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芜存菁促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19-01-27赵娜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文 赵娜

自工业革命以来,湾区经济带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发达的交通网络及强大的聚集效应成为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引擎和拉动器。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纵观全球,目前知名的海湾有几千个,但真正意义上的湾区经济却只有三个,即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作为国际湾区之首,纽约湾区不仅贡献了美国 GDP的3%,而且还是世界金融的核心枢纽与商业中心,纽约湾区的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90%。孕育了谷歌、苹果、脸谱的旧金山湾区是美国高科技产业集中地,现今依然保留着多丘陵的海岸线、海湾森林山脉和广袤原野,这种优美的自然生态与极具包容的创新文化相映照,构成了吸引和留住全球顶级人才的关键。东京湾区居住了日本30%的人口,GDP也占全国三分之一。湾区整合了区域内金融、研发、制造和各大企业的总部资源,形成了京滨、京叶工业区为核心的两大工业地带,GDP占全国的26%。东京湾区不仅是全世界GDP最高与人口密度最高的湾区,更是世界500强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构想涉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等9 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合计11 个城市。有关的论证工作从本世纪初就已开始,直到2018 年3 月的全国人代会上正式被提高到地区发展计划的高度。英国金融巨头汇丰银行预测,截至2025 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将增至2.8万亿美元,与现在的印度相当,人均消费规模翻番。

目前,大湾区域内人口约6900 万,仅占中国总人口的5%,但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却达12%。不仅有金融中心香港和以博彩业闻名的澳门,还有初创企业云集的深圳、汽车产业集中的广州、电脑零配件制造基地东莞等等多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门户枢纽

粤港澳三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上各具优势:广东省科技创新活跃,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齐全,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的大省;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航运系统,商业网络遍布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资本市场;澳门拥有葡语国家的经贸服务平台和大量资本。

随着大湾区的发展,其影响力将延伸至其地理边界之外,在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中亚到欧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南亚、大洋洲到非洲和中东)的关键联络点。

“粤港澳大湾区是早期海外华人到中国投资的第一站,如今也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门户枢纽。”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拿督威拉颜天禄曾对媒体如上表示。

大湾区建设中“自由港+自贸区+产业园区”的创新制度体系,可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考,以完善顶层设计,布局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这是大湾区输出制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此外,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建设施不断完善,大湾区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成,这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畅通起到积极作用。

如何促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学习东京湾区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绿色低碳湾区。世界著名湾区,都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群和大都会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优质的环境质量有利于增强区域对人才、资本等各种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竞争力,而劣质的环境质量会对资本和人才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未来应更加注重维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和排放,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环境,提供更高质量的环境公共产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缩小与世界级湾区在环境质量方面的差距,是把粤港澳大湾区塑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必然要求。

专家认为,大湾区可以把东京湾区作为城市规划方面的参考。两个海湾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强烈,因为东京没有像中国香港这样的世界级金融中心。两个海湾地区也可以共享创意、宜居和繁荣城市的建设经验。在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两个完全应承担起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责任。

学习旧金山湾区以科创为主推动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从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云技术、大数据分析使用、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具有较好基础。未来,粤港澳三地加强合作分工与优势互补,加强交通、能源、通信、建筑、生产和物流、公共事业、安全、水基础设施8个子系统的技术和服务创新,利用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噪音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环境,并加快数字湾区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世界级城市群。

学习纽约湾区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打造便捷和高效的区域交通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打造便捷和高效的区域交通圈既是促进人才流通的需要,也是促进港澳与广东经济互动、增强港澳对广东尤其是珠江口西岸经济辐射能力的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航运、海运物流中心,形成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辐射国内外。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升互联互通的能力。以香港、广州、深圳为重点,联合其他机场、港口,整合湾区机场及港口资源,建设国际机场和港口群,打造国家交通门户枢纽。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