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家园配合,有效提高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途径和方法

2019-02-04陈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途径趣味性

陈容

摘 要:幼儿经常会在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参加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由于数学是一门偏向于逻辑性的学科。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想让生活真正融入幼儿教育中,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功能。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配合,从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本人通过运用“家园配合”的方式来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关键词:家园配合 幼儿数学 趣味性 教学途径

引言

幼儿园小朋友不仅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本身自制力也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所以,在实际进行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从“趣味性”原则,通过“家园配合”的方式来提高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

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第一,先要全面明确数学操作活动的目的性,并让幼儿有效地从数学操作活动中汲取更多感性的经验。第二,教师需要为幼儿的数学活动提供丰富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第三,教师需要为幼儿的操作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幼儿有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第四,教师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之后都会幼儿有效地进行帮助,并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也需要对幼儿的数学操作表现进行总结,分享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在操作游戏中的乐趣。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概念

正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多数不集中,所以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让幼儿学习数学。为了能够有效地弥补幼儿在课堂内部数学学习的频率不够这一现象[1]。老师需要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例如: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志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等等。家园同育,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运用“家园共育”方案来进行幼儿数学教学的现状

1.幼儿教师对于数学学科内容了解得不够透彻

多数幼儿教师在解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过程中,不仅弱化了数学这一学科的界限,而且只是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一般性的意见,也没有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方面的任务要求。所以没有办法全面认识“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老师根本不知道怎么教幼儿学习数学。很多幼儿园教师反映:孩子的进行操作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那样操作。例如,有的老师反映“虽然很多孩子能够从一数到十,但是却不能够数物体的个数。”很多孩子甚至没有办法真正數出个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觉得自己再怎么教都没有让孩子学会。于是,在跟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家长。但其实这是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幼儿必须要经过数数和思维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规律。如果老师知道这个规律,自然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家长渡过这个难关。

2.教师和家长在教授幼儿数学的观念上存在分歧

正如一位幼儿园教师所言:家长和教师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其教育观念存在诸多不一致的之处。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学会加法、减法和数数,至于教育的趣味性则不是很重要。但是,教师则更重视教育的趣味性和专业性,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不到任何知识,只是被动应付有关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才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并让更多的家长支持老师的工作。家长不仅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数学教育方法,而且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进步。正如一位幼儿园老师所言:要想让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满趣味性,家长一定要让幼儿能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相互连接。让孩子真正地喜欢上数学。很多幼儿的家长往往会秉持着“小学化”的教育观念,从而扼杀了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师和家长极少沟通数学学习问题

在日常幼儿园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极少数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例如,很多老师讲到家长在向老师进行咨询时,往往只是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交往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很少问到孩子数学学习的情况。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在幼儿园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重要,后面可以直接报班进行学习。但这些沟通都不能够有效地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另外,有些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利用接送的时间向家长反映数学学习的情况。但是,由于整体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往往都只能够轻描淡写地交流一些数学学习的内容。很多家长也认为幼儿园老师教授的数学和自己教授的数学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还有的老师只是对孩子进行表扬。所以,幼儿学习数学的效果都比较差。

四、加强幼儿数学学习趣味性的主要策略

1.加强学习幼儿数学学科知识

虽然幼儿数学较为简单,但是数学也是一种体系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在学习好上一次的经验之后再更好地往下学习。更需要将幼儿数学的内容螺旋式地融入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学习过程中,并让幼儿更好地获得相关的经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幼儿自然会感觉数学学习的过程有很高的难度,学习起来也会显得较为吃力。如果只是枯燥地给幼儿讲“排列”“配比”和其他机械性的知识,幼儿也会觉得学起来很困难。

2.充分了解幼儿学习数学时的规律

为了让幼儿在学习数学时候有更多趣味性,老师需要全面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规律。一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幼儿应该在哪个年龄阶段学习一些数学概念和技能,并明确获得这些概念和技能的方法。第二,用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幼儿数学的趣味性。因为幼儿在早期需要通过操作实际物体来探究和理解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之后再借助这些形象来有效地进行思维。例如,幼儿在理解“4”的概念时,需要借助无数次机会来进行练习,并充分运用抽象思维来理解数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运用“点数”来理解“si”和实际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只有充分了解幼儿学习数学时的规律,才能够找到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

