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成长中的“恋物”情结

2019-02-02Olivia妈妈

风采童装 2019年5期
关键词:阿文毯子情结

Olivia妈妈

宝宝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状况”。这些“状况”让身为父母的我们无比担忧,甚至会产生“宝宝是否正常”的想法。如果你曾经读过绘本《阿文的小毯子》,肯定会深有同感。

书名:《阿文的小毯子》

文/图:[美]凯文·亨克斯翻译:方素珍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阿文的小毯子》。如果宝宝没读过,您可以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翻阅,孩子一定会喜欢。如果知道这本书,那今天我们就聊聊绘本故事背后的故事,聊聊作为妈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先跟大家回顾一下绘本内容:小老鼠阿文有一条心爱的小毯子,小毯子陪着阿文从小到大,阿文无论走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都会带着这条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阿文心里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黏着爸爸妈妈。阿文渐渐长大,要去上小学了,但他仍然离不开小毯子,还坚持要带着小毯子去上学。爸爸妈妈为此很发愁,阿文既不能没有小毯子,又不能再整天带着小毯子,怎么办呢?终于,妈妈想出来一个好主意,她把小毯子做成很多小手帕,并且教阿文念:“小手绢儿,一大堆,擦擦眼泪,擦擦嘴。”从此,阿文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一块小手帕,就像还带着小毯子一样。

故事中的阿文有一个让爸爸妈妈都很头疼的“状况”:太依恋小毯子,任何时候都得带着,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许多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只是依恋的可能不是小毯子,而是一只毛绒玩具,一个枕头,一条被子,甚至是一个毛线帽。有位妈妈说,儿子4岁多了,还只用他婴儿时用的小被子,必须盖着这条被子才能睡觉,尽管被子已经很小了,而且无论被子多么脏了也不让洗……

的确,当孩子痴迷于一件物品时,父母常常会有各种担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极端的“恋物”情结?

儿童“恋物”情结的心理学根源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孩子之所以“恋物”,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在孩子心里,这些物品不仅仅是物品,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这一行为背后也往往潜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世界或安抚情绪,大多数宝宝喜欢柔软的物品,比如毛绒玩具、被子、毯子等,因为那种感觉就像妈妈的怀抱一样柔软温暖。在孩子心中,这些物品是温暖和安全的。当妈妈忙于工作而无法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或者妈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拥抱和交流,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完全建立时,他们往往会有“恋物”的表现。这些依恋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代表“妈妈”和“安全”,或者代表着“妈妈的味道”。

儿童心理学家普遍认同,孩子的“恋物”情结是一种正常、健康的表现,孩子通過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减少对妈妈的依赖,用一种积极的方法使自己逐渐走向“独立”。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恋物”时期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恋物”时期?不是的。有些孩子因为妈妈或者看护人经常在身边,可以获取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就不需要寻找“替代物”。抑或是孩子使用了其他的方式来获取安全感或安慰自己,比如“吃手指”或者“咬指甲”。有研究表明,情感丰富、敏感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恋物”情结。

“恋物”情结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恋物”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生活的丰富多样和规律化,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总有一天,孩子会放弃对物品的依恋,至于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比如,当孩子成为一个小学生时,如果还总抱着小熊去上学,可能会遭到同学的非议。同龄人对这种行为的否认,会让孩子思考和反省,主动放弃对小熊的依恋。所以,很多孩子的恋物情结会在上小学后改变。

孩子“恋物”是否需要纠正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如果孩子情绪、行为等方面一切正常,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说明孩子很健康,孩子的适度“恋物”也是正常的,比如必须抱着毛绒玩具才能睡觉,或者用手捏着衣服角或被角才能入睡。父母通常不需要对这种行为加以干涉,但要及时清洗这些物品,保证干净卫生就可以了。

结束语

“恋物”通常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消极影响,依恋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寻找到自我安慰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步走向独立。

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关注自己的养育方式,思考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多的陪伴和拥抱,是否做好了孩子的睡前安抚工作,是否安排了一定的时间,带孩子走出房间,见识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孩子也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恋物”情结,而是快乐、活泼、阳光。

猜你喜欢

阿文毯子情结
毛绒情结
厚重的毯子能缓解失眠
Fire
留面子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阿文的诗
小米找毯子
小小读书人/ 《阿文的小毯子》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