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值过后的高光时刻
——浅析当今表演艺术现况

2019-01-27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姚晨表演艺术颜值

一、 表演艺术与演员

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表演艺术由一个神秘陌生的词汇变得离大众的视野越来越近,我们能欣赏到表演艺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随着视频流媒体的普及和迅速崛起,高速的网络让我们不仅仅只能在电影院或电视机上才能看到影视艺术作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影视艺术作品的重要传播载体。

在不禁感叹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与更大市场的同时,也让我对当今表演艺术的现况更为关注,本文仅就当今表演艺术的现况进行浅析,这一话题通常带有很大的褒贬性,本文仅针对此课题做学术性探讨,不具备任何个人导向。

那么既然要谈当今的表演艺术,我觉得先要清楚一件最为核心的事情——什么是表演艺术。表演艺术因其特有的性质——“三位一体”而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他要求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工具同时也是创作结果,这三者都是演员本身。也正是因为表演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备三统一的艺术特性,演员正是这特性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剥离了演员表演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演员作为表演艺术最核心的载体也自然就成为了本文的重要分析对象。

二、 “颜值效应”与“观众审美”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众刮起了一阵“颜值风”,颜值可以作为表演好坏的判定标准,当然这一现象也是有理可依的,早在我国电影形成的初期,电影演员就具备着较高的颜值,从初期《马路天使》中的袁牧之,到后来的张国荣、林青霞都是银幕小生和当家花旦。可见颜值一直作为演员的评判标准之一,但早期的影视演员除了颜值外还具备很扎实的艺术功底,况且那时也不乏一些颜值没那么高,但艺术素质深厚的实力派演员。如果仅以颜值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不注重演员的艺术素质,那么演员这个职业就必将面临莫大的危机。

只看颜值,这其实是艺术最肤浅的时刻,它是这个时代扭曲和文化某一阶段的损伤而造就的一种时代审美扭曲的结果,而仅凭颜值不应当受到过多的赞赏,这会令演员这一职业陷入一种安稳的状态,尤其是给刚刚进入演员行业的新人带来很不好的导向,认为只要站定不动就能获得掌声,因为只有不动的时候才不会暴露缺点,因为可能除了颜值没有缺陷,行动起来就会漏洞百出。于是演员中“画片人”越来多,摆拍是常态,而真正需要演戏了,就卯足了劲儿大喊大叫、大哭大闹的表演情绪,认为这是自己的“高级表演”,却殊不知一味地表演情绪是演员最初级的表演技巧。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审美的扭曲只是一时的过渡现象,它终将过去。就像审美会有轮回,小时候我们总嘲笑父辈的呢子大衣土得掉渣,但这两年却又悄悄流行回来,商场里面最显眼的位置上挂着价格不菲的“土货”,乍一眼看去真的跟你家大衣柜里尘封多年的那件一模一样。而今当“颜值效应”逐渐衰退,经过了这个过渡时期,我国的表演艺术必将迈入一个新的篇章,迎来更加璀璨的高光时刻。

近两年,“颜值效应”已经大有改观,观众已经通过“自我修炼”,艺术审美逐渐变得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单单止于颜值的满足,更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演技。我就经常会听到家里的长辈在看电视的时候,时常评价电视里的演员,这个演得真好,那个演得不错,这个真的不行,那个糟糕极了!可见,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非职业人士已经开始能对表演进行基础的评判,这也证明全民的艺术审美逐步有了大幅提升。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都需要演员提升自我修养以及艺术素质来赶超观众的审美。简单来说,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平在观众的艺术审美之上,才能令观众鼓掌叫好。

那么,如何将演员的演技提升呢?谈到这个问题,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演员盲目得报这样那样的“明星训练班”,企图通过短期的培训来达到质的飞跃,但这往往是不现实的。因为越深入的学习表演艺术,我愈加发现表演艺术并非可以通过短期训练达而到某种成就的浅层次艺术,它关乎人学、哲学等多方位学科的综合意识,加之对于生活的积淀才能逐渐的提高表演水平,达到某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这才是好的表演。而显然短时间的培训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任何事物都有技巧,通晓技巧确实能找到一些表演的门道,但这就好像告诉你炒菜要用热锅凉油,炒出来的菜才能既好看又好吃,但真正到掌勺的时候却发现只知道技巧并不能成为好厨子。

