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28林美丽

考试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型实验初中教育化学教学

摘 要:初中化学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实验更是中考的一大必考项目,因此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而目前微型实验正是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首先说明了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分析并探讨了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化学教学;微型实验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更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和有效助力。微型实验是指利用小型化学设备、简单的化学装置和少量化学试剂进行的一种化学实验,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

初中学生年龄小,还不够成熟稳重,在课堂上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其研究的重点就是各种物质之间的各种反应现象,因此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使用有毒物质或易燃易爆物质作为原材料进行实验时,很容易发生腐蚀学生身体、实验室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微型实验与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同,其更突出一个“微”字,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物质剂量少,实验装置也更加简便,这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性更高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实验项目的指导上。

(二)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各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在化学领域已经掀起了绿色化学的风潮,提倡通过化学手段促进科技进步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其化学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就是绿色化学理念的最直接体现。通过进行微型实验,既能满足学生观察各种化学反应,学习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需求;又能降低对各类化学物质的消耗,节约各种资源,同时也能使化學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就能降到最低。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也能使其整体环保意识得到培养和增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对课本内容进行板书讲解,学生则在课桌上努力地记笔记,教学场景被局限在讲台、黑板和课桌三者之间,整体的课堂氛围比较枯燥无趣,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有效的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压制,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较低。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有利辅助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各种化学知识的内涵。同时新颖的化学实验操作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手进行化学实验,主动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自主学习知识。

二、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

虽然微型实验在各方面的安全性更高,学生操作的难度也更低,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要为学生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好良好的化学实验操作习惯,也是学生借助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必然要求。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实验时,由于实验涉及的仪器较多,涉及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对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要为学生制定出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所要用到的知识,对实验中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点要特别强调,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实验的内容。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对烧杯、玻璃导管是否轻拿轻放,是否正确使用试管刷,装置的连接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药品的取用和添加顺序是否正确,依据这些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水平进行评价。

(二) 实验内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初中化学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年的学习时间,但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难度比较大,内容也基本是理论性的科学原理、公式和定律,学生在学习时会碰到不小的困难。而要想发挥微型实验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辅助促进作用,教师就一定要充分把握实验与课本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实验内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使课本内容能够在实验中重现。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实验时,既要组织学生进行加热高锰酸钾或混合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实际化学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是否产生氧气,同时也要与书中“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节的内容相结合,要求学生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对课本有关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 开拓微型实验场景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不能固守陈旧的教育理念,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和书本教学方式,同样的教师在组织微型实验时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化学实验室,而要努力创新,积极开拓微型实验场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持续连贯。另一方面,初中化学知识本身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微型实验对实验器材和原材料的要求也不高,这些都为教师开拓微型实验场景提供了便利。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小实验室,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有关的微型实验,使学生的学校学习延伸到家庭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实验,学生就可以自己在家庭小实验室中进行,通过火柴对红色小铜片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另外也可以将含盐酸的厕所清洁剂倒在铝制品上,观察金属铝的反应。

三、 结语

实践证明,微型实验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发展完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一项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也能够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较大提高,综合化学素养得到有效增强,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覃英霞.微型实验对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6(3):153.

[2]尹一灵.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29(32):157-158.

[3]王福中,叶红梅.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微型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39(27):227-228.

作者简介:林美丽,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微型实验初中教育化学教学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微型喷泉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基于能力培养的化学微型实验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