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教学的变革与思考

2019-01-27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116081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广告学教育工作者设置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81)

一、现阶段广告课程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现阶段广告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广告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仍采取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模式,长此以往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地降低了教育工作者整体的教学效益,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此外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广告学教育机构的建设规模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当前多媒体的大时代背景下,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对广告学专业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尚处于探索初期,未形成系统且专业的课程教学理论,从而导致高校广告学专业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变化下市场对其的基本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教学的变革策略

(一)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课堂教育教学主体由传统的广告学专业教育工作者逐渐向广告学专业学习者转变,从某方面来讲在当前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为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广告学专业人才广告营销能力和广告分析能力的培养需求,转变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广告学从某方面来讲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故此为培养出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经济知识体系的人才,一方面基层教育部门需将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纳入对教育机构与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内容中,从而确保其各项改革工作落实到实处,而另一方面为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设置广告学专业的课程教育目标时,不仅需深入贯彻新媒体思维,同时还需综合考虑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此确保学生积极性的激发。除此之外在新媒体环境的导向下,为在当前多元化的产业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教育工作者还需以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为目标,在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确保广告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对广告学专业媒介类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在新媒体环境下,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广告运营中媒介策略的地位有所上升,消费者的媒介选择被强化,故而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显著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教学效益,满足当前现阶段国家发展对于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在进行广告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各高校广告学专业需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打破现阶段广告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仍停留在从传统新闻传播角度研究媒介的传统教学模式,并通过对媒介类课程的整体规划及基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设置,增强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还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通过增设新媒体应用课程以及传授媒介等相关课程,以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借助当前先进的媒体技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目前来看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便捷人们日常生产时生活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应用到日常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与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相比,这种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手段在显著地提高教育工作者整体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学课程进行改革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改革方向,如伴随“微信”社交APP应用频率与应用范畴的不断增加,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微信互动课堂的媒介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简单来讲,“微信互动课堂”其实指的是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告学专业教师通过借助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等辅助性教学手段,并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微话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讨论,最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总结和学习效率进行点评的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此同时也符合当前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到广告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当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创新学习需求。

(四)将其它课程与广告学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为广告学课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环境,但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为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广告学课程与其它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学科的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与此同时从某方面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科的融合还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故此在课堂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提高对学科之间交叉线关注的重视,通过拓展广告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使其知识更具有包容性,进而为更广义、更广阔的广告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而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需从课程实际情况出发,在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时有针对性地扩大本专业在融合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从而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五)设计良好的反馈机制,培养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课程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包容性和可控性,因此为从根本上培养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反馈机制是极为必要的,且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这种反馈机制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度等方面提供了便捷。从目前来看,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相较于其它基础性课程,广告学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故此在进行反馈机制的设置时,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设置学生反馈,还需设置行业反馈,具体来讲前者机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便利老师和学生的良性沟通,因此在进行设置时,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微信群、QQ 群等新媒体途径,以此来保障机制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而行业反馈机制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当下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广告设计知识教学体系结构,针对性得完善教学薄弱环节,因此在进行设置时,高校的广告学专业行业反馈机制设置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校企结合,具体来看这种机制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帮助高校直观地了解现阶段社会广告行业的普遍现状、人才需求、发展方向等,对于后期实践应用能力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其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作为高校媒体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广告学专业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虽然国家教育机构尝试了一些创新性实践教学策略,但是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与预期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于人才质量和人才数量的需求,进而对中国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系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变革、新要求,从而提出相应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广告学教育工作者设置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The Application of a Diverse Visual Angles Concept in Eight Broken Plate to Advertising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Branding in Advertising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栏目设置一览表
20世纪中国广告学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中国广告学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