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绘本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9-01-27常熟理工学院21550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幼儿

(常熟理工学院 215500)

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

绘本能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绘本则是教师开展活动、达成具体教育目标的有益补充。绘本题材广泛、语言简练、内容生动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优秀资源。因此,合理利用好绘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

通过实地探访和调研,笔者发现幼儿园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绘本的选择忽视幼儿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绘本的内容和形式解读不够深刻;绘本教学大多局限在语言领域等等。以下是笔者对幼儿园绘本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一、绘本的选择应适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3-6岁幼儿处于前运算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能通过阅读将图画转化成心理符号,进行简单思维加工,并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建构精神世界,发展多元智能,进而达到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目的。所以绘本的选择须适应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

3-4岁幼儿思维已具有具体形象性,由于缺乏绘本阅读经验,故较多关注绘本的图画本身。教师选择绘本时可以兼顾国内外许多低幼儿童绘本作品,尽量选择内容简单,风格鲜明的认知类绘本,帮助幼儿通过绘本中的小故事、小知识,更好地达成能力与情感发展目标。如艾玛·刘易斯(英)著的《奇奇妙妙博物馆》语言简洁,拼贴风格富有趣味,是一本拓展幼儿认知的启蒙图画书。此外幼儿各感官较敏感,绘本中可出现一些简单重复的词句,刺激多感官发育,培养阅读兴趣,提升其前阅读能力。绘本的选择还需贴近幼儿生活,汤姆·斯汉普(比)绘的《给孩子的世界说明书》能帮助幼儿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绘本内容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转换。

4-5岁幼儿具体形象性特点典型,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性尤为突出,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比如对数概念的认识即在头脑中形成图像表征进而进行思维。教师可选择带有简单数运算的绘本,如史蒂夫·詹金斯(美)著的《一秒有多长》可培养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此阶段的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可选择主题鲜明、色彩鲜艳的绘本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兴趣,提升注意的稳定性,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6岁的幼儿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已经掌握基本的道德判断,所以选择时需注意绘本的教育意义,帮助幼儿明辨善恶,掌握必要的道德判断能力。5~6岁的幼儿在已有阅读经验基础上对绘本有更高的需求,因此绘本选择可多元化。像德鲁·戴沃特(美)文、奥利弗·杰夫斯(英)绘的《小蜡笔大罢工》语言幽默风趣,可有效开发幼儿想象力;教师应选择多类别、题材的书目,拓展幼儿的思维,丰富创造力;为做好幼小衔接,教师可为其选择一些带有简单文字的书籍,满足幼儿对文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有效解读绘本的内容与形式

笔者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挑选绘本,对绘本认识不深刻,绘本使用范围狭窄,利用程度较浅,没有充分解读绘本。教师需要有效解读各类绘本的内容与形式,才能在幼儿园教学中深度开发绘本资源。

(一)厘清绘本的具体类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风格、不同主题)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首先要对绘本的具体类型有清晰的认识。对于绘本中存在的各类文化差异,教师要慎重对待,绘本选择既要“优”,又要“适”。虽然国外有很多经典作品,但可能并非适用于国内的教学情况,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绘本,只是常常被忽略,这需要教师的慧眼慧心去挖掘。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图画书,如余丽琼文、朱成梁绘的《团圆》和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虽然创作的时代比较早,但其中蕴含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面对种类繁多的绘本,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去筛选国内外的绘本, 尤其要注意立足于本土文化,使用符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的绘本,以儿童必须具备的本民族文化素养为本,满足幼儿的切实需求。

优秀的幼儿绘本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作者也有自己的创作偏好。一般来说,市场上常见的绘本的表现媒介主要有水粉、水彩、蜡笔、油画等,绘本插图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拼贴、剪纸、浮雕、纸雕、摄影等等。这些视觉表现手法的应用不仅让绘本的图画丰富多彩,还可以给幼儿更直观的感受。正是因为丰富的插图与简单文字的完美融合,使绘本超越了普通书籍的范畴,具有了绘画艺术的特征,构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拓展了绘本的教育功能。

教师对于绘本的深入解读,还包括要重视绘本的主题分类。有关于爱的绘本:由宫西达也(日)绘制的《最喜欢妈妈》《哒哒哒爸爸超人》讲述了儿童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温馨亲情;有启蒙类的绘本:由徐鲁文、宫原宜子(日)绘的《会飞的小伞》,促进幼儿的科学认知发展,上文提到的《奇奇妙妙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适用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对绘本做好主题分类,利用好绘本内容,促进教育教学的展开,这也是教师组织单元主题活动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二)提高对绘本的分析研读能力

