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童漫书籍设计的视觉思维创新

2019-01-27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40070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童书动漫书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400700)

漫画图书是动漫周边衍生品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见的儿童读物。美、日等动漫发达国家依托优质的动漫文化、庞大的动漫市场和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推动了童书出版。对于我国童书市场来说,许多关于童话、寓言、诗歌、科幻小说、历史故事等文学题材的书籍也都倾向于采用漫画形式出版。漫画绘本充满智慧和启示,以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优点克服了文字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在寓教于乐中发挥儿童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作用,成为了童书出版发行的有力形式。

一、我国童漫书籍出版的发展现状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据《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分析,自2012年以来我国童漫图书出版零售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增速达 14.55%,市场占比为1/3的童书高达197亿元,其中漫画绘本约45亿元。国内自有版权的童书出版社每年的盈利高达1亿元,以中信出版社的童书部门为例,2017年就已经突破了5个亿。《2018年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图书零售市场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童书是图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市场规模高达55个亿,同比增长14.47%,贡献了33%的图书市场增长比。同时,童书码洋的总比重也从2013年的15.27%上升至2018年的26.25%。而且随着2015年的二胎政策推广所带来的红利持续催化,促进了童书出版市场的快速发展。

尽管国内童书市场呈现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出版发行、购买力并没有形成正比增长的发展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6年我国童书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境外童书市场占比为41.56%。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线上发布的童书市场年度报告显示,近几年销售的本土童书占总销量的1/3,另外的2/3则靠境外填补。境外童书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动漫大国,其动漫界和出版界的跨业态合作由来已久,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一方面,童漫图书IP的开发早已形成全方位的发展趋势,图书原著通常以漫画、插画的形式出现,图像几乎代替文字成为主要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童漫图书出版的推广,依托口碑和品牌效应形成IP,实现从出版界到动漫界的跨业态发展,从书籍到影视、动画、游戏、周边等产品的开发。童书完整产业开发包括动画游戏公司和衍生品生产公司的共同参与。如《安妮日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千零一夜》《彼得·潘》《小熊历险记》等童书的巨大市场效应,首先得益于故事的强大吸引力,成功实现从文学读物到影视动漫的转型。

实际上,我国童书题材内容丰富多样,从蒙学读物、文学小说、经典故事到现代科普教育、动漫绘本、游戏益智等数不胜数。而在国内童书资源丰富的环境下,为什么本土原创读物只占据1/3?这说明了国内原创童书市场开发还不够,故事改编的趣味性较弱,书籍设计不足以诱发儿童兴趣,童书开发没有形成全方位的产业结构。

二、童漫书籍设计视觉思维的创新思考

媒体技术融合带来更多的阅读体验,童书也从纸媒纷纷转向数字出版,以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趣味性设计。童漫书籍的趣味性设计,不仅要有美学理念和艺术构思,还要契合儿童心理,借助视觉思维传达文字内容,以丰富的视觉体验辅助儿童阅读理解。趣味性设计能突破文字传达与图像信息的分离状态,通过互动形式为儿童营造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是童漫图书出版的关键。

1.形式创新与内容立意的统一

一般图书设计的目标体现在对纸张、封面、文字、图形、版式的整体性美化,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童漫图书设计理念、材料工艺都不同于一般图书。这些载体共同呈现书本意象的东西,应同时具备传达信息、情感交流和以形式美感呈现艺术性的功能。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内容立意,童漫书籍都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生命,契合漫画的内容精神实质与艺术形式构思,以满足儿童审美趣味为中心,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首先,在保证儿童阅读连贯性的前提下,图书页码设计可通过连页、跨页、插页、异型页的使用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色彩印刷应兼顾儿童对鲜亮色彩的敏感特征,采用数字喷墨印刷、数字打样、数字喷绘模式等代替传统油墨印刷模式。由于夸张的漫画造型更能接近儿童的审美心理,将漫画内容设计成夸张形状、浮雕式、立体书式的造型都能更好地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其次,漫画形象是童书传达信息内容的主要形式,但漫画内容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象活动,仅仅靠画面形象或装帧设计的形式美感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兼顾内容立意构思。内容立意通过对漫画的理解及把握,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思想内涵。内容的立意越深刻,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宝岛“漫画四大才子”之首敖幼祥的《皮皮》《龟兔赛跑现场推论》等童漫书籍以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推动了童书市场的发展。境外童漫书籍如《恐龙百科》《苹果树上的外婆》等将科普知识和娱乐趣味结合于一体,不仅在设计上突破了漫画内容及其精神实质,而且通过视觉艺术语言的巧妙运用,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此外,童书还要考虑感性与理性、艺术与技术的协调,因而仅靠追求画面设计并无益于发展。童漫与纯艺术不同,它不是设计师个人情感宣泄的领域,而要服务于文本内容,做到“书信为读,品像为用”。

2.全面调动感官系统,促进赋能互动

儿童出版物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阅读过程中的特殊设计使儿童与书籍实现互动,并在互动中享受阅读的喜悦。趣味性设计通过充分调动感官系统,实现从视觉、触觉、嗅觉到听觉的全方位互动。在视觉方面,借助VR、AR等新媒体技术促进纸质书籍阅读的高科技化,使儿童感受到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对纸媒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移动APP的出现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新媒体技术与纸媒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儿童阅读兴趣。童书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与书籍的结合增加书籍的趣味性,这在近几年的儿童科普读物中非常流行。由于科普读物较单调乏味,增强现实技术赋能促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有助于儿童对科普内容的理解。例如《恐龙百科》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模拟再现恐龙的造型,借助媒体技术使儿童在快乐的互动体验中自觉接受科普知识。在触觉方面,根据漫画内容具有的的质感,采用不同的复合型材料如织物、木纹、羽毛、树脂等制成浮雕效果,在增加立体感的同时增强触觉快感,促进儿童与图书的互动。此外,纸张质感和油墨印刷质感同样具有增加赋能互动的作用。随着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在纹理及手感方面都得到了丰富。例如:带有微小反光片的立体油墨,具有凹凸效果的3D打印技术,立体拼贴技术等,都能给儿童带来梦幻般的感受。在嗅觉感官方面,用含有环保气味的油墨印刷工艺能使漫画中的物体散发出应有的香味。在听觉方面通过与电子科技结合,可以采用音响效果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内容立意、形式创新,还是材质工艺和结构设计的提升,都要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和学习需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阅读体验,媒介融合趋势要求童书采用趣味性设计使儿童在互动中学习,并提升书籍的珍藏价值。但是,童书的趣味创意要为最终书籍的传播效果作思考,切忌脱离内容和教育意义的天马行空,而一部好的漫画故事最终还是要依托精美的印刷工艺和互动方式来呈现。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才能使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书籍是可交流的充满情感的生命体。

猜你喜欢

童书动漫书籍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童书2020:新内容,新渠道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