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和爱好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9-01-28张涛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兴趣

张涛涛

【摘 要】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保证,然而对专业和工作的兴趣及热爱度的弱化或丧失导致幼儿教师普遍对专业产生了厌倦心里,严重制约了专业化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客观分析原因,并提出培养幼儿教师对专业及工作的兴趣和热爱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兴趣 爱好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或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度减弱或不够,对专业的兴趣逐渐丧失,甚至转行的愿望十分强烈。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工作没有动力,按部就班,专业发展欠缺。

造成幼儿园教师对专业和职业产生不热爱或兴趣减弱甚至丧失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工作性质决定

幼儿工作琐碎,繁杂,事无巨细,劳累,同时专业标准十分严格,具有特殊性。幼儿无自主能力,各方面需要教师百分百细心,耐心与爱心的投入,对教师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同时,教师又有家庭的牵绊,如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等。所以长时间的循环工作,枯燥乏味,让教师心力交瘁,容易出现对职业和专业的反感,懈怠,甚至产生逃离的心理。

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

无可否认,幼儿园教师在人们的意识里地位处在教师的末尾,甚至有人直接将幼儿园教师视为保姆。这种意识是严重错误的。首先,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再者,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关乎一个孩子成长的方向。社会认可度低,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自身也无法摆脱这种影响,久而久之内心产生自卑感,缺乏被认可感,也因此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抵触心里。

三、缺乏相关激励鼓励措施以及宽松的工作环境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各方面管理都有严格要求,制度化明显,制度性强,在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上欠缺,也缺乏对教师的鼓励激励机制,帮扶机制,无法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会对工作失去兴趣,继而丧失了对专业的兴趣。

四、幼儿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幼儿园教师绝大多数以女性教师为主,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限制了幼儿性格、情意,美感,教育乃至身体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也会导致教师群体工作缺乏活力,同事间易出现摩擦和不良情绪,工作积极性与效率不高。管理上也缺乏柔韧性与弹性,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五、自身的一些条件也成了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如专业严重不对口,学历水平高低不一,对幼儿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个人能力水平不齐等等。

当务之急,改变幼儿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漠视或无所谓态度,让他们继续保持或重新树立、产生对本职工作和专业的兴趣及热爱,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应成为重点工作。只有让幼儿教师对工作和专业产生兴趣,从心底里热爱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专业成长才有可能。

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教师对职业和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呢?

1.首先,要从管理上功夫

(1)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给教师营造宽松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宽松的工作环境不苛求,体现出了人性化。以关心理解为出发点,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为教师创造更大的发展平台;尊重教师的价值,让教师感受到温暖,充分激发教师的热情与积极性。相反,高压的管理环境压力大,工作环境紧张,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不利于质量的提高,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懈怠甚至逆反心理。

(2)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多给教师提供调节的渠道。比如可以多举办一些娱乐性和放松性的活动,消除工作中带来的烦恼和紧张,使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同时能增强集体的团结协作能力,促进教师个人之间情感的沟通,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这样就是产生懈怠厌倦的工作状态和心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消解,从而保持对本职工作的兴趣。

(3)多关心帮扶教师。作为管理者,要不时了解教师工作、家庭的一些情况,多关心,多问候。同时,对一些有特殊情况和困难的,除了给一些情感、心理上的关怀,在物质上也可以尽可能给予一定的帮扶,这样,每一个教师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都愿意为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工作的积极性也就高了,也就自愿进行自我专业的提升。

(4)制定一些恰当的奖惩措施。制定奖惩措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通过适当奖惩,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和警醒,因而不能只罚不奖,或奖罚走极端。奖惩丧失公平性,也违背了初衷,会让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不情愿与抵触情绪,这种心理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因此,要制定恰当适宜的符合学校情况的奖惩制度,用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5)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适时的制定和出台相关保障和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的政策。在政策上对幼儿园教师适当予以倾斜。如多组织幼儿教师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给幼儿教师一些实际意义和帮助的培训,在待遇上对幼儿教师更多的帮扶与帮助。同时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活动,让社会重新认识幼儿教师的工作,改变对幼儿教师的看法。让幼儿教师能够切身感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让他们在社会的不良认可舆论的改变中,逐渐消除自卑感,变得自信。这样,自身有认同感,工作也就有了底气和积极性,自身专业成长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总的来说,要通过管理层面的调整和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爱上了本职工作,对专业产生兴趣与热爱,也就有了自主的专业化成长。

其次,从工作中寻找兴趣

教师个人应该尽量弥补自身能力与专业上的短板和缺陷,努力与工作相适应,自覺做好本职工作,寻找工作中的乐趣与兴趣。同时用专业标准对照和要求自己,向身边的优秀看齐;学会自我开导与调节,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自觉进行自我充实和完善,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幼儿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教育不能只靠老师和学校,幼儿教育更加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充分理解与大力支持和配合。只有齐抓共管,幼儿工作才能有良性的发展,教师的价值才会真正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兴趣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