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锤炼词语打造优美语言

2019-01-30阎永锋

中学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质阳光语言

阎永锋

[作者通联:黑龙江富裕县教育局]

【技法阐释】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自然也是高考作文诸多评价指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是否善于通过语言这个“外壳”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思维深度、写作才华和表达能力,无疑是考生能否取胜作文考场的关键。

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怎样才能让文章语言更精彩、更优美、更具表现力呢?善用修辞、合理引用、学会幽默等,不但简便易行,效果也都不错。然而最根本的还是要在遣词造句方面狠下功夫、下狠功夫,因为几乎所有的优美语言都离不开反复锤炼、精心打造。

巧用动词成就优美语言。巧用动词,既可以达到一字传神的目的,还可以使文章语言更精练,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提炼警句成就优美语言。名言警句并非只能出自伟人、名人之口,只要善于提炼,我等凡夫俗子也可以总结出许多的名言警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的使用,既可表现作者较高的文化素养,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提升文章语言的品位。

活用经典句式成就优美语言。活用课文或者其他读物中的一些经典句式,既可以使文章语言更具规范性,还可以给人以“大家风范”之感。

移花接木成就优美语言。移花接木就是将本该用在甲处的词语故意用在乙处,让词语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新的意义。

【名家示范】

迎着阳光走

侯德云

这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阳光白亮而灼热。我跟几个朋友从一家酒店出来,表情却非常麻木。我看见一个人在阳光中走着,面带微笑。他的微笑吸引了我的眼睛。他大概有三十多岁,跟我弟弟的年龄差不多。他的微笑跟我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白亮而灼热的阳光中,这种对比非常强烈。

是什么东西诱发了他内心的欢乐,让他一直微笑着从我眼前从容走过?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衣服很脏,他的脸和手比他的衣服更脏。他是一个疯子,用本地的说法,就是傻子。

我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想起今天早晨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的弟弟也是一个傻子。不犯病的时候,跟正常人没啥两样,犯病以后,就成了一个快乐的人。他不快乐的时候,我很快乐;他快乐的时候,我很忧愁。我手里提着两个饭盒,加快了脚步——我的傻弟弟,他还没有吃午饭呢。

在我的傻弟弟犯病期间,无论是我请朋友吃饭,还是朋友请我吃饭,我都把地点定在离家很近的一家酒店,为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饭菜送到他的嘴边。

我的傻弟弟最近很快乐。也就是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很忧愁。送他到精神病院住了两天,他就不肯再住了,一再对我说:“哥,我想回家。哥,你让我回家吧。”

没办法,那就回家吧。带他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叹气。傻弟弟说:“哥,你又叹气了。”

停了一会儿又说:“哥,叹气不好。”

我叹着气说:“弟,你知道哥为啥叹气?”“知道,是我拖累了你。”

这两天,傻弟弟的精神状态好多了。今天上午,在我离家以前,他主动跟我进行了一番谈话。

傻弟弟说:“哥,看见你整天叹气,我心里很难受。”

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傻弟弟说:“哥,我想去死,我不能再拖累你了。”

我以为他又说傻话了,咧了咧嘴,似笑非笑。

“哥,我真的想过,想很多次。”

“是吗?”我问了一句,想引诱他把话都说出来。

“是的,”他说,“哥,昨天我到海边去了,想试试自己敢不敢投海……”

“你试了么?”

“没有。走在路上,我看见一个小孩,十几岁的样子,坐在路边拉二胡。他是个瞎子,一条腿还有点瘸。他的脸迎着阳光,脸上挂着笑。看见他我就不想死了。”

“为啥呢?”

“那个小孩又瞎又瘸,都能好好活,我怎么就不能好好活呢?”

