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跨文化”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

2019-01-27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003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跨文化办学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200030)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国外先进文化推进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成为两类不可避免的关键词。弘扬“中国文化”和引进“外国文化”,看似平行发展无相交,但是,在真正实践过程中,两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大量的矛盾冲突。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冲突,开展“跨文化”活动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跨文化”活动现状

“跨文化”活动是为了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的学生群体进行“跨文化教育”而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跨文化”活动,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合理、辩证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融会贯通中吸纳中外文化,最终将学生培养为“跨文化”复合型人才。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论是独立院校,还是二级院校,都开始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融合多元文化、加强校园凝聚力为目的的 “跨文化”活动也逐渐蓬勃发展起来。从最初简单的“跨语言”发展到“跨界”“跨领域”的合作。

高校“跨文化活动”的兴起,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由于无法真正掌握“跨文化”教育内涵的精髓并且缺乏创新意识,大部分高校的活动开始流于形式,不仅在高校内部未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此类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跨文化”活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立足于卓越的国际化教育基础致力于跨文化教育,以“跨文化活动”为纽带,融合其他各类形式,通过跨文化赏析、跨文化讲座、跨文化体验等方式展现多元文化魅力,深化跨文化理解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中外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旨在最终将学生培养为聚焦全球智慧,兼具社会责任感及跨文化能力的创新型领导人才。

中英国际学院的“跨文化”活动目前看似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但实际上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

(一)“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举办的“跨文化”活动多数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跨文化”教育,传统的“台上讲、台下听”的讲座形式使学生认为参加“跨文化”活动依然是在上课。再加上学生本身对于“跨文化”教育缺少系统认识,不了解“跨文化”活动背后蕴藏的意义,逐渐会对相关活动产生厌烦甚至抗拒的情绪。

(二)“跨文化”活动缺少专业指导

由于学院内部不具备专业的“跨文化”教育指导教师,主要是以学生组织为依托开展各类相关活动。那么,活动就缺少了整体的专业指导,导致学生会认为活动的形式感大于活动背后本身的价值。

(三)“跨文化”活动无法吸引学生

“跨文化”活动的最终受众群体应该是高校学生,但是,由于目前活动的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再加上活动内容本身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导致部分学生不是出自本意去参加“跨文化”活动,即便是参加了,也大多心不在焉,这严重违背了开展“跨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宗旨。

三、中英国际学院未来开展 “跨文化”活动的对策建议

目前“跨文化”活动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困难和限制,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跨文化”活动,近一步实现全球“跨文化”教育,构建国际化校园,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及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跨文化”活动现状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活动内容,构建“跨文化”多彩校园

首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为基础,在策划活动主题之前,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迫切需求的知识方向,再结合“跨文化”教育的实际开展进度,选取贴近学生主体的活动内容。

其次,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将活动内容转换成轻松愉悦的展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活动不是一节课,而是一种参与、一种体验。除了现有的“讲座”模式之外,可以开展沙龙、小型访谈的活动,让学生与导师进行“面对面”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最后,融合国际学生,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活动,真正感受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鼓励中外学生的互动共融,为构建国际化校园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寻求专业力量,打造“跨文化”新品牌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弥补学院内部专业力量不强的弱势,可以成立艺术大师工作室,聘请名家大师作为学院的荣誉教授,为“跨文化”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力量。

另一方面,以多元文化为主线,构建系列品牌项目。为了让“跨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地发挥作用,要多领域、分层次的开展各类活动。例如,成立以美学艺术、国学艺术等不同方向的品牌活动。开展此类系列活动项目,使“跨文化”教育多层次、多方向的渗透到学生群体中,打造校园 “跨文化”系列新品牌,确保“跨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三)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新型“跨文化”道路

传统的“跨文化”教育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横向的对比学习,这一模式在校园内得到了很好地利用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新型“跨文化”道路,从横向对比学习发展到纵向的“跨界”学习则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1.“文化+实践”,引领跨界新风潮

将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文化”为主线,实践活动为载体,融入创新性思维模式,采用文化+电商,文化+历史保护,文化+艺术等不同模式开展“跨文化”实践类项目。在文化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通过“跨文化”实践项目,把优秀文化广泛传播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并指导他们充分利用资源去接触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2.“文化+义工”,领略跨界新高度

成立以“跨文化”为导向的义工队,跟随艺术指导大师走出校园,参与校外公益活动、以及社区共建等实践类活动。深入社会、走上舞台,开启新的艺术大门。 引领学生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感受相同的文化力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领略相同的文化魅力,寻求新视角最终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依托“跨文化”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目前校园内的“跨文化”活动,虽然仍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此次课题的分析发现,从学生关注的中外文化兴趣点、需求度和获得感切入,以目前“跨文化”活动为基础,分别从内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和建设,相信会对未来“跨文化”活动的长效发展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跨文化办学学院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海盗学院(12)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