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9-02-06史小平张志田

西部学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教育现代化

史小平 张志田

摘要:从教育现代化视域来看,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的互动关系。为此,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将人才培养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转化人才培养观念,调整教育政策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终身发展理念,并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综合素质,最终完成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大学素质教育;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3-0112-03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是一对“或然性命题”,其在本质上揭示和反映了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实质和诉求[1]。因此,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深入探究并揭示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厘清“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三个子命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和外在共性,有助于将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教育理念嵌入到大学素质教育现代化实践进程中,进而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视角,为新时代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现代化寻求正确的路向。

一、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逻辑命题通常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来解析和认知[2]:

首先,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只有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改变教育教学现状,真正实现“以教育人”。所以,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想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进程中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其次,在教育現代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人的现代化阶段,人的现代化是整个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和终极目标,也就是说,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必然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任务,当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之后,也就完成了整个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本质内容。所以,从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层面来看,没有教育现代化也就没有人的现代化;反之,要想实现人的现代化,前提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和体系,通过对人的能动意识和思维习惯、行为价值观等进行引导和培育,能够让学生从价值理性的视角,正确认识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本质联系。

再次,教育现代化包含学生的现代化与教师的现代化两个维度的内容。其中,学生是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双主体”,不可偏废,同时也是“双客体”,地位要等同。所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全面的现代化,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的目标[3]。

(二)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辅相成又互相作用。因此,在厘清何为教育现代化之后,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什么是人的现代化。首先,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角度来看,人的现代化是指通过教育现代化,将人这一主体内化为现代人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教育起了关键性作用,通过享受教育资源,接受优质的教育指导,人的现代化要素不断增长,从而使人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新主体[4]。

通俗来讲,人的现代化就是基于现代化教育手段,实现对人的要素进行改造,从而让人真正具备现代素质要素的演进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看,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区别在于,通过教育现代化,人的素质观念、思维思想、价值观等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是某一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产物。所以,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也具有历史性特征,不同时期的教育现代化评判和衡量标准不同,人们接受的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此时的现代素质要素,在彼时或许就演变为传统素质要素,从这一层面而言,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内的概念,当然各个历史时期,也会存在一定相对稳定的人的现代素质要素。

(三)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教育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的内涵进行分析可知,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首先,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现代化,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中的某些现代化要素极为缺失,例如,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如何向学生传授上一代人的相关经验、知识等,通过让学生进行一种维持性学习,以达到让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习惯性养成这一目的。但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素质教育,即人的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所以,教育现代化必须要着眼于人的现代化,也就是大学素质教育现代化,通过让学生接受创新性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型素质的人。

其次,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工作本质上是要弥补和丰富大学素质教育中师生现代化要素不足的缺憾。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意识等遭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且师生对于现代化要素汲取关注度不够。因此,面对现代性要素缺失的遗憾,需要通过人的现代化加以关注,并基于大学素质教育,让学生和教师经历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不断丰富现代化要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育现代化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大学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反映了当代教育现代化工作创新的效能,也体现了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素质要素积累增量的多寡。从这一意义层面而言,大学素质教育是现代化高等教育以及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三级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开展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人的现代化水平和专业性。

再次,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都具有生成性特征,这一生成性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资源专业性的积累和人的基础教育中现代素质能力的培养。但这些现代要素的增量与存量与传统物质意义层面的要素增量和增长性不同,其无法通过精准的数据量化,只能通过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来反映和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人的素质在一定阶段具有不可逆性,这就要求大学素质教育要遵循教育现代化要求,按照人的现代化本质实施“预见性”教育和教学,致力于挖掘和培育大学生的现代化要素。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开展阶段,要确立人的现代化教育目标和大学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计划,实现大学素质教育工作的系统化。只有高度重视大学阶段素质教育工作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方案、资金保障、师资等因素,才能真正让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工作有机联系和衔接起来[5]。

二、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初心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中关于人的现代化及人的培养系统化工作存在明显不足,而且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关于人的现代化这一工作依然流于形式,致使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之间相互衔接不当。因此,立足于教育现代化视域,当前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要通过大学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这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如果说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则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的初衷是要通过落实“立德树人”的职责理念,借助高等教育机构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及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社会服务等职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深刻认识到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之间的多维联系和交互性,且受制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目前不少大学在办学实践中,没有真正体现人的现代化。相反,为了单纯追求教育现代化,高等院校长期存在“重科研”“重学术”而“轻教学”等现象,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大学素质教育中的种种科研产出构成关键性指标和制度性学术平台等存在缺陷,例如,很多高校将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及CSSC、SSCI、SCI等论文的发表、重大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奖的获得等作为衡量高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价值的根本关键性指标。事实上,这是一种传统的评判大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而在人的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不能再一味地追求经济“GDP”,用高校的政绩表征大学办学者的“政绩”,这些学术“GDP”也不再是衡量人的现代化和大学素质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

所以,面对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逻辑互动命题,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将人才培养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政府、高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彻底改善和扭转当前大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轻教学、重科研的不良局面,真正建立起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作用机制。在此过程中,最为根本的是要转变大学素质教育中对人的现代化水平的评价导向,如果未能彻底转变育人评价思路,那么“失去灵魂的卓越”的教育现象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中将长期存在下去,这也意味着大学素质教育将永远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6]。

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路向

(一)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2010年国家教育部基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导向”的方针理念,并确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如今,面对教育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为了实现大学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工作协调、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呼吁和倡导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学生和面向人的现代化的理念。只有不忘初心,坚守大学素质教育关于育人的本质,才能在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及时对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理论与现实偏差进行纠偏。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要重点解决当前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人文教育过弱”“教学内容偏旧”“专业口径偏窄”“教育方法偏死”及“外语水平偏低”这“一过四偏”的问题,无论在理论内容的教学上,还是在社会实践锻炼方面,都要顺应当前教育现代化潮流和形势,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现代化素质要素。

(二)现代化教育决不能过于功利化

在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受不良思想和风气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工作逐渐产生了一些过于功利化的倾向,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初衷。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现代化要素的自由生成与累积增长,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按照教育现代化工作要求,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始终,并能够指导和影响大学生的教育实践行为和观念。这也是当前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实现大学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与过去相对狭隘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最根本的区别。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现代化决不能过于功利化,必须要根据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的七大重要目標,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技能,为学生的一生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基。

(三)从根本上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基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交互关系,高校、师生及政府必需立足长远,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决不能为社会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改变过去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顶端的研究型大学当作学生求职需要的知识、技能加工厂,而应注重让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可持续养成,只有积极转变思路和发展育人观念,大学素质教育才能彻底摒弃传统的学术“GDP”发展观及“加工厂”质量观,并确立明确的绿色“GDP”现代育人观[7],将大学素质教育工作的重心聚焦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及提升大学的核心发展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高等现代教育熏陶、养成等育人作用,让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真正通过接受现代化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卫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趋势与策略——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8年研讨会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1).

[2]罗莎莎,靳玉乐.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与使命[J].教师教育学报,2019(2).

[3]段姣雯,吴宗保,杜庆.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3).

[4]马红丽.大数据赋能未来教育[J].中国信息界,2019(1).

[5]侯晋成.信息化在高校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

[6]唐莉萍.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4).

[7]卢屏.浅析人的现代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读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有感[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4).

作者简介:史小平(1974—),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张志田(1973—),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教育现代化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金融工程与货币政策效率互动关系研究
美国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石油石化企业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浅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