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移情”,词境格高情深

2019-01-30王佳琳

关键词:移情

王佳琳

摘要:移情也就是拟物为人,主体在客观外物上投射感情,使得客体外物和主体诗人具有同样的心灵感受。在苏轼的交游词中多次妙用“移情”,使得情思的传达更为细腻生动,鲜明的流露出诗人主体的真面目真性情。

关键词:移情;拟物为人;交游词;赋情于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64-1

朱光潜在《谈美》中曾说:“‘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彷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世间万物是客观存在的,本无悲喜,但对万物常葆敏感之心的诗人常将自己心灵的苦乐投诸于自然万物之上,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景寓于情,情托于景,故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神奇感受。

一、赋情于景,离愁别绪满溢

苏轼的交游词中送别场面的描写很多,在送别的特定场景选取独特而有寓意的景物拟物为人,可以恰当地烘托离愁别绪。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此词是熙宁六年在润州送别柳子玉所作,“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一句为全词增色颇多。“落花”、“飞絮”这两个暮春常见景物都折射着作者的伤别忧愁,张力十足。而“飞絮送行舟”更是拟物为人,“飞絮这一自然景物更是作者离愁别绪的寄托,是依依惜别的象征”,最终成了离情满溢的苏轼自身形象的化身,使离思更显缠绵。

在身如传舍人生如寄的宦途漂泊中,能与友人重聚自是感慨万千。苏轼元丰元年在徐州重见闾丘孝终,忍不住回忆起四年前两人的分别之景: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南浦是古时离别常咏之地,苏轼不说是人在南浦目送船离去,而把主观感情付诸于秋风,是秋风在南浦送归船。南浦本来已经是临别的伤心之地,再加上萧瑟冷清的秋风,离愁不知不觉愈翻愈浓,有花面相映之妙,让人不忍想象那是一幅怎样凄清惆怅的深秋南浦送归图,故下文中出现颇为凄凉的“夜阑相对梦魂间”就不足为怪了。以秋风南浦送归船,这种拟物为人的表达技巧正体现了苏轼“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的诗词创作特点。

类似拟物为人以表离情别绪的佳作在苏轼交游词中屡见不鲜。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夜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

这些词作中,“月”、“流水”等外物担负着诗人深沉的感情,无论是“月随人千里”还是“后夜逐君还”,都让人深切感受到苏轼的一腔真情,“月光映衬友情,使得作品词境感人,格高情真。”拟月为人,反复渲染,更显抒情气氛真挚动人。

二、见景生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宋代的地方官一般是三年一换,如果朝廷临时有急事更可任意征召,这对苏轼这种多情善感的人而言,离别催发了很多情真意切的交游词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频繁调动让苏轼不由得有了身如传舍的厌倦之意: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风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亦无喜怒之感。而在苏轼笔下,拟风为人,情景交融,使“风”具有人的喜怒哀乐时而有情时而无情。“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指元祐四年朝廷终于恩准苏轼外任杭州,但短短一段時间,朝廷一道旨令下来,苏轼又要离开,心中自是万分不舍,故云“无情送潮归”。苏轼寓身如传舍的感伤之情于万里钱塘江潮,笔力雄阔,正是“寄伊郁于豪宕,坡老所以高。”,“词境至此,观止矣。”苏轼在客观物象风上投诸主体感情,拟风为人,情景交融,借助风之有情无情把身如传舍的无奈之感贴切的传达出来,令人悄然动容。

表达身如传舍、身世飘零之感的交游词中,最为突出的当数苏轼贬黄州期间与章质夫的次韵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开篇提笔摹写杨花姿态“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在空中凌乱飞舞却无人怜惜,恰似诗人遭贬黄州不得朝廷眷顾的真实写照;而下片“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风雨过后,杨花已经变成点点浮萍,极似思妇绵细的眼泪,此时春色也将随之消失殆尽,再也无处可觅。

“坡老只见精灵不见文字”,是对此词的极好注解。此词始终环绕着“幽怨”的思绪,咏杨花同时也在刻画思妇凄楚动人的形象,更隐喻着苏轼自己人生如寄身如传舍的坎坷际遇。苏轼用他的生花妙笔,拟物为人,紧紧扣住杨花凌乱飘落零丁无依的特征入手,在描摹杨花的同时传达了思妇凄恻哀怨,而苏轼本人谪居黄州漂泊不定的身如传舍之感也愈显清晰,令人动容。

“移情”这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苏轼的笔下翻转出新,姿态各异。苏轼“紧紧抓住抒情状物的细腻传神之处”,拟物为人,妙用移情,保留了“物”本来的特性,加诸与人的主观感情,使得情感的抒发更为贴切动人,词境也更加的余韵悠长,苏轼本人的真性情也体现的更为生动完整。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广东 珠海 519100)

猜你喜欢

移情
移情的成与败
斯洛特的移情机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论译者的移情
知情先行,意行归一
中职生参观孙文龙纪念馆文化资源教育效果研究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心理·学
试析移情的德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