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初中生物课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019-01-31高利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物课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摘 要: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生物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要上好渗透课;二要上好典型课;三要上好实践课。这样才能在时日之中,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激发,得到强化,得到提升。

关键词:生物课;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时下,环境问题已变得日益突出。由此,环境保护也显得尤为紧迫。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学校对此也应有所担当。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就目前现状,要求每个学科都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那么,我们生物课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 上好渗透课,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里所说的“渗透课”,笔者姑且称之为环境因素不突出、不明显、内容相对零散的课。这样的课,只是对有关环境教育问题有所反映——有的或是间接反映。这样的课堂,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就需要教师对相关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耐心细致及时的挖掘,以期找到教材内容和环境教育的内容的相通之处。

教学《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笔者适时地播放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各种植物的视频资料,以让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植物有所了解,并自觉不自觉的以此作为观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组成多个小组(以自愿为原则),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到校园内、到田野内观察各种植物。在课堂上,笔者有机地结合教材中介绍的植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做,通过引导学生做调查,一则帮助学生认识到地面上的植物与我们的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一则培养学生要对一草一木给予自觉而必要的关注,从而培养他们热爱植物的情感,自觉地爱护一草一木,自觉地爱护环境、绿化环境、美化环境。

对这些环境知识相对分散的课堂教学,一般的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1)找到的教材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价值,不能为结合而结合;(2)在操作上,要权衡教学渗透的必要性,有的点到为止即可,有的最好不要全力展开;(3)在操作层面不要求过分地追求专业性,但在教师心里要有相应的提纲要求。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有所重视,有所体现。

二、 上好典型课,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是相对于上文第一大点而言的。自然,这一类课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内容相对集中。比如,“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环境教育因素就比较明显,比较突出。這时,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这样的章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对于这样的典型课,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方法有讲究

为什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讲究呢?这还是由这种课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类课不是专业课,我们教学的重点只是培养学生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而这主要靠我们教学中的针对性的点到为止即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课堂教学时可以科学地采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就很容易地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但这层次很低,笔者认为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探究活动。

笔者在教学“生态系统”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1. 上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2. 上课时:(1)表演小品,要求学生把握并且做好自己的角色;(2)学生小品表演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教师小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这样的设计,寓教于乐,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易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接受了环境方面的教育。

(二) 教学要有生活化

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讲纯粹的理论,不仅我们自己累,学生也跟着累。这时如果我们能结合我们身边的具体实际来讲,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现在的私家车日渐增多,相应的,我们的环境污染也日渐加剧,这样,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三、 上好实践课,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生物课,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手段(或者说途径)。这就是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 主题宣传

做好这一点,需要教师结合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重大节日情况,设置一些教育宣传活动,让这些节日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中间。与我们生物学科关联比较大的节日主要有:“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爱鸟周”等等。遇到这些节日,我们可以给学生开个知识讲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可以制作一些展板,可以排演一些文艺作品……

(二) 社会实践

1. 走进大自然。可以结合家乡特色,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比如游览风景区,比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比如与农民朋友一起劳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产生热爱之情,更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2. 做公益调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好的一面,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与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村镇小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可以调查家乡附近、学校周围河流污染情况,可以调查开发区工厂排污治污情况……通过调查,让学生目睹目前环境现状,从而明白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能积极地行动起来。

综上所述,生物课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地去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还要我们潜下身来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风雷.激发兴趣 激励成功 让生物课堂更精彩[J].吉林教育,2010(32):50.

[2]唐宏宇.成就自觉者[J].人民教育,2016(22):67.

作者简介:

高利,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堰头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课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