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接合型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19-01-31张兰赵静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张兰 赵静

摘 要: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长期无法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故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闭或者亲情淡漠的情绪。为降低此消极情绪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为其提供相应的物质以及教育引导等,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故而本文就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校是县城内新建的一所完全小学,生源较复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31%,县城周边农村学生占21%,这里已成为城区学校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知和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 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存在不積极情绪以及行为

当儿童在生长的阶段中无法及时得到家长以及教师正确的引导、教育,并且在关键时期无法掌握积极的思想内容,继而便极易出现心理发展等问题,久而久之,部分留守儿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愿交流以及不理解他人等状态,甚至会出现抑郁、悲愤、焦虑的情绪。经过我国相关专家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可以知道,目前我国98%的留守儿童极度思念自己的父母,甚至部分儿童强烈要求与父母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儿童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存在缺乏沟通,并且在提及自己的父母时,儿童的情绪就会很失落、悲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以及爷爷奶奶需对其进行适度的情感疏导,使其能够逐步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尽可能防止学生出现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或者行为。

(二) 部分留守儿童会出现交际困难的心理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喜欢创造自己的生活圈,例如上山砍柴或者做手工等,极度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存在社交恐惧症;还有些许留守儿童往往是在他人的激励下才勉强参与互动活动,并且对社交相关的活动不感兴趣,可见其积极性有待提升,并且依赖于被动性的生活状态;有小部分的留守儿童能够在内驱力的激发下与人交流,并且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三)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障碍

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往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甚至陈旧的思想往往会限制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经过调查可知,绝大多数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很少一部分留守儿童能够自己及时解决学习难题。经过总结可知,大多数留守儿童无法及时解决学习难题,无法拥有良好的学习辅助者,最终极易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三、 全面剖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探究可知,引发留守儿童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点,留守儿童无法及时获得家长的人性化引导,遭遇的现实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孤僻、焦虑等情绪出现。长此以往,儿童的学习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便会随之下降;第二点,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甚至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继而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逐渐加重;最后,留守儿童自身的排斥心理较强。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阶段的判断行为均过于自我,因此难以对理性教育的内容进行主观理解,学习的积极性较弱。

四、 有效落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 及时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且具体分析问题所在

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之前,必须先对其生活的环境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探究,继而对其问题所在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在教育缺失以及引导方式不正确的环境下生活。除此之外,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同样会限制其思想境界的开阔,对先进思想以及教育内容的吸收。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学生极易出现封闭的心理问题,甚至存在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价值观偏差等问题。

(二) 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实施档案管理

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对学生的特殊时期以及特殊心理现象进行记录,并且将相应的引导教育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长此以往,教师的教育经验不仅能够丰富发展,还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事实上,教师在开学初就可及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相应的档案,初始可将学生家庭现状以及成员信息、健康状况等进行记录,从而方便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现实状况。

(三) 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以及情感交流,从而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

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持,往往在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便可显著提升。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融入学生之中,并帮助其解决学习的困难。在生活中,为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借此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以及认可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及时实施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小组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我国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依旧存在,相关人员应该积极地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以及关爱的职责,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且为其提供及时的帮助。就监护人而言,应该及时与其进行通话或者面对面交流,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应时刻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为其实施系统化、专业化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曹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文摘版:00041.

[2]许娜.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7(A4):180-181.

作者简介:

张兰,一级教师,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赵静,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