妇改善消极心理,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错误认知,让产妇掌握正确喂养方式及育儿技巧,并不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解决产妇喂养过程中出现问题。本研究为分析系统化母乳喂养指导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对本院200例产妇进行观察,通过实施以上干预措施,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有更深入认识,且掌握相关技巧,母乳喂养率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对新生儿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在产科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系统性产科母乳喂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