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2019-02-10李慧玲贾雪菲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单发多发性肌瘤

李慧玲,贾雪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盆腔中常见的一种肿瘤,好发于御灵女性中。子宫肌瘤可引发出血、疼痛等系列症状,有时还会对患者生育构成影响[1]。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取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但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可通过分析子宫肌瘤复发风险因素,预防和改善复发。本文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期间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120例。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子宫肌瘤,且均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年龄为30~46岁,平均年龄为(39.2 1.8)岁。单发性肌瘤72例,多发性肌瘤48例。46例最大肌瘤直径≤5 cm,74例最大肌瘤直径>5 cm。

1.2 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妊娠情况与月经情况。认真观察患者肌瘤数量与位置,测量肌瘤直径。肌瘤复发可依据术后半年新出现的子宫肌瘤,并通过B超监测确诊。患者术后2月需进行复查。随后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主要有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外地患者还需进行电话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危险主要有年龄、肌瘤大小、数量。随访2年中了解到,年龄不足40岁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40~44岁;多发性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随访4年中了解到,年龄不足40岁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40~44岁;多发性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肌瘤直径超过5.0 cm的患者复发率要高于肌瘤直径小于5.0 cm的患者,且各项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大部分患者前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可出现腹痛、贫血与出血增多的情况。而肌瘤体积增加还会引起尿频、腰部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生育能力低下。子宫肌瘤也是引起患者子宫全切的主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有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即便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选择性剔除肌瘤仍是大部分保留子宫患者的重要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的大小、数目是影响手术难度与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肌瘤的具体位置也会对手术效果构成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有效保留子宫的各项生理功能,但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对预后构成一定影响[2]。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120例。定期随访,根据患者年龄、肌瘤大小、数量等相关性因素,采用数据进行分析。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危险主要有年龄、肌瘤大小、数量。随访2年中了解到,年龄不足40岁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40~44岁;多发性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随访4年中了解到,年龄不足40岁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40~44岁;多发性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肌瘤直径超过5.0 cm的患者复发率要高于肌瘤直径小于5.0 cm的患者,且各项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年龄是影响子宫肌瘤复发的重要因素。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在青春期阶段,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中青年后逐渐平衡,40岁左右会不断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也会降低。本研究中,随访48个月发现肌瘤大小是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对远期效果构成影响。患者肌瘤直径越大,就会降低手术效率,容易引起病灶组织残留,引发肌瘤复发。肌瘤直径大,那么数量也会增加,提高手术难度,造成病灶残留。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理解,子宫肌瘤并不会遗传。子宫肌瘤是由于激素紊乱所导致的,而每个人的激素水平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具备自身的特性。而子宫肌瘤复发,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卵巢功能失调造成。另外,开腹手术与腔镜手术相比较,肌瘤复发腔镜要高于开腹。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情况主要受患者年龄、肌瘤大小与数量的影响,评估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可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单发多发性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保护措施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私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益气定眩饮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气虚血瘀型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