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引导的教学设计探析

2019-01-31梁淑凤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复习课创设情境

摘 要: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尤其是复习课知识含量大,练习面广,如果不精心设计,就容易出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尝试设计了酸的化学性质这节课。力求做到既有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检索和归纳,又有发展学生深度思维的活动,且活泼有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可使人增长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关键词:复习课;创设情境;驱动;实验探究;主动检索

一、 设计背景

酸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性质较为复杂的重要化合物。酸的五点化学性质分散在六单元、七单元、八单元、十单元和十一单元,较为零散,需要通过一节课的复习,来总结、归纳出酸的通性。从而为碱和盐化学性质的学习建立思维模型和复习方法。以往的复习一般是通过几个小题归纳出酸的五点化学性质,再通过几个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中考题,检验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千篇一律的上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到疲劳,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存储而是检索。知识和技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产物,也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得以巩固。基于此,本设计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思路,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来驱动学生主动检索用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方法。

二、 主要环节

教师通过创设合理、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用好奇心驱动学生检索知识,查阅课本、笔记,与同伴交流,来解决问题。本节课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情境1:老师回乡下老家,听说了一件奇事。邻居老奶奶生了病,感觉心口灼烧。奶奶迷信,请“大仙”来看。“大仙”说奶奶是狐妖附体,需要用法术除妖。

老师根据邻居的描述,用视频给同学们重现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大仙”拿出一张白纸,把手放在水盆中蘸了一下,用力按在白纸上,纸上惊现“血手印”,“大仙”大喊:“捉到了。”“大仙”又换了盆水,将白纸浸在水中,“血手印”突然消失了。“大仙”大叫:“狐妖赶跑了。”

提出问题:纸上出现“血手印”是怎么回事?“血手印”又为什么会消失?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酸的化学性质,酸和碱与酚酞的作用,酸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等知识,进行了一次主动检索。

情境2:“大仙”给了奶奶一包药,嘱咐奶奶按时吃,保证药到病除。奶奶吃了药,病情根本没有减轻。奶奶又被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胃酸过多。

提出问题:哪些物质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之后,播放图片。老师告诉同学们,医生给奶奶开的就是碳酸氢钠片。奶奶服后感觉病情减轻,但她认为是大仙的药起了作用。

提出问题:到底是哪种药起了作用,消除了过多的胃酸?我们学化学的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老师带来了奶奶服剩下的碳酸氢钠片和“大仙”给的药粉,现在发给你们每个小组,还可以给大家提供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看哪组设计出的方案多,然后选出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究活动,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与同伴交流和讨论,汇报实验方案等,锻炼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调动了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主动检索了酸的其他四点化学性质。

情境3:医生嘱咐奶奶注意饮食调节,吃些清淡软烂的食物。邻居泡了黑米,打算煮粥时加一点。奶奶看到泡米的水都黑了,认为这些黑米的颜色是染上去的,黑米是假的。

提出问题:奶奶的判断对吗?浸泡后掉色的黑米是假的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識和经验。除去书本、生活经验、电视、广播以外,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上网搜索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导学生以“黑米浸泡后是否掉色”为关键词上网查询,获得了这些信息:黑米含有的花青素,部分溶于水,也会使水变黑,花青素和石蕊一样,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变色。通过这一信息一下就把这个陌生的问题引到学生熟悉的课本知识上来。教师再提出要求,既然是发生在厨房里的事,能否在厨房中解决。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质解决身边的问题,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习了化学知识,使人变得更加有智慧。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能与石蕊溶液作用这一知识进行了主动检索。

三、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不可忽视的环节,是一堂课画龙点睛的部分。如同音乐或有一个渐渐消失的尾音,或有一个戛然而止的高音,如同舞蹈都有一个最后的造型,一个精彩的集体亮相。音乐和舞蹈少了这个部分就会黯然失色。一堂课如果没有课堂小结,零散的知识就不能得到系统化,网络化,就没有对知识进行升华,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不能对所用的方法进行提炼,让学生形成稳固的学科思想方法。

在本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时主要用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把这些分别以酸和方法为中心设计成网状写在黑板上。

四、 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巧妙创设情境,提出一系列问题,将对知识的复习融入问题的解决中。其中一部分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就可以解决,但另一部分问题需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这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又超越经验的问题解决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智力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自思考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检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38-40.

[2]白蕊.构建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J].化学教育,2015,36(7):36-38.

[3]吴名胜,李献军.“中和滴定”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08,29(6):19-21.

作者简介:

梁淑凤,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承德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复习课创设情境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