我点点头,说:“弟,你要好好活。”

“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说,“哥,你不能再叹气了,你一叹气,我心里就难受。”

“好吧,”我再一次点头,“哥答应你,以后不再叹气了。”

傻弟弟笑了,他笑起来的样子,一点儿都不傻。

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

傻弟弟站在我的身后,说了最后一句话:“哥,到大街上,迎着阳光走,让阳光把你的笑容晒出来。我试过,真的能晒出来。”

我在大街上迎着阳光走,心里想着弟弟满脸的诚恳,想着那个又瞎又瘸的小孩,走出没多远,果然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是阳光,是阳光把我的笑容晒出来了。

我面带微笑走进家门,把饭盒放到餐桌上。傻弟弟没看饭盒,他盯着我的脸,看了又看。

傻弟弟说:“哥,你笑了,你笑起来真好看。”

说完,他也笑了起来。

我心里淌过一阵暖流。我的傻弟弟,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迎着阳光走,让阳光把你的笑容晒出来。

亲爱的傻弟弟,只要生活里有阳光,哥就不会再叹气了,你放心吧。

(选自《短小说》)

【点 评】

记得著名作家雷抒雁在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文中写道,阳光不但可以“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使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还可以“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使花朵 “立即昂起头来”,“迅即伸展开来”;阳光不但 “会以动情的语言”向我们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离别的愁绪,还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神秘禅机的阐释,使我们的视野由狭窄走向开阔,使我们的日子由单调走向多彩。

阳光,实在是一种好东西。既可以给世间万物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色彩,还可以带来生机、活力、希望、美好。那么,这就是把阳光称作“一种好东西”的全部理由吗?是,但又不完全是。说它“是”,是因为以上所说的确都是由阳光带来的,没有了阳光,自然也就没有了光明,没有了温暖,没有了色彩,没有了生机、活力、希望、美好;说它“不完全是”,是因为阳光给予我们的益处和启示还不止这些,《迎着阳光走》一文中“我”的那个“傻弟弟”不就提出了 “迎着阳光走,让阳光把你的笑容晒出来”这一非凡的见解吗?

《迎着阳光走》一文的语言非常经典、非常优美,其中有两个动词用得特别好:第一个是“迎”,它告诉我们的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世界、面对自然,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胜利、面对挫折;“迎”之前要有所准备,“迎”之时要从容不迫,在“迎”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期待,有所憧憬。第二个是“晒”,因为其“结果”是可贵的“笑容”,所以,需要我们多一些甘愿,多一些虔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坚持。因为是“迎着阳光走”,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路,在我们的视野内也绝对不会出现“自己的影子”;因为是以可贵的“笑容”示人,所以我们得到的也必将是笑脸、真诚,美好、感动……

阳光,实在是一种好东西。它既丰富并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还在精神生活等方面给我们以莫大的启迪。正所谓用好两个动词,成就一篇美文。

【佳作展示1】

这一票,我想投给他

一考生

一位是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位是爱岗敬业、由职高生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普通工人,一位是酷爱摄影、作品赢得网友一片赞叹的摄影者,三人当中谁更具风采?谁更应该当选“当代风采人物”?事情看似简单,但选择挺难。

这一票,我想投给科学家。为什么?还用说嘛,道理明摆在那里了。想想看,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哪一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衡、钱学森、袁隆平……哪一个不是我们心中的楷模?他们矢志科学终不悔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大胆创新寻突破的品质更值得我们效仿。大家知道,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又怎能离开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代表的可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实力和水平啊!

这一票,我也想投给“大国工匠”。是的,没错,他的确学历不高,也许连半个外国字都不认识,他的确是那样的平凡、普通,那样的默默无闻,每天行走在家与厂之间,一转身就会消失在一片深蓝之中。但是我要说,离开了他(们),科学家们的许多奇思妙想就难以成为现实的产品,离开了他(们),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会乱作一团——汽车坏了会没人修,房子漏了会没人补,衣服破了会买不到更合适的……过去人们买家电,为什么都喜欢买进口原装的?还不是信得过人家的技术工人!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大国工匠”,又怎可视而不见,怎可吝惜“点赞”的机会呢?再说,中国梦的实现也的确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呀!

这一票,我更想投给即使跋山涉水也乐此不疲,只求捕捉世间美景现世人的个性鲜明的摄影者,我觉得他更应该当选 “当代风采人物”。什么?名声?贡献?影响?他的确没有像科学家那样“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甚至与“著名”二字都不沾边儿,他的确没有像“大国工匠”那样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享受,甚至还比常人多浪费了几双鞋、几件衣裳,但是请注意: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他的摄影作品让人们品味到了大千世界的美妙,并为人们留住了美丽的乡愁……这就是精神产品的价值!是再大的名声也换不来的,是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替代的。我觉得,仅凭这些就足够了!