3.充分利用教具和游戲进行教学

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蒙台梭利数学教学工具对幼儿进行教学和运算。必要时则可以利用教具中的粉红塔和棕色梯间接进行教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可以先帮助幼儿准备好数棒、纺锤棒和彩色珠子等实际的物品,之后再运用这些工具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数的概念,并将数字更好地得以对应。幼儿更可以运用珠子和邮票来做加减法,这样,幼儿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2]。很多幼儿在运用蒙氏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对数学有了更大的兴趣。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工具进行辅助,幼儿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觉得非常困难。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自制的玩具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图1就为常见的生肖牌,大家可以将用硬纸制作成的生肖牌分为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颜色,并一共合并成12张牌,每一张牌上面都会印有12生肖的图案,并对应相关的数字。每张牌的四周都会有插孔。

图1 十二生肖牌

具体的玩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小朋友可以先将相同颜色的牌都放在一起,并按照颜色来排列数字的顺序。第二,小朋友可以将标有相同数字的牌都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认识数字。第三,小朋友也可以将所有的牌都摆成金字塔的形状,并通过抽取数字来做游戏。

如图1的生肖牌是根据成人的扑克牌改造的,最终就能够成为最适合幼儿的数学游戏牌。这几十张牌的颜色、数字和点数都有所不同。大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规则来让小朋友掌握不同游戏的分类和模式。小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掌握包括分类、计数、符号和空间等多种核心经验。只有运用相关的玩法,小朋友才能够有更多有趣的玩法。在不断游戏和娱乐的过程中巩固自身的数学经验。到了家里,家长也可以通过和学生做类似的游戏来更好地进行学习。

4.故事和数学学习同步进行

幼儿多数只是刚刚进入小班,不仅整体稳定性较差,而且不能够长时间集中于同一事件上。多数幼儿学习数学的自制力较差,而且也容易离开老师管束的范围。但如果能够将学习数学的内容和故事相结合,他们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集中精神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老师可以将10个数字都编入一个故事内部,并让学生理解内部的内容。

从实际执行的过程看,幼儿不仅能够集中精神听故事,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快地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在做10以内加减法时给幼儿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虽然在真正赛跑的过程中,兔子的速度会比乌龟快,但是乌龟并不服气,最后取得了第一名。这样,可以给那些学习数学的后进生更多的参考性意见。家长可以在家里配合老师给孩子讲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从而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5.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尝试数学教学

在室内的幼儿教学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引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可以通过户外活动来学习数学。例如,老师可以在户外跟幼儿进行拔河和扔沙包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清点人数和沙包的个数。这样,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学习到更多数学的知识,还能够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另外,家长也可以将沙包内部的内容改成砂子和塑料泡沫。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轻的沙包反而扔的更远,重的沙包反而扔不远。这其实是受到风力作用的影响。这就是学习数学的妙处[3]。可以说,很多老师都喜欢将户外体育活动融入幼儿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

6.在艺术活动中融入数学教学

在实际让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将艺术活动融入其中。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听一遍乐曲,之后再有效地分析蕴含在乐曲中的情感,并全面分析不同乐曲的情感和节拍。幼儿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着不同的节拍。甚至可以在之后分析不同节拍的数据。于是,幼儿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唱歌,也能够牢记每个不同的节拍。这其实就是将音乐和数学得以有效地结合。家长在平时也可以让幼儿在唱歌的过程中打节拍。

在进行美工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画包括直线、弧线、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不同的图形。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好地复习了与数学相关的几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都介绍自己的作品。于是,幼儿就能够全面介绍自己画作的形状、颜色和使用的线条。可以说,艺术活动也就能够更好地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家长也可以将生活中不同的形状和出现的数字融入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陶冶幼儿本人的情操,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和有关的艺术活动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率。

结语

幼儿数学本身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和家长共同配合才能够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游戏、户外活动和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兼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另外一方面则需要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幼儿也需要在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效地进行沟通,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家园活动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丽园.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7(5):39-45.

[2]赵梦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初探[J].科技展望,2017(8):69-74.

[3]李琳玉.关于家园合作开发幼儿园课程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5):63-69.

猜你喜欢

幼儿数学教学途径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幼儿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让数学回归生活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乐趣的点滴体会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