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司法顶层设计 指导树立审判标杆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第一合议庭

2019-01-23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3期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第一合议庭于2014年6月正式成立。5年来,第一合议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审判指导,推进环境资源司法改革,严格案件审理,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政策指引。推动构建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程序、审判理论以及审判团队“五位一体”的环境资源专门化机制,制定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司法政策文件。

加强审判指导,推进司法改革。起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导全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理;参与制定《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审判工作规范》,牵头起草“两高”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建议和行政公益诉讼司法解释,推动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配合国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指导审理省级政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起草相关司法解释;制定《最高人民法院 民政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强化司法和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指导各高级人民法院探索构建环境资源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制度,推进长江流域、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区域环境资源案件管辖机制改革,促进司法裁判的统一。

参与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等立法研究,参与撰写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侵权、矿业权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指导书籍。积极发布典型案例,先后发布6批73个典型案例,指导环境资源审判实践。筹备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建立审判咨询专家库,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设立理论研究基地,在福建龙岩等21家中基层法院设立司法实践基地,为环境资源审判发展提供坚实理论和实务基础。连续两年起草并发布中英文双语《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向国内外充分展示我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果。

严格执法办案,践行公平正义。近5年来,第一合议庭审结案件209件,结案率90%,做到了均衡结案、审限内结案。先后审理的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系列公益诉讼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展示了人民法院依法维护环境权益、保障绿色发展的决心。1篇裁定被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2篇裁判文书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作为指导性案例,3篇文书被评为最高人民法院优秀裁判文书。

开展对外交流,展示中国形象。协助筹备金砖国家大法官论坛暨2015博鳌亚洲论坛环境司法分论坛,举办中法、中巴、中韩环境司法研讨会,派员参加首届“全球环境和生态问题”国际会议、第二次全球环境司法研究院工作会议等国际会议,宣传中国环境司法新成就。筹办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培训班,与欧盟环保协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合作举办气候变化、环境司法、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等国际研讨会,不断提升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审判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审理模式之反思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思考
知名案件法院审理与ICC意见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未来审判
襄垣县审计局创新审理新机制
巴总统总理挺过审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