随着我国对于国外优秀出版物的引进和借鉴,绘本的内容类别和阅读方式也日趋多元,可分为认知类、参与类、启蒙类等等。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掌握、辨别绘本的具体类型,判断绘本是否契合教育教学的目标。莉兹·克里莫(美)的《罗力小恐龙》系列就是典型的亲情类绘本,适用于和父亲相关的主题教学,和爱父母长辈、了解亲人等教育目标相符合。其次,深刻理解绘本,包括它的内容、形式,做到全面掌握绘本具有的可利用的多种价值。有的绘本形式独特,如林秀穗文、廖健宏绘的《神探狗汪汪》以黑色剪影为主要表现方式,搭配色彩鲜明的配饰来设计各种动物的造型,画面既清晰明了又别有趣味,可用于环创形式的优化;有的绘本图片资源丰富,像G.曼泰加扎(意)文、基娅拉·博蒂尼(意)绘的《花园里的小虫虫》,书中有十几种花卉图片,每种花卉上还有不同的小昆虫,这些由布艺和纸艺风格混搭而成的图片既直观又形象,可直接用于制作教具;有的绘本互动性强,如上文提到的《神探狗汪汪》,故事是以狗侦探和刺猬寻找失踪的小鸭子来展开的,每一页都有不同的线索,情节有趣、连贯,可作为饭前小游戏。最后,教师应分析扩展和延伸绘本的途径有哪些,像亲子活动、区域活动等就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去巩固绘本;教师不应拘泥于绘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开展故事续编、诗歌创编等活动,这也是一种研读绘本的好方法。

三、合理利用绘本开展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

绘本作为语言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素材之一,符合学前儿童表征、理解的特点,对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在利用绘本开展语言活动时,要注意把握绘本的本质,巧用绘本进行提问,将其语言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但绘本特征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价值的多元性,教师不应当只局限于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而是应该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促进儿童全方面、多元化的发展。

以健康领域而言,幼儿思维尚处于前运算阶段,事物的理解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抽象单纯的说教不易达到教学目标,而绘本的渗入恰能弥补这一点。由好朋友图书编绘的绘本《不当肥肉怪》以妈妈和宝宝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语言稚拙,贴近幼儿心理,同时全书采用手绘风格对开大图,画风充满天真童趣,使得幼儿在第一印象中就能够喜欢、接受。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将绘本作为载体,采用静态阅读和动态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变化,帮助幼儿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幼儿社会性的教育分为自我意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社会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教育的不同部分进行绘本教学。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萌生,如何做到情绪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像蒂埃里·罗伯艾克特(比)文、菲力浦·古森斯(比)绘的《愤怒的龙》就是一本关于排遣愤怒情绪的绘本。它将生气中的幼儿变成一只肆意破坏的龙,站在幼儿的视角诠释了生气时的愤怒情绪。教师可以先讲述故事来带领幼儿探索“生气”这种情绪是什么,再引导幼儿以健康的方式坦诚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最后进行故事延伸,将绘本主人公再次面对“生气”时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演绎。这种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使幼儿切身体会到生气会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伤害,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另外,现代儿童科普绘本也十分丰富,教师可围绕其中的科学元素设计活动,以绘本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再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探索。如黛安娜·赫茨·阿斯顿(美)文、西尔维亚·朗(美)绘的“美丽成长”生命科普系列绘本,以有趣的科学知识让儿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成长的重要。教师可以将其中的《蝴蝶,如此有耐心》故事绘本放在导入环节,引导幼儿思考蝴蝶孕育生长的过程,接着开展相关的观察记录活动,借此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但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传达绘本的科学点,在衔接环节可采用游戏渗透、巧用提示等方法来保证过渡的自然,避免教师“卡壳”“参差不齐”“难以掌控”的现象。

随着现代印刷出版技术的飞速发展,绘本的内容日趋丰富,富于童趣且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层出不穷,它们在表现形式、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例如2019年凯迪克金奖绘本苏菲·布莱科尔(澳)的《你好,灯塔》就采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法,以细腻的笔触勾画了温馨而又壮观的插图,向孩子们介绍了守塔人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绘本中的色彩运用较为柔和,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气氛相得益彰。布莱科尔也十分重视这本绘本的构图和细节,将灯塔内部的场景处理得很精致。《你好,灯塔》确是一本艺术领域的优秀绘本教材。

随着我国艺术院校插画专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绘本创作者借鉴国外经验,加以融合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使得优秀的原创绘本作品不断涌现。如绘本创作者熊亮,就做到了“一本绘本读懂一个国家”,他的《二十四节气》可视为传统文化积淀出的一种新生力量,对当代幼儿园教育有极具分量的指导作用。

绘本,作为一种融多种绘画艺术形式与内容于一体的综合作品,能够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借助绘本进行艺术领域的教育,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锻炼他们表现美的能力。如萨宾娜·洛夫(德)的《自然中来》就是一本将自然认知、艺术与美学相结合的自然美学创意手工宝典。

教师应充分利用绘本的多元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应关注绘本创作与出版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从中获取更多的适应幼儿园教育的资源。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