角色的成功离不开演员自身的成长,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里面饰演苏明玉的演员姚晨,我们认识姚晨大多是通过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的郭芙蓉,那时的姚晨表演比较青涩,在里面稍显夸张,但巧的是《武林外传》是一部有些无厘头的情景喜剧,这便使得姚晨的夸张在里面显得刚刚好,从而掩饰了一些她的不足。而渐渐地,随着姚晨本人年龄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丰富,加上拍的戏越来越多,从《武林外传》有些青涩的郭芙蓉一步步成长成了《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电视剧《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是一个家庭关系复杂而职场成功的女性,从小缺失母爱的苏明玉始终无法真正的与自己的家人融为一体,但可笑的是全家上下本应成为顶梁柱的兄弟和父亲却都无法真正的撑起这个家,唯独她一个女性承担起了家庭支柱的重要角色。在全片的最后,苏明玉又重新拿起了老房的钥匙回到故居,她又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和母亲,那一刻她仿佛又找回了当孩子的感觉,那一刻她似乎把对母亲的恨全忘了,心中怀着无限的愧疚又重新想起了母亲,在苏明玉的眼中我又看到了释怀、看到了爱。通过姚晨细致入微的表演,我们开始相信苏明玉可爱又可悲的家庭位置。在《都挺好》中姚晨收获了鲜花和掌声,观众们也都纷纷在朋友圈中为她叫好,而显然,审美提高后的观众们并不会对所有的角色都叫好,演得不好也会遭到大力吐槽。这当然离不开演员姚晨本人的努力,但如果剥离了人生的积淀和对表演的逐步感悟,或假设这是姚晨的第一部戏,我想她是无法将角色刻画到这种程度的。

表演讲求真情实感,唯有演员倾其所有完全没有杂念的进入角色的世界,才能让观众信服,而没有一定的生活积淀,演员是无法完全的融入角色与之进行“灵魂互换”。这里的“灵魂互换”指的便是进入角色,只有演员自身具备了能够理解角色的本体,才能让角色这一客体充分融入本体之中从而成为角色,完成表演。但这一句简单的成为角色,有可能是演员一生需要探讨和学习的内容。

三、 展望表演

表演艺术需要有极大的仪式感,记载可查最早的表演艺术起源于古希腊的祭祀仪式,是表达对神的膜拜与崇敬。如果说表演是一种“宗教”,那么演员便是它最虔诚的“信徒”。表演要求演员建立在信任的前提下,信任对手、信任剧本、信任导演、信任规定情境、信任角色、信任舞台、信任摄影机、乃至信任灯光美术剧务场工……因为只有建立信任才能无杂念的完成表演的全过程,表演才会纯粹。因为再高级的表演技巧都会流露出表演的痕迹,而只有习惯是没有痕迹的,习惯是一种肌体自然的反应,他只有建立在完全舒适放松无杂念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好的表演并不在于表演的结果,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指的生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活,而是在舞台上、摄影机前的生活,他是自然的一种行为习惯。好的演员需要把表演变为一种习惯,把假定当作一种习惯,他需要对舞台充满敬畏,无条件的服从角色、服从规定情境,再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另一个人的生活。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看到演员水平的普遍进步,当然你可能会说某一个人的表演水平还仅仅停留在颜值期,但这并不能影响整体趋势的发展,要知道任何事物都需要存在对比、存在论证,辩证才能使事物趋向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也相信,任何一名演员都是希望自己不断进步的,没有任何一名演员会说,演得烂就烂吧,观众骂就骂吧,反正我长得好看就行了。他们同样希望自己能摆脱演技差这一标签。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演技只是演员的最终体现之一,它是观众给的评价,是一种观众主观感觉的反馈。而提高演技的唯一办法是对综合艺术素养的整体提高,并不是广义上的“声、台、形、表”,那只是课程,他们提高的也不过只是专业素养表象的结果。综合艺术素养是专业素养、艺术素养、艺术感觉、文化素养、个人素养总和的反馈,好的演员是需要用一生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素养从而获得大众所谓好的演技。

随着观众水平的不断提升,演员也必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逐渐进步,我国的表演艺术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好像环境好了,自然山会青,水会绿一样,而我们需要探讨和不断努力的是如何为表演艺术的山青水绿不断的向前迈步……

猜你喜欢

姚晨表演艺术颜值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姚晨:重上青云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姚晨 找到自己
影人姚晨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高颜值香氛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