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瘤病毒药品未来可期

2019-01-26复百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张江科技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疱疹病毒载体抗体

■文 /刘 骏 复百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溶瘤病毒的免疫激活功能使其与抗体药、细胞治疗药及化学药的联合使用成为溶瘤病毒未来运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是可以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对其实现杀伤作用的一类病毒。自然界中仅少数病毒具有天然溶瘤作用,多数病毒是需要改造后才具有溶瘤作用的。

溶瘤病毒的研究从当初的稚嫩已走向成熟和稳定。2005年,改造的腺病毒H101(安柯瑞)在中国获批上市,但临床疗效还未得到国际认可。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溶瘤疱疹病毒T-VEC上市,标志溶瘤病毒技术的成熟。2017年,溶瘤疱疹病毒和免疫检查点PD-1抗体药物对黑色素瘤进行联合治疗,不仅清除了原发灶肿瘤,还杀伤了远处转移病灶。这让人们对溶瘤病毒的理解由狭隘的溶瘤作用拓宽到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并将溶瘤病毒再次推向研究热点和投资风口——由单一用药到联合治疗的转变。

在生物医药研究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溶瘤病毒产品管线走的是国际合作引进和自主研发双轨快速发展的道路。2018年,中国李氏大药厂获得韩国SillaJen公司溶瘤牛痘病毒Pexa-Vec在中国的开发许可权。2019年,杭州阿诺医药引进的加拿大Oncolytics公司溶瘤病毒制品Pelareorep(AN100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武汉滨会生物重组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剂,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也是国内首个II型溶瘤病毒产品。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多家公司在积极开展溶瘤病毒产品研发或技术服务,如元宋生物、奥源和力、亦诺微和复百澳生物公司等。

虽然溶瘤病毒药品的开发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资本热捧的对象,但是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产品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病毒载体作为一种基因治疗载体,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溶瘤病毒也不例外。溶瘤病毒多数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者病毒本身的一些基因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实现相对安全的控制而非绝对安全的控制。其次,病毒是一种天然免疫原,进入机体后很快被机体识别,并在短期内被清除。对于溶瘤病毒的免疫原性,现在的研究机构或者公司也正试图去开发非常规的病毒载体或是通过对病毒外壳基因进行改造以降低其免疫原性。此外,针对病毒的制备方案及质量评价体系也未成系统,亟须研发人员在后续研究中不断优化制备工艺,建立成熟的病毒制备系统。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将推动溶瘤病毒靶向性和安全性的改造工作,更加安全、有效的溶瘤病毒也会由此应运而生。此外,溶瘤病毒的免疫激活功能使其与抗体药、细胞治疗药及其化学药的联合使用也将成为溶瘤病毒未来运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溶瘤病毒药品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疱疹病毒载体抗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犬疱疹病毒感染治疗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由疱疹病毒迅速播种而保护脑免于感染
硒制剂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精子抗体检测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应用价值
解旋酶-引物酶复合物抑制剂pritelivir治疗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