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角色动作设计思路

2019-01-27湖北工业大学43007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节奏动画动作

(湖北工业大学 430070)

一、游戏角色动作的特点

游戏,是设计师创造的一个虚拟世界。游戏角色的动作是动作设计师按照游戏设计的总体需求设计出来。从角色动作上看,一个游戏角色的精髓不仅在于角色的造型,还在于角色的动作设计的配合,这样才能使角色的性格与情感淋漓尽致呈现出来。

游戏角色动作主要通过角色的行为,肢体运动,姿态等传递角色的性格特征。由于游戏中角色受限于界面上布局,角色一般比例较小,因此角色表情不象影视动画中表情上那么细腻,更多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角色行为和心理特征,再配以音乐加以强化。

目前市场上游戏主要分为2D和3D两类游戏,角色动作也分为2D和3D。设计师在动作设计上由于种类不同,在设计上也存在平面和立体的两个纬度设计。但无论2D和3D的动作设计上,设计思路是一致的,总之游戏动画的动作设计要给玩家较高的操作感和动作节奏上的把控。

二、游戏角色动作设计思路

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与许多环节有关,开发的周期漫长。无论是2D还是3D游戏,其设计流程包括前期策划、美术设计以及程序功能上的实现等。本文主要探讨游戏研发中的角色的动作设计的思路。

1.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准备

(1)根据文字策划案分析。从策划文案中,动画师可以准确读出该设计角色的年龄、性格、职业(物理或法术攻击类等)环境和时代背景等。通过与策划人员沟通,获取信息增加动画师对角色的理解与认识,从角色的性格来把握角色的动作的设计,使其更加贴合游戏的特征需求。

(2)资料收集和参考。经过对角色设计深度理解和剖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如收集图片、视频或者咨询专业人事等。从深入理解到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这在后续的设计及创意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头脑风暴草图设计。草图设计是动画师进行角色动作个性化设计的一种途径,经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研究,从中提炼出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的设计元素,以备动作设计中的细节变化,如一个关节旋转或一个动作跨越等等的草图描绘,为将来角色动作设计与制作提供修改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2.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思路

在动作设计中,游戏动画动作必须要掌握动画原理和动画运动规律,这样才能赋予不同角色生命(如人类、怪兽、精灵等)不同性格特征的动作,让整个虚拟的游戏有如同现实的真实感。当然我们在设计游戏里的角色动画动作时,都有一些基础的动作,如走和跑的步伐、攻击和被攻击、跳跃和躲闪等等。而这些固定动作是循环出现的,如何消除这种固有动作的呆板感,用其增强角色动作设计中的独特的夸张效果,同时给玩家一种动作中变化的操控的乐趣,本文分析的重点就在于此。

(1)节奏感

从节奏上打破动作设计上单一性。在游戏动作设计中,不同角色的动作有所不同,攻击形式和范围上有强弱之分。如简单的普通攻击采用多下连击,要比单次攻击节奏上更有悦动感。设计攻击节奏时,常配以重击穿插,强化游戏的攻击和退败效果,如由网易黑洞工作室出品的《功夫熊猫官方手游》中,主角的普攻是四段攻击,为了加强节奏,设计者在第三段攻击中采取多下快速攻击,第四段跳起重击,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攻击节奏上有明显快慢和攻击次数的对比变化,重击配合连击,使打击感会明显提升。在节奏处理上,还能通过改变播放节奏,使用震屏、卡帧、关键点定格等方法,营造出快慢节奏的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让玩家宛若身临其境,达到一种接近现实世界的视觉效果。

(2)动作夸张变形

动作夸张变形是迪士尼动画常用手法手段之一,也是游戏动作设计的一把利器。动作夸张变形也就是夸张于现实生活的动作,利用角色的身体的夸张变形、拉伸、压缩等变化,达到视觉残影的重叠与闪动视觉效果,突出其动作变化本质特征。动作夸张变形这种设计方式常用于风格比较卡通的游戏和竞速类游戏。

