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9-01-28郭静

考试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摘 要: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提出的更高需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中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分别从教学情景、思维训练、问题互动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展开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创新意识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确保学生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对其具有更为全面的认知,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 构建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学习需求构建恰当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学习热情进行有效激发,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只有确保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跃数学思维,进而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有效转变,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具体需求进行。例如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教学活动,由学生分组扮演售货员和客人,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之前学习的认识人民币一课内容进行复习,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情景创建,可以使学生将虚拟的加减法计算具体化,从而使其在进行相关学习时具有更大的活力,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最大程度地保障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为有效地应用课堂知识,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二、 强化思维训练

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合理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可以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通过强化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更为具体的进入课堂状态,有效的思维训练是拓展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有效激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可以进行课堂训练,通过针对性题目的设置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鼓励,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在设置完成针对性题目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寻求其他解题办法,通过各种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首先,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其次由学生自主编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强化。例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一课学习时,在完成课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编题,然后在课堂上具体分析解题办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具有更高的自主性,真正做到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数学的教学发展。

三、 改进问题互动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必须确保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为了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具有更为活跃的思维,就是需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在实现课堂引入之前,需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预习,使其在课堂学习时具有更高的针对性,从而进一步保证课堂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讲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确保学生对课堂难点和重点句明确的认知,但是传统讲解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拓展,通过进行问题,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始终具有主动意识,实现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例如在进行“圆”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然后由学生自主展开活动,使其能够更为具体地发现数学内容与生活实践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以此为基础展开课堂能够确保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内容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最大程度地保障课堂效果。

四、 提升實践能力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效联系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完成课堂知识讲解之后,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可以确保及时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知识点学习的可靠性。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创造多种问题情境,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进行扇形统计图构建,通过该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生活和日常学习中能够更为有效地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创新意识。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强化思维训练,改进问题互动,提升实践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具有更高的创新意识,可以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日常学习中,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内容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确保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何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2017(5):78-79.

[2]田晓阁.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44):70.

作者简介:郭静,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海勃湾区第八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