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01—1904年巴西与英属圭亚那边界仲裁问题探析

2019-02-06罗凯亮乔旭童

西部学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评价

罗凯亮 乔旭童

摘要:巴西与英属圭亚那间的边界争端,是早期欧洲殖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后因1899年委圭领土争端中巴黎国际仲裁裁决不公而愈加凸显。1901年英巴双方决定将边界问题提请意大利国王进行和平仲裁,1904年最终在罗马仲裁裁定。罗马仲裁裁决虽相对公平地授予巴西部分争议地域,但巴西要求的领土主张并未完全得以满足,大部分争议地域仍然划归英属圭亚那。

关键词:巴圭边界争端;罗马仲裁;评价

中圖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3-0059-03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巴圭边界争端问题研究,主要见之于奥迪恩·以实玛利(Odeen Ishmael)的《外交足迹:圭亚那与委内瑞拉边界争议》(The Trail of Diplomacy:The Guyana-Venezuela Border Issue),该书第22章部分论及巴圭边界仲裁的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巴圭边界争端问题的部分内容散见于圭亚那官方网站。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相关文章有薛晓涵的《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外交实践比较研究》,该文仅提到1904年里奥·布兰科(Rio Branco)处理英属圭亚那和巴西间的边界争端。本文以1901—1904年罗马仲裁为研究对象,阐述巴圭边界的历史由来、罗马仲裁的内容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对1904年罗马仲裁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巴圭边界问题的历史源起

巴西与英属圭亚那边界争议由来已久。早在1810年,英国就已进入巴西、英属圭亚那交界的鲁普努尼(Rupununi),以及伊鲁格河(Ireng)和塔库图河(Takutu)西岸地区。1840年,代表英国官方进行地理调查的朔姆布尔克(R.H. Schomburgk)称葡萄牙人并未控制上述地区,提议英国政府占领这部分领土,并绘制了英属圭亚那的西部边界地图——包括科廷加河(Cotinga)、塔库图河和伊鲁格河。英国政府同意了朔姆布尔克的提议,虽然当时巴西对这些地区的控制还很薄弱,但坚持认为鲁普努尼地区、伊鲁格河水域和塔库图河都应归属巴西。1842年,英巴两国政府虽然同意对争议地区实行“中立化”,但英国当局并未放弃对鲁普努尼地区,以及与科廷加河、塔库图河和伊鲁格河接壤地区的宣称权。

整个19世纪后期,英巴两国在边界争端问题上暂时搁置,直到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庭①对委圭边界争端作出裁决,即在没有巴西参与仲裁程序情况下将上述三江交界的地区直接判给了英属圭亚那。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巴西人就已经定居于此,并进入伊鲁格河和塔库图河东岸的鲁普努尼地区,且坚信这些地区属于巴西。

二、巴圭边界争端的罗马仲裁

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使巴圭边界问题更为突出,英巴双方决定以新的仲裁予以解决。1901年11月6日,英国当局和巴西合众国政府在伦敦达成协定,决定提请意大利国王维克托·埃曼纽尔三世(Victor-Emmanuel III)对巴圭边界问题进行仲裁。意大利国王决定以书面形式进行仲裁,借助相关国际法原则,以此判断英巴双方对领土范围的权利主张,并厘定巴圭边界。该协定于1902年1月28日在里约热内卢正式签署,意大利国王对双方提交的所有备忘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权衡双方主权要求后认为:

