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019-01-28张志雄

考试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摘 要:合作探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合作探究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数学;小数除法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已经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它的实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当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时,就会获取对某个数学知识的建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对以往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彻底推翻,它能使学生的主體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也彻底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激发,课堂被激活,充满了乐趣和活力。那么,合作探究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课前自学,打好基础

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很好地实施探究活动,教师就要在教学之前引导和组织学生

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向有两个,一是要让学生多看几遍教材,对教材熟悉了才能在合作探究中有较好的表现。二是要让学生具备质疑精神,在课堂教学之前构建新知,这样他们才能在合作探究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实施更高层次的合作与探究。有了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对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他们在小组内交流时才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以“小数除法”的教学为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回想和复习一下整数除法,温故知新,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在学生阅读之前为他们准备一些关键的问题,这样学生的阅读就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和难点。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等他们想要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时,却因为没有提前组织自主学习导致讨论、交流难以进行下去,没能收到理想的合作效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任不管,而是要及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笔者就为他们布置了几项任务:

①仔细阅读教材,重点阅读和理解例题。

②完成练习中的整数除法,并将计算方法说出来。

③尝试着自己去解答问题,不懂的问题就提出来。结合教师的要求,学生展开了自主学习。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沟通。

二、 情境导入,做好铺垫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够在更快的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是借用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使他们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知识,产生直观的感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尽量简洁、直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我们可以利用情境引入新的知识,但是教师切不可将情境作为教学的重点,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的关键还是要放在知识点上。

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与小数除法相关的插图,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目光,由此引出小数除法。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将这些插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并组织学生针对这些插图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列式,避免学生对图片产生无关的讨论。在第二课时,教师依然要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并先提出问题:“他每天跑多少千米?”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明白问题中所隐藏的条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一定要遵循直观简洁的原则,这样才能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口头叙述一下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然后以插图过渡:“请大家看一下这则插图,你能试着提出一些与插图相关的问题吗?”然后笔者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呈现出了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提问。这样,课堂的导入就算完成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导入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能够让学生积极、迅速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对新知识产生初步的体验和感知。以插图引入新课,并让学生提出问题,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延伸到小数除法上,以探究的方式找到小数除法的算法。

三、 重视过程,建构新知

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时,我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和合作的。教师会为学生布置一定的探究任务,学生需要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这些任务。合作探究的益处有很多,首先,它能够改变以往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体验也更为丰富。其次,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共同协作的机会,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对新知识产生有效的建构。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变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结合插图提出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将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这样,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列算式,当学生成功列出22.4÷4时,教师就可以开始提问:“请大家看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随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他们交流完毕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过渡到重点内容的学习中来:“我们之前并没有见到过这种类型的算式,请大家试试看,能不能先把它的单位转化过来,之后再开始计算?你们知道应该如何计算吗?”这样,就能逐步引导学生针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结合学生所讨论的情况,教师及时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随后,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这道题没有给出单位,在不能转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出现了强烈的冲突,有人提出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利用列竖式进行计算,并引导学生结合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从高位开始除。这时,十分位上的4就会移下来,再次组织学生交流,被除数2表示什么?交流后,教师可以结合算式说明为什么要在商5的右下角添上小数点。

总之,数学教学要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让合作探究深入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常态,以合作求发展,使探究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简介:张志雄,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苏岘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