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2019-02-07安莹

绿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海绵城市风景园林

摘要:指出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社会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更是屡屡遭到破坏。基于此,从海绵城市理论入手,探寻了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通过合理的应用方式改善城市风景园林品质,为市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园林规划;海绵城市;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85-02

1 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大规模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此情形下,海绵城市理论逐步被提出,其是打造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支持,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持续性发展[1]。若具体到风景园林规划领域,在得到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可制定高效措施,大幅改善风景园林品质,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率,以达到城市自我调节的效果。

2 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

风景园林规划是适应于城市配套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绿地规划能够为市民创设舒适的绿色活动空间,一方面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则维持了城市水土、改善空气质量,是建造生态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但景观规划方案要足够合理,这是有效净化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风景规划方式,能够联动城市各项生态要素,将其串联成一个完整生态体,抵抗各类不良因素影响,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效用性。

城市园林优化工作要建立在现有建设形式之上,对老一套的养护与管理方式做出改善,提升工作主动性。依托于生态学理沦,对园林建没问题形成准确认知,除了重视生态学理论外,还需要注重植物在整个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价值,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植物与园林植物二者所具备的群落关系。小仅于此,还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主体,要解决好与生态群落间的问题。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改善园林绿化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全面发挥出城市生态园林系统的效用性[2]。

3 海绵城市理论简析

何为海绵城市?即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伴随外界环境的改变,海绵城市能够达到对雨水的有效處理,大幅度优化城市生态环境[3]。当前,以镇江、武汉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都相继展开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均取得了优良成绩,足以证明海绵城市理论的可行性。依托于海绵城市体系,可解决传统建设过程中的局限性问题,具体有:①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对现有城市生态系统的不足之处做出改进,起到恢复效果。③通过海绵体的创建,最大程度降低了城市开发对水土稳定性的影响。当然,海绵城市的效用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在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方面更是不言而喻,其具备的优势可归结为4点,如图1所示。

4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4.1 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城市规划是典型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层面内容,生态环境保护是贯穿其中的关键内容,也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此,有必要分析原有生态系统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措施,涉及到河流、湖泊等多个生态组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稳定水源循环效果。部分城市地理位置特殊,年降水量普遍偏大,对原有园林景观采取保护措施必不可少.制定可行维护措施可以应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起到修复效果,保持自然水文特征的稳定性。

4.2 水系湿地规划

关于水系湿地规划问题,最为基础的便是制定保护水系湿地的可行措施,高度重视坑塘与沟壑的填埋作业,所采取的填埋方案要足够合理,意味着河道填埋历史资料分析必不可少,若过去出现大规模内涝,则需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生态。除此之外,植被缓冲带也是重点考虑的内容,可有效吸收雨水,均衡湿地系统。

4.3绿地规划

关于园林景观规划,其涉及到的内容诸多,绿地规划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4]。相关人员要准确认知到所在区域的自然规划,在现有自然规律基础上综合采取人工措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于此,绿地规划还要注重对地形的保护,基于地势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植被。且在规划绿地过程中,要分析植被分布情况,进一步确定蓄水池位置,提升绿地规划质量。

4.4城市道路规划

关于城市道路的规划问题,最为基础的是营造强大的交通功能,将其与道路绿化空间融合起来,保障道路具有优良承载力,在实际规划中,可参考如下方法:对透水路面做全面分析,注重对非机动乍道路面的规划工作,有必要在该区域增设透水路面,如图2所示,同时高载荷路面有必要采取透水路面形式。需要在道路两侧增设绿化带,在该区域种植适应于城市气候的植被,丰富绿地系统,大幅提升绿化带透水性能,进一步缓解路面大量流水问题。

4.5地块内部规划

选取城市内部地块,在此基础上展开水系统建设工作势在必行,要大力推行屋顶绿化等新型方式,以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果,这也是海绵城市理念高度倡导的要点之一。新建小区有必要增设雨水利用系统,在提升雨水储存能力的同时,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利用。

4.6 生物循环运行系统的建设

纵观城市景观园林体系,植被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可起到净化水资源的效果,丰富水资源储量,为城市生物群落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5],增强景观园林物种多样性,上述均是实现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可以在屋顶增没雨水收集装置,缓解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影响,避免地面植被遭到大范围破坏,成为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4. 7 城市公共区域设置渗水装置

实际经验表明,渗水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公共区域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在特定区域铺设地砖,在此基础上增设雨水存储装置,将其置于路面下方,将来自于路面的雨水收集起来,转移至风景园林区为灌溉作业提供支持。我国奥林匹克公园在此方面颇具有代表性,在建设时得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支持,各个公共区域均增设了渗水装置,遇到降雨天气后可收集雨水并为园林灌溉提供水资源,这无疑是一种水资源高效转化的方式。

4.8水景规划

水景也是构成城市风景园林的重要部分,可发挥出降温与保温效果,更是园林生态结构必不可少的内容。部分地区雨水充足,依托于合理的水景规划可提供蓄水功能,但部分城市降水不足,则会抑制雨水收集效果。基于海绵城市理论,高度注重水景规划的因地制宜原则,建立在园林地势条件基础上,通过可行方式引导雨水,达到高效收集效果,且在规划时还增设了适量开放口,能够联动生态系统与水景两大部分,达到有效转换效果,这也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性的关键所在,为现代城市建没提供有力支持。

5结语

依托于海绵城市理论,将其融入至城市风景园林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城市风景园林是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助推力,基于海绵城市理沦的正确引导,可提升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全面性,广泛覆盖到道路、水景与绿地3部分,采取针对性规划措施,增强风景园林规划品质,全方位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军.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川研究[J].居舍.2019(9):125-126.

[2]杨堂超,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9):130-131.

[3]汪晓春.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J].现代园艺,2018(14):132-133.

[4]刘伟辉,马牧野.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4):141~142.

[5]晋艺萌.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居 业.2019(1):60.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简介:安莹(1984 -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海绵城市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