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教育相伴而生

2019-01-28杜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幼儿园教育陶行知

杜佳

【摘 要】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生活中的教育价值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与教育相伴而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教育 生活与教育 陶行知

一、生活即教育的含义

以前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r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John Dewey)先生那里来的,我们在过去常常听到。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但其力量极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源于杜威,但他结合生活实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二、幼儿园教育中的生活渗透

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生活教育就是保育和教育的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保教合一。随着时代的变迁,陶行知理论的推广,如今的幼儿园已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内容、活动材料、园舍环境中均可提现。

(一)教学内容

每年9月,为了让孩子们尤其是小班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都会开设《我上幼儿园了》《我是中班哥哥姐姐》等贴近幼儿生活状况的活动,令孩子与其原有的生活实现良好对接。毕业时更是会开展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活动,充满了生活色彩。

每到节假日,季节变化之际,幼儿园教学内容都会与之匹配,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各种节日、时令变化本身体会并不明显,但若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空闲时间,例如,晨间谈话时,将生活内容贯穿到幼儿的谈话中,孩子们便能逐渐体会到各种节假日的氛围和意义,继而萌发爱国之情

(二)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主要载体,现在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其灵感源于生活,取材来自生活,材料给孩子带来的直观体验是书本、图片所不能比拟的。

每当春秋之际,树叶、树枝、种子、豆子这些材料成了幼儿最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加以利用后,幼儿自然而然对这些材料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如《豆子粘贴画》《树叶皇冠》等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材料处处可以利用,显然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三)园舍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园内公共环境,小到班级主题环境。结合我园处在乡镇的地理位置,幼儿园一楼利用竹帘、稻草、藤艺、竹子等材料制作了草房子、瓦罐、竹篱笆等装饰物品,在墙上、圆柱上、吊顶上随处可见这些物品,营造了一种具有田园特色的风格,使得孩子们来园时仿佛置身于了乡间田野中。

除了园部大环境,班级内的环境布置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契机。如三四月的教学主题为《我找到了春天》,孩子们看到主题墙上充满了春天的生机,飘扬的柳枝,飞翔的小燕子造型,贴上孩子们平时绘画的迎春花等作品后,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来了。到了五六月份,中班开展了《热闹的夏天》主题,夏天频繁使用的折扇、常吃的冰淇淋等造型的装饰运用在了主题墙上,符合了当季的天气特点。

三、具有本班特色的生活教育

中班下学期一开始,我制作了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幼儿自我管理的展板,帮助幼儿深入了解了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经过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制定了在园的一些约定和需要遵守的规则,例如,上课举手、不欺负弱小等等。在自我管理方面,我选择吃饭这一生活主题,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的孩子挑食、不愿意吃饭使得许多家长们很头痛。我选择了“光盘行动——今天你吃饭了吗?”为口号,展板上分别有三个盘子,一个是吃光的空盘,一个里面还有一些剩菜,一个里面剩了许多,根据每天中午的吃饭情况,孩子们吃了多少就将贴有自己照片的夹子夹在相应的盘子上。自此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饭时愿意吃更多饭菜了,都争着将自己的夹子夹在第一行的空盘处,骄傲地说:“今天我吃光啦!”如此一来,很快就解决了孩子们吃饭难的问题。

四、源于生活的班本主题活动

下学期,我园每班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班本主题,根据主题开展了一些列班级微课程的活动。我班选择的主题是《可爱的小狗》,在一次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我听见娃娃家的几个孩子在讨论自己家养的小狗,旁边家中没有养狗的小朋友显得很有兴趣,“你们家养的什么狗啊?它长什么样子?”于是,我就《可爱的小狗》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通过《可爱的狗狗》《狗的本领大》等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阅读、音乐体验等方式了解了狗狗的品种、作用,在想一想、说一说中体会到狗狗与人类是十分亲近的关系,但是人类也不能去故意激怒狗狗。在自主性游戏中我们也增添了与狗相关的材料,比如,娃娃家新增了宠物玩具狗,孩子们要带狗狗去洗澡、喂狗粮、照顾狗狗等,各种材料都激发了幼儿的爱心行为。这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得孩子们从对狗狗单纯的喜欢转化为一种爱护,使得本来对小狗抱有恐惧心理的孩子慢慢能接受狗,知道狗狗并没有那么可怕。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也说他在路边看到流浪狗都不会再拿小石子扔他们了,大家都认识到要杜绝吃狗肉、不故意伤害狗狗等。

本次微主题我在孩子们的日常交谈中寻找契机,从而衍生了一系列以狗狗为主题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其实无论是在生活常规、课程活动还是游戏方面,幼儿园的教育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环节的渗透,作为教师,只有用心去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通過一些教学手段、方式传授给孩子们新的知识信息,孩子们才能有新的生活经验与想法。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相伴而生。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教育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