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尖上的幸福

2019-01-30曹春雷

中学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草茎融融草尖

曹春雷/文 木 公/评

[作者通联: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

出差。很偶然地,就遇见了它。是的,是遇见。我相信,它们一定是一直等在那里,等着我遇见它们—这是一盆草,细长的茎,细碎的叶,两株紧挨着,层层叶子,像简笔画,几笔,就勾勒出了绿色的风景。

卖花的主人说:“是含羞草,你看,用手一碰,叶子就合起来了呢。”一触,果然是。于是,用塑料袋提了,乐颠颠带回单位,放在办公桌上。每天,便与我面对面了。

喜欢它,不仅因为它会害羞,更因为它是草。对草,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小时候,是天天与草打交道的。放学后,挎着筐子,到田野里去割猪草。

村南的河坝边上,有一种草长得最旺。叶子肥,厚,格外绿,猪特别爱吃。有时候,割着割着就想,如果在灾荒年月,这草一定也能吃吧。

割草的活儿干长了,就认识了很多草。这些草的名字,和村里的拴柱、狗蛋、二丫一样,都土里土气,比如拽倒驴之类的,很形象,也很好记。

童年的时光,于是,就在草尖上溜走了。

现在,每每回到乡下的家,傍晚,我还是喜欢到田间的小路上走走。陪伴我的,是我8岁的儿子。大概是遗传吧,小家伙天生就对田野充满了热爱。

他总是抢着在我前面,总是大呼小叫,爸爸,爸爸,看啊,那是什么啊。他指着的,常常是草围绕着的花。一朵朵芬芳的花,飘摇在海洋般的绿里,如星星般闪烁,确实很美。我更喜欢那些包绕花的草。无论是知名,或不知名的,都绿得从容,绿得可爱,绿得人心里舒舒服服的。

这些草,自自然然地生长在那里,沐浴阳光,吮吸雨露,不渴求花的娇艳,不妄想树的高大,只是简简单单地,吐露自己的绿意,活给自己看。

有些日子,因了工作上的诸多不如意,心情很是郁闷。于是,到田间小路上散心的次数便多了。

坐在田间的小溪边,掐一根草茎,含在嘴里,看流水潺潺而过,看小草绿意融融,心情便会好起来。

在时间的旷野上,有些人是花,更多的人是一棵草,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花有花的快乐,草有草的幸福——在这个世上,来过了,看过了,生活过了,就是幸福。

(选自 《晚报文萃》2011年第21期)

【解 读】

文章标题 “草尖上的幸福”化用“舌尖上的中国”,给人清新、得自然真谛之感,作者的一颗慧心在标题中显露无遗。

首段轻快,活泼,用“遇见”,将作者与草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写出了作者与草之间心灵的默契。有了一颗爱草的心,与之神交已久,就算是偶然相见,也是一次遇见。对草的描述如出自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童之口的语言:“细长的茎,细碎的叶,两株紧挨着,层层叶子,像简笔画,几笔,就勾勒出了绿色的风景。”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含羞草的一见倾心,笔调轻快,但极具韵味,寥寥几笔就已具有国画般的简洁和意境。

这种活泼的喜悦在第二自然段继续展现,“一触,果然是。于是,用塑料袋提了,乐颠颠带回单位,放在办公桌上。每天,便与我面对面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作者如少女和孩童的单纯形象跃然纸上。

前两段叙述之后,第三段作者交待爱草的原因,自然地引入对童年的回忆,四、五两段写童年生活,朴素单纯又透着乡土气息。第六段用一句过渡:“童年的时光,于是,就在草尖上溜走了。”自然引起下文。

第八段还用了8岁的儿子喜欢花与作者喜欢草作了对比,热爱自然是天性,喜欢花和喜欢草正好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年少时拼搏追求靓丽,追求“花的娇艳”,成人后渐渐洗净铅华后见境界,转而更喜欢一种随心所欲只属于自己的平淡,喜欢草那绿得从容,绿得可爱,绿得人心里舒舒服服。而后者正是作者认为人生应该有的一种状态。

接下来,作者写宁静的自然和平凡的小草给予自己的慰藉,“掐一根草茎,含在嘴里,看流水潺潺而过,看小草绿意融融,心情便会好起来。”亲近自然,作者的烦恼随潺潺流水而去,而绿意融融的小草也会让作者心情好转。

本文借草写人生,清新自然,沁人心脾!主旨在末段得以升华:各色人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快乐,“看过了,生活过了,就是幸福。”幸福原来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是的,幸福有时真的不需要太多,一颗小草便已足够!

猜你喜欢

草茎融融草尖
鲁 兰
站得更低一些
我爱这样的清晨
草尖上的故乡
光芒
站低一些
站低一些
奔跑的阿丑
草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