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分析在世界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28曾丽云

考试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案例区域素养

摘 要:地理新课程改革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近几年的地理全国卷偏向于采用案例分析来反映新课标,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基于此,案例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得到了积极的应用。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地理教学案例成为一线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世界区域地理为例,探讨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如何选择案例运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案例分析;案例教学;区域地理;地理核心素养

一、 案例分析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018年两会期间,考试中心姜刚主任对高考命题进行了最新阐述:他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在体现其对人才的选拔功能的同时,也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所以地理教学中以高考作为引导教学实践的旗帜,既体现新课程标准贯彻地理核心素养,同时对学生参加地理高考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考地理试卷的命题思路是“素养立意+真实情景+设问创新”,综合题的命题形式是“主题+区域+地理过程探究”,以某个大主题为背景,选择小区域,通过小切口,进行深挖掘,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过程,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选择小区域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意识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 地理教学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什么?郑金洲教授认为,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地理教学案例是什么?林雪清认为地理教学案例是对已发生的典型地理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我认为地理教学案例是真实、客观的地理情境,包含着供学生对其进行描述、成因的探索和问题的解决等一系列地理事件,能够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区域地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方法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应以学生的学情、高考的考情为基准。近年来,地理高考全国卷题目选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 真实的生活情境:例如2017年地理全国卷Ⅰ第1-3题:

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的差异。

2. 前沿的科学学术:可以从一些权威的、前沿的地理学术期刊中查询,例如2017年地理全国卷Ⅰ第37题,关于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及阴坡、阳坡的差异。

3. 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8年地理全国卷Ⅰ第36题,关于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

4. 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例如2018年地理全国卷Ⅰ第37题,扎龙湿地的形成。

5. 新媒体:地理教学中,对案例材料的选择可以从以上几个渠道来获取。

三、 案例选择原则

1. 科学合理性,案例应该是客观真实的、公开发表的或经专家论证的等;

2. 教学适用性,案例要能服务于教学环节,辅助突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3. 探究性,案例要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地理现象或者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包含地理学的原理及规律,启发学生独立去思考、分析和探究;

4. 时效性,社会热点问题是高考案例选材的背景材料之一,教师要有意识追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时更新教学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同时热点问题案例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 案例在高中世界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高中世界地理教学的教材,而初中的世界地理教材主要是关于大洲、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环境的现象、特征的描述。因此,在高中世界地理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各大洲、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粗浅地分析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成因、内在联系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从大尺度区域中去选择小区域,通过小切口深挖掘材料,体现大纵深,用新材料问新问题,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现象的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以北美洲气候教学为例,可以基于呈现整个北美洲的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小区域小切口深挖材料,寻求普遍性中的差异性,例如,分析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时,可以补充五大湖区域的气候案例材料。

提示: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气候要素的特点及成因,启发学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并非降水都很少,总结出五大湖区域属于湿润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又例如,分析北美地中海气候,可补充以下案例材料: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加州东南方群山之中的“死亡谷”异常干旱,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9℃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下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到了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于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風”。

在这个案例材料中可以通过新奇的地理现象——山火,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对其形成的原因来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原理来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落实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原则。

五、 小结

地理教学案例包含着地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使生涩的地理理论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向高考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过程等的考查,如何选择或者设计适用于地理教学的高质量案例,凸显案例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地理教学案例在课堂上的高效性,是众多一线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论述了地理案例材料的来源及选择、设计原则,以高中世界地理案例教学为例,说明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林雪清.中学地理案例的分析和选编[J].地理教学,2005(11):22-24.

作者简介:曾丽云,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培元中学。

猜你喜欢

案例区域素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分区域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