第一,无论哪个国家的臣民在争议地区发现新的贸易通道,都不能认为是该国拥有对争议地区的实际权利。

第二,获取不在任何国家管辖权范围内的地区主权,须以国家名义命名且有占领意图。

第三,不以国家名义进行有效、持续、永久的占有,就不能认为是占领此地,仅表明国家主权权利或有效占领的意图是不够的。

第四,获得部分争议地区的占有并不能视为该国拥有整个争议地区的主权。

有鉴于此,意大利国王认为:首先,在整个争议地区,葡萄牙人的占领(巴西后来继承),不能视为拥有整个地区的主权,而只是占有某些据点,并在此行使其权力。其次,1899年10月3日巴黎国际仲裁庭判给英属圭亚那的领土不适用巴西,主要是由于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中巴西未受到拘束。再次,英国作为荷兰继承者享有荷属西印度公司的管辖权。荷属西印度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管理殖民地商业,使殖民地服从殖民总督的法令、获得土著人对官方权利的部分认可。最后,英国承袭荷兰殖民地时,此前荷兰在争议地区的贸易、土著部落的法令和管辖权都以英国的名义延续下来②。

基于上述可知,“有效占有”是罗马仲裁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要清晰界定“有效占有”的概念不大容易,实际的占领行为也很是复杂,但国际法上“有效占领”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占领意向的证明;(2)国家权威的有效和持续③;(3)以国家名义公开占领。在巴圭边界争端中,实际上有效占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些本不属于葡萄牙(后来也不属巴西主权范围的独立土著部落),逐渐接受了英国的主权管辖。但无论英国对荷兰殖民管辖权的继承,还是英国殖民地主权的发展,都只涉及争议部分争议地域。而争议双方提供的历史和法理依据都不能确凿地证明争议地区应当归英属圭亚那还是巴西。④即便如此,意大利国王认为,就目前的地理认知,不可能对有争议的领土在范围和价值都划为相等的两个部分,但有必要根据自然地势和公平原则划定巴圭边界。

三、罗马仲裁的结果及其评价

1904年6月,巴圭边界仲裁的结果在罗马最终颁布,罗马仲裁裁决如下:巴圭边界线以雅康提普山(Yakontipu)为起点,向东延伸至伊鲁格河源头,并沿伊鲁格河而下与塔库图河交汇。在英巴整个争议地域中,伊鲁格河与塔库图河以东部分划归于英属圭亚那。伊鲁格河和塔库图河的边界则确立在深泓线⑤上,该流域应向两个相邻国家自由开放。凡河道有多个支流的地方,其边界应沿最东边支流的深泓线而定。(见下图)

通过罗马仲裁裁决,巴西获得西起科廷加河,南达塔库图河、东至伊鲁格河约4000平方英里的领土。然而巴西对塔库图河和伊鲁格河东部7500平方英里领土的要求遭到拒绝,该地区仍归英属圭亚那。根据罗马仲裁裁决,20世纪30年代巴西与英属圭亚那边界线最终划定。

1904年罗马仲裁裁决基本解决了巴圭争议地域的归属问题,但巴西并未完全得到其所主张的领土范围,罗马仲裁只是相对公平地授予了巴西部分争议地区,而英属圭亚那仍占有大部分争议领土。值得注意的是,1962年委内瑞拉以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裁决无效为由,正式重申对埃塞奎伯河以西领土的主权要求,但没有对1904年英属圭亚那移交给巴西的那部分领土提出任何要求,此后也从未提出任何要求⑥。

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和1904年的罗马仲裁,都是以国际和平仲裁的途径解决国际争端的的案例。在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中,对于当时巴西、英属圭亚那争议领土的裁决,在没有巴西参与仲裁的情况下直接划给了英属圭亚那。而1904年罗马仲裁英国对争议地区的让步程度相对较大,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巴西政府为维护领土主权,希望以和平外交政策来解决边界问题。自1902年自里奥·布兰科男爵任巴西外交部长后,就以和平仲裁的方式解决了巴西与玻利维亚、秘鲁等多个邻国的边界争端,其中就包括1904年英属圭亚那与巴西的边界争端⑦。当时对巴西政府决策影响巨大的是不愿与英国产生激烈冲突的咖啡利益集团。一方面,对巴西来说,英国是巴西咖啡出口的主要对象,据统计1901年英国与美国、德国独占巴西咖啡出口的四分之三。1894年普鲁登特·德·莫赖斯(Prudente de Morais)当选文官总统,这宣告着军人入主巴西总统府时代的结束。自1894至1906年期间的三位总统均出自咖啡利益集团所在的圣保罗州,但采取强硬态度很有可能增强军人的势力,这是代表咖啡利益集团的文官总统,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共和党人都不愿看到的。

