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快速发展下教师素质不适应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9-02-07赵欣梦郑伟

绿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矛盾途径

赵欣梦 郑伟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对于教师个人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教师学历、职称、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提升速度落后于高校快速发展下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进而导致高校教师素质存在诸多不适应问题。主要针对高校快速发展与教师素质不适应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发展;教师素质;矛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061-02

1 高校快速发展下教师素质不适应的具体表现

1.1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滑坡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教师队伍中逐渐出现的职业道德滑坡现象,己成为当今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全面了解和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教师道德”或“师德”,就是指高校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从事教学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则是指高校教师应自觉按照教师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最终所到达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其内容上看,主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语言行为规范、教师思想行为规范以及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高校教师的个人治学态度、道德修养以及职业精神等,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存在敬业精神弱化、治学精神滑坡、育人思想淡薄以及品行不端等现象,使得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在社会上的形象,给学生、学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以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教学要求,不断构建一个包容的知识汲取观,从而不断更新并且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

然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有相当一部分还依旧处在一种封闭结构下,而这种封闭结构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基本上不发生任何改变。很多高校教师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依旧停留在教科书内容上,存在“照本宣科”的授课现象,很多教师一直都在沿用几年之前的教案,甚至是备课一次用几年,但是其中很多知识都明显过时。而由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基本上好几年都不改变,很多知识非常老化,未能及时更新,这就造成了知识的封闭性,难以适应高校教学发展需求,一味地传授陈旧的知识,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这严重滞后于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在这种知识结构背景下,高校教师也自然难以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了。

1.3 高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淡漠

在新时代引领下,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风向标,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考察标尺。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因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在教师专业素质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

在高校教育实践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学科研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老师缺乏进行教学科研的意识。在部分教师看来,科研只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個体,与日常教学关联性低,因此会出现不少教师只愿意停留在“好好教书”的表层面上,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而教科研的工作与他们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更有资历较长的教师满足于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而不善于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综合,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有部分青年教师持有“科研无用论”等一些错误观念,其中少数则把教学科研工作过于简单化,认为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高校教师的研究意识及研究能力。

1.4 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薄弱

随看我国高校改革制度的全面深入,高校教师在职称、待遇等不同层面上的需求也或多或少的遭受到了改革浪潮的冲击。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意识薄弱的现象明显的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高校教师的心理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与发展,更关系到学生和学校发展。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已得到了重视,但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却未充分重视。研究表明,评职晋级、待遇与业绩挂钩是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我国拥有着一支庞大的高校教师队伍,教师素质与教师层次参差不齐,如果不重视高校教师在高校改革中产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诸多变化,提升高校教师心理素质,那么高校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势必会言大于实。

2 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

2.1 加强师德认识,提升教师形象

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素质的关键与核心,提高教师以师德为先的综合素质是不断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这同时也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现今社会媒体不断发展,可以说现在人人都足自媒体、人人都是新闻发现者,在这样一个阳光的平台上,教师的自我修养、自身品德无疑非常重要。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关乎学生、教师本人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身为高校教师,应该首先加强对师德的认识,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素养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蹴而就,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更需要各级部门及广大礼会的关注,在全国上下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树立师德典型,发挥榜样作用,使每一位教育人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质量。

2.2 丰富知识储备,终身勤勉学习

知识来源于书本,但不应止于书本。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作为高校教师,不能做“赵先生(照本宣科)”,更不能做“吴先生(误人子弟)”,如果不能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成为学生眼中的“老古董”,因此教师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应该是持续性的终身学习,一旦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器工作,毫无意义。学习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唯有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自我升华,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更新、更全的知识,才能满足现代高校教育的需要,更好的适应这个新时代。

2. 3 强化科研意识,促进专业发展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科研工作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模式,教师由“教书者”转变为“科研者”,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时刻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在强化科研意识上下功夫,消除对教学科研的错误认识,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研促教,相辅相成。投身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尽快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研讨,认真做好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将自己的研究落实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有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2.4优化心理品质,提高适应能力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高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环境,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和高校的发展状况。在当前高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尤其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思想,密切关注教育教学的新动态,吸收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评价观。高校教师都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心理调通,保持心理平衡,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钻得进,出得来;收得拢,放得开;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了解和评价自己,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品尝人生的快乐,领悟教育的真谛,积累育人的经验,实现人生的价值。

3结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先行。随着高校快速发展,对于教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培养者,高校教师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为此高校教师应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品德、情操、学识、科研、心理等多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瑞.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素质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4~15.

[2]王丽红.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9(36):37.45.

[3]王刘华.梁青青,查方勇,高校教师胜任力索质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1):232~235.

收稿日期:2019-10-28

作者簡介:赵欣梦(1992 -),女,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郑伟(1984-),男,助教,主要从事园林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矛盾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