(3)玩家的操作感

有人说,一个游戏的好与坏,取决于游戏的手感。在游戏设计中,手感用于描述操作是否流畅,归根结底还是操作感的问题,或者说,是“称心如意的程度”。而决定操作感好坏的,是游戏设计对玩家操控游戏角色的容错度以及对玩家操作意图的揣摩,对于即时制游戏来说,操作感体现操作的灵敏度、动作的逻辑设计以及动作的流畅性,所以操作感在即时制游戏中体现尤其明显。“用游戏的内在逻辑去驱动游戏动画,而不是动画来驱动逻辑”,也就是说在操作感极强的动作类游戏设计之中,不应该依赖画面播放最终表现视为判定结果,对于即时制游戏来说,设计者应当提供更多的细节控制,而不是简单的点击后播放等待结束。提升操作感为了使操作上有更多可能性,将动作进行细节拆分,达到每次一操作动作有起点与结束,能在操作过程中相互平衡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动作A与B,B与C,A与C之间的衔接。也就是说游戏中的技能随时能够被打断或者结束,这对时间节奏把控、动作弹性变化的要求比较严苛。但对于玩家,自主操作上更有参与感,在技能搭配上随心所欲,万种可能。

(4)角色的重量感

游戏角色是设计出来的,而如何在设计中表现角色的重量感、真实性?务必合理利用依据现实世界中的物理规则,将力通过视觉传达给玩家。电脑里动画中是不存在力的,设计者必须通过角色的动作形态、时间节点、动作节奏快慢等等来暗示玩家,让玩家感受到游戏角色的重量感、生命力。设计不能行与表面,应赋予角色本身从内在散发出来的个有气质、性格、特点以及逻辑性,让虚拟角色更可信、更真实。没有重量感的角色,仿佛在游戏界面中漂浮一样。

在动作设计之中,我们需要将被设计的角色拉进现实。身体的动态线是力量发生的载体,我们不光只管关注肢体,其他身体部分的共同运动,细节到每个大块肌肉之间的连贯从而提高动作设计的协调性。举一个简单例子,游戏中击打与被击打的动作设计,往往遵循力的规律。在击打与被击打的设计会加上打击音效、击中的动作效果以及血量下降,让玩家能有种拳拳到肉的体验。表现主体角色设计中的力量实现,通过奔跑时吹飞的落叶,跳起时扬起的灰尘场景呈现出来。

3.配合音乐音效增加玩家代入感

游戏动作与音乐结合,使游戏的动作感、打击感等明显加强。比如《梦幻西游》这种不强调动作操作的游戏,在玩家操作后,系统播放角色动画效果搭配着不同的音乐音效。在不同的场景运用不同风格的音乐,配以每个角色独有的BGM从而提高游戏中场景、动作的辨识度。通过动作与音乐结合提高游戏的代入和节奏感。再以音效和特效增加视觉冲击力,更容易使玩家融入其中。

三、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发展趋势

游戏产业自诞生以来至今已经度过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人们接触过的耳熟能详的动作类游戏,如《KOF》《街头霸王》等,其爽快的操作体验和玩法,今日也被津津乐道。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快速膨胀,不仅体现中国游戏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游戏的浮躁,精品游戏少之又少,而大部分属于快消品(快速占领市场-快速回收成本-快速被市场淘汰)。所以提升游戏品质至关重要。而游戏品质提升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在游戏角色动作设计上的提升,当玩家进入游戏时,角色战斗动作表现的流畅性、真实性等,必然增强玩家在游戏中的代入感。中国游戏如何能做到游戏大厂如CAPCOM的《鬼泣》、Blizzard的《暗黑破坏神》这类具有时代性的作品,除了剧情、玩法、画面风格以外,游戏中角色动作精致度以及动作创意上需要下功夫,因为它们也是对一款优秀游戏作品的评价之一。

在未来的游戏发展,人们将会开始厌倦了只为休闲娱乐而玩游戏的单一想法,对游戏选择在风格品质上将逐步提高,角色动作也会由从前简单的生硬动作而演变成根据角色属性更富生命性的动作。随着未来的游戏引擎的继续开发,游戏角色的动作在设计上还有许许多多创意设计得以研发和实现,对于未来,期待中国设计的具有时代性游戏作品展示给世界。

猜你喜欢

节奏动画动作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下一个动作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我的动画梦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