究竟谁能当选 “当代风采人物”,显然是见仁见智的。我这一票投给了谁?你懂得。

【点 评】

这是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一篇考场佳作,其突出特点有三:

一是角度准确,立意鲜明。考生显然是认真读题且认真审题了,其选取的角度是立足于“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其立意既体现出“思考、权衡与选择”的命题要求,又显得鲜明而突出。

二是文体明确,结构严谨。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第一自然段属于“提出问题”,第二至四自然段属于“分析问题”,第五自然段属于“解决问题”,三个段首中心句在意思上或并列、或递进,使文章结构显得既清晰又严谨。

三是语言个性,优美流畅。这是一篇口语为主、朴实无华、幽默风趣的文章,更是一篇遣词造句得体规范、修辞方法使用得当、十分注意词语锤炼的文章。以第三自然段中的 “平凡”“普通”“默默无闻”“深蓝”“乱作一团”“坏”“漏”“破”等形容词为例,显然都是考生认真挑选、反复推敲、用心锤炼的,“深蓝”一词用得特别精彩,它不仅仅是一种流动的靓丽的色彩,更是一种人物身份的象征。

【佳作展示2】

浮尘不拂,真珠难露

一考生

战机防护,止于表象众人服;力排众议,透视本质获真知。沃德借透视本质之笔,书正解之章。故曰:浮尘不拂,真珠难露。透过现象观本质者,往往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

莎士比亚有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表面上是愚笨的顽石,其内心却可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罂粟,其内心却可是害人之物。物皆有其两面性,其表象只起到麻木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有所成”的真正捷径。

观本质者,柳暗花明,困境亦从容。瑞士化学家雄班在自家厨房做试验时,不慎打翻一瓶化学试剂,随手抓起围裙擦干后放在火炉上烤,突然,围裙“扑”地燃烧起来。表面上的一场小事故,雄班却嗅到了它的实质:于是仔细寻找根源,烈性炸药就这样诞生了。倘若雄班沉浸在表面上灾祸的痛苦之中,不能从灾祸的背后挖掘本质,对于他个人是一次打击,烈性炸药更无从谈起。

观本质者,出奇制胜,艰难亦英雄。绝处逢生,透视本质败势转,叱咤风云,拳王台上当称英雄。我国拳手武僧一龙,面对屡屡落败,没有被对方表面的英雄光环和嚣张气焰所吓倒,不甘败绩,细心挖掘失败本质,看到了对方强大力量下盲打的本质弱点,于是训练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决赛上,他将身体裸露在外,不加任何防御,使对手在连击十三拳之后无名指骨折,三拳辉煌地结束了比赛。从此声名鹊起,逆袭世界拳王。倘若武僧一龙不能从实质上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便很难有他的逆袭之路,也便无“中华第一武僧”在世了。

论古,《河中石兽》老河兵明察秋毫,深挖根源,寻回石兽;塞翁不浮于表面的祸福之观,洞察实质,使人生更为顺利。而问今,正如巴尔塔沙所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人心之浮燥,致使多少双探索的双眼蒙上了烟尘,致使多少脚步在茫然中徘徊不前:未调查清楚就盲目跟风;未深入分析就妄下定论;未论清状况便大打出手;未谨慎考虑便放弃生命……拥有透过现象观本质之心何等之重!

浮尘不拂,真珠难露。敢于并善于采撷本质,就定能在鼻翼盈满生活的馨香。

【点 评】

这是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一篇考场佳作,不但角度准确、立意鲜明、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体特征明确,其语言表达更是非同寻常、技高一筹——

首先,佳作语言精练,且极具表现力。以开头为例,区区70余字,就圆满完成了转述材料、评议材料、提出论题、亮出论点等多项“任务”;再以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论古”“而问今”两个短句为例,不但“启下”作用明显,也的确精练得不能再精练了。小作者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其次,佳作语言优美,且极具吸引力。以标题为例,该标题不但妙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而且内涵丰富、意蕴悠长,“浮尘”喻指什么?“真珠”又喻指什么?为什么“浮尘不拂,真珠难露”?怎么去“拂”?怎样来“露”?如此疑问不断,自然会引人去读,以便弄清究竟。

猜你喜欢

本质阳光语言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走,出发!
语言是刀
童年的本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走在阳光路上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