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策略

2019-01-28汤雅彦

考试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位置,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策略

一、 前言

数学在我国一直都是重点教学的内容,但是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的数学知识点都是非常抽象的,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非常依赖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

二、 营造氛围,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很好的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的重点逐渐开始转移,新课改明确地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励,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如果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非常低,整个学习过程都依靠教师,很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表扬的方式,因为小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适当的称赞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师才能够通过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称赞和激励。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相关知识的时候,刚开始很容易会出现错误,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出错了就对学生进行批评,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分析错误,总结错误,从而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点,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在学习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商场打折的例子,或者是在班级模拟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中去理解知识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数学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加入一些创新的东西,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比较无趣,时间久了学生甚至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提出一些课堂问题或者是组织一些课堂活动,但是很多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大部分的时候就是直接为学生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完全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就不会有所提高。组织课堂活动的时候,教师只会挑选几个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参与,而且活动都会草草结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并不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反而课堂时间还会被浪费。因此教師在设计问题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出发,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为学生创设出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教师是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的,学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思考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条件,让学生不断地分析、整理和归纳,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且最终完成扇形统计图。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 创设机会,参与自主学习活动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利用数学知识点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展一些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提高实践能力。数学知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论的知识,那么数学知识就很难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展一些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用外部的学习活动来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钟.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28.

[2]魏翠萍.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87.

[3]张蓉.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J].成功(教育),2011(6):64.

作者简介:汤雅彦,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高年级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