第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咖啡在巴西出口贸易中逐渐处于支配地位。英国是巴西的重要投资来源国,1895年英国对巴西投资额高达5241万英镑,仅次于对阿根廷的投资额。美西战争后英国对古巴的投资,迅速从1895年的3175.8万英镑下降至1905年的720.2万英镑,这显然是英国需要维持甚至扩大对巴西的投资。自巴圭边界争端解决后,英国对巴西的投资额从1905年的8331.1万英镑,上升到1913年的11960.8万英镑。⑧

第三,19世纪后期,随着德国、美国日益跻身强国之列,英国的霸权地位相对式微,巴西成为德国投资及商品输出的重要地区之一,1904年德国在巴西有多达24个领事馆⑨,向巴西购地移民,与巴西军方交好,这使得英、德两国在殖民利益上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面对崛起的德国对英国殖民利益的挑战,与美亲善就成为英国外交的一大目标。英国在巴圭边界问题上稍作让步,有利于拉近美英关系,抑制德国在巴西的势力。

四、结语

巴圭边界争端是20世纪初国际边界争端不容忽視的问题。首先,巴圭边界争端最终以和平仲裁途径予以解决,这对当前国际领土争端是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其次,罗马仲裁虽相对公平地授予了巴西部分争议领土,巴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领土主权,获得了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在巴圭边界争端上让步,也为窥视20世纪初国际关系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窗口,即美英逐渐走向亲善,英德矛盾较为突出。

注 释:

①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是对委内瑞拉与英属圭亚那长期争议领土的国际和平仲裁。1841年英国地理勘界员朔姆布尔克受英国政府委托,调查英属圭亚那领土边界,朔姆布尔克宣称英国有权继承荷兰殖民占有权,英属圭亚那的边界应延至委内瑞拉东部的奥里诺科河(Orinoco)。然而,委内瑞拉称其有权承袭西班牙的殖民据点,向英国政府索要位于亚马逊河与奥里诺科河间6万平方英里的埃塞奎伯河(Essequibo)地区。双方因主权归属不同发生纠纷,至19世纪中叶演变成一场国际事件。委内瑞拉因实力不济而拉拢美国介入,1897年美英双方决定将委圭边界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最终由英国、美国(代表委内瑞拉)和俄罗斯于1899年10月3日于巴黎对委圭领土争端进行国际仲裁。1899年巴黎国际仲裁裁决使英国获得近90%的争议领土,而委内瑞拉仅获得奥里诺科河的巴里马角。

②Odeen Ishmael,The Trail of Diplomacy:The Guyana-Venezuela Border Issue,Vol.I,New York,2013,pp.411-412.

③候旭:《国际法上的有效占领》,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页。

④Odeen Ishmael,The Trail of Diplomacy:The Guyana-Venezuela Border Issue,Vol.I,New York,2013,p.415.

⑤深泓线亦称溪线,指河流横断面最大水深处的连线。

⑥Odeen Ishmael.The trail of diplomacy: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guyana-venezuela border issue[DB/OL].[2018-6-11].http://www.guyana.org/features/trail_diplomacy_pt3.html.

⑦薛晓涵:《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外交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27页。

⑧Irving Stone,“British Long-Term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1865-1913”,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Vol.42,No.3(Autumn,1968),p.325.

⑨Holger H.Herwig,Germany's Vision of Empire in Venezuela,1871-1914,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p.242.

作者简介:罗凯亮(1992—),男,汉族,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硕士,云南红河庆来学校高中历史教师。

乔旭童(1993—),男,汉族,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硕士,江苏泗阳致远中学在校高中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