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对文化养老的影响

2019-01-2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62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供给养老精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201620)

一、引言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50年的达到4.8亿人,届时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人,我国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变成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31万人,已占总人口的11.4%。《“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以维护老年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由以提高老年疾病诊疗能力为主向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全覆盖为主转变。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无疑是切合文化养老的目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达到文化养老的目的。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指出:“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老年人文化权益的迫切需求。”文化养老一般都带有人文主义关怀,更加强调的是在保证物质生活的方面,在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这一最基础的需求时,去注重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加有趣,丰富的生活。日常的精神文化活动能带给人独特的“抚慰感”。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通过加入社区中的合唱团、舞蹈队等文娱小组,都能给其身心带来愉悦感和安宁感,同时也会促进老年人邻里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邻里亲朋之间的感情。老年人日常在社区中进行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社区中专业队伍的建设,享受文化活动的基础时拥有一定的健康水平,为不同健康水平制定不同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符合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精准化的老年健康服务为文化养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分析框架

老年健康服务想要在文化养老这一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需要对老年健康服务进行一定的分析,找到老年健康服务对于文化养老的切入点。通过对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框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能够实现文化养老的目的。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当前不断变化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是符合当前全球老龄化加速化发展所带来的多层次,多元化老年健康服务的现实需要。借助“精准扶贫”的内涵,从精准识别、精准供给和精准管理等方面搭建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分析框架。

首先,需求精准识别是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前提。老年健康服务的供给主体需要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真实需求做到精准把握,不以需求为导向的老年健康服务是很难实现精准化的。只有通过有效的、合理的途径对老年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才能够达到供需平衡。此外,伴随着老年人群的种类与需求朝着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需要做到实时监测。其次,内容精准供给是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关键。当老年健康服务需求被精准识别以后,精准供给就成为关键。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等供给主体需通过不同方式去实现老年人健康服务内容的精准供给,需针对不同群体老年人实施不同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以确保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确保老年健康服务内容供给的效果。最后,精准管理是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保证。精准管理贯穿于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全过程之中,是对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各环节和因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在于确保老年健康服务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促进健康服务系统有序进行,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目的。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精准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信息管理将会是精准管理越来越依赖的手段。

三、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在文化养老中的作用

文化养老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全社会、全民族对于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清晰认识与情感认同;第二,有关养老特别是有关老年人精神需求与情感慰藉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体系;第三,有关养老特别是精神养老的组织与实施。在老年健康服务精准化的过程中,加大对老年健康的重视,尤其是关于精神需求与情感慰藉等方面,对文化养老有以下的作用:

1.需求精准识别有利于推动文化养老理念深入

老年健康服务需求精准识别可以从多方面推动文化养老理念的深入:一是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对评估对象、实践、地点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健康预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甄别出对于文化养老而言有效的服务包含哪些内容。二是通过智能化设备精准的识别老年人日常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了解到哪些行为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方便来说有着显著的帮助,可以提高文化养老工作的效率。三是通过老年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精准识别到老年人的各项基本数据与生理状况,通过制定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的服务来提高老年人的身心满意度。对于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不同方面的识别,力求对于老年人各个方面的需求都达到识别精准化的目的,老年人对于文化养老的理念才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认同,才能够推动文化养老理念的深入。在后期,为老年人制定的各种精神文化方面的措施才能够畅通无阻的施行下去。

2.内容精准供给有利于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

老年群体的不断增加,不仅仅增加了在生理需求方面的多样性,也增加了老年人对于文化的多样性的需求。老年人文化服务需求的攻击上仍然需要以需求作为导向,通过以“需”定“供”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老年人的文化服务。一是需要通过对于老年群体进行划分,不同的老年群体的特征不同,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提供包含不同侧重点的文化服务。二是需要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多元化,不再以政府为主导,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三是需要优化区域内文化服务资源的供给方向与力度,充分了解到同一片区域内不同地方可利用的资源,方便进行调用。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老年群体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复杂,如按照年龄划分的高龄老人,中龄老年、以及低龄老人。按照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可以划分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按照身体状况可以划分为失能失智老人等等。基于此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要达到精准供给,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添光加彩,使得每一类老年人都能够得到精神满足。

3.服务精准管理有利于完善老年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老年文化服务体系不是需要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需要多个部门或者机构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为老年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最有效的管理,为老年人打造满意的平台服务。一是可以使老年人参与到文化服务的管理中去,老年人对于自身的需求最是了解,利用已退休的老人进行精准的管理。二是提高老年人文化服务体系中管理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精准的管理中专业化人才的作用在于制定相关的活动以及在资源整合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在管理日常的工作中对于每一项的管理工作都能够进行精准化的划分,每一颗零件都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培养社会再参与的老年人也能够节省一定的开支以及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能够再次参与到社会贡献中去已经是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供给养老精准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养老更无忧了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精准扶贫二首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