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社会治理“红色枢纽”让社会组织更给力

2019-01-21杨峰余娜

党建 2019年1期
关键词:雅安市雅安服务中心

杨峰 余娜

扶贫基金会养老项目在雅安开展“雅老梦想”活动供图/ 雅安组

2018年3月,儿童自然美学课程试点在雅安落地。各专业领域的志愿者根据节气划分出地理、生物、音乐、传统手工艺等领域的教学内容,而后将其整合成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节气课件,在当地开展“应时应景”的实验教学。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刘杰对雅安市文化阵地建设颇有感触:“每周六,我都要到天全县新华乡站点开展工作,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天全县15个乡镇都设有文化站。”

儿童自然美学课程试点能够落地基层并顺利开展,离不开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协调和支持。“大到场地使用,小到人员协调,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任昌蓉介绍。

在雅安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作为集聚社会组织的前沿阵地,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服务基层治理,成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红色枢纽”。

构建服务社会治理新机制

服务中心的诞生,与发生于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强烈地震密不可分。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大量社会组织迅速进入灾区参与抢险救援。由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对灾区情况不熟悉,对抗震救灾有关政策规定不了解,一度出现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响应及时与无序参与、热情高涨与专业技能缺乏等矛盾。特别是在救援的“黄金72小时”中,由于灾区余震不断、交通不畅,外来社会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涌入,本土社会力量井喷式涌现,如何更加科学地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抗震救灾成为现实问题。

2013年4月28日,由省委常委直接负责领导的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中心”在芦山县成立。它为前来参加抗震救灾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各项服务。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

2014年,为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范围扩大到全市,雅安市在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中心基础上,成立了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成立以来,逐渐成为以协助党和政府规划、发展、管理、服务全市各级各类民办社会组织为基本任务,以实现团结、动员、服务、整合广大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目标为基本功能,隶属于各级党政部门之下的常态性社会治理服务机构。

“服务中心搭建了党委领导下的开放式服务机制,实现了各种信息和资源能够在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群众之间有序流动、畅通分享,起到了汇聚民情民意、整合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在日常

在日常运行中,服务中心推行“大党建”工作模式,由一名市委常委直接分管服务中心工作,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管理、服务各类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主要群团组织派一名副职领导担任服务中心领导,抽调群团部门干部组成服务中心各级工作班子骨干,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会商解决有关事项。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依托服务中心成立了雅安市社会组织第三综合党委,重点牵头抓好外来社会组织、本土“草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服务中心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服务中心管理层交叉任职,党委书记由主持服务中心日常事务的副主任任昌蓉同志担任。五名党委委员中,有三名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两名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

“第三综合党委的核心任务就是抓党建、抓服务、抓引领,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任昌蓉介绍说。

服務中心形象墙图/ 余娜

按照抓党建、抓业务相融合的思路,第三综合党委坚持基层党建、项目管理、队伍培育和孵化组织同部署、同落实,并结合“四点半课堂”“我爱我家”等项目发布和“千名社工人才大培训”等工作,先后5次对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等进行大摸底、大排查,转入18名党员组织关系,按“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原则将180余名党员纳入第三综合党委管理,指导“携手公益”“曙光公益”“绿风公益”等10余家本土社会组织推进党组织建设。

为把工作抓常抓细抓长,第三综合党委推行在社会组织申请登记时,同步采集从业人员党员信息,同步指导把党建工作写入社会组织章程,同步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单位和党建指导员,在社会组织变更、撤并或注销时同步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四同步”机制,推行社会组织“党务+事务”考评制度,把党建工作列为社会组织年审和评星定级的关键要素,优先推荐党组织建设好、党内活动开展好、党员带头作用好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入驻服务中心的“曙光公益”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张亚生对第三综合党委抓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工作很有感触:“以前抓党建搞‘体内循环多一些,感觉相对‘虚一点。现在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党建工作不仅在抓,而且抓得紧、抓得实在。”

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在第三综合党委指导下,服务中心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仅2018年,对接促成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1000万元在雅安开展扶贫,对接促成壹基金资助250万元在雅安开展安全农家项目……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018年,在第三综合党委指导下,服务中心清退了已入驻社会组织5家,新引进了更具活力的社会组织7家。目前,已登记备案社会组织共360家,有81家入驻服务中心。在引领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如同‘红色枢纽带动社会组织投身雅安经济社会建设并建功立业。”第三综合党委副书记周利介绍,第三综合党委还依托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点,组织社会组织与村 (社区) 结对,通过对接基层需求、协调社会资源,推动项目联找、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抓。

一手抓扶持,一手抓监管。在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信息、项目、办公场地、能力提升等各种支持外,服务中心建立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评估体系以及“社会组织活动预报制度”“公益项目审查制度”等,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

在雅安,服务中心不仅促进了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彼此间的沟通和信任,营造了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而且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党和政府社会治理进一步转型升级闯出了一条新路。(杨峰/雅安市委组织部) (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雅安市雅安服务中心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杨兴品对雅安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1971—2017年雅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雅安市雨城区冬泳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雅安藏茶 醇和悠长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对近年来雅安市区酸雨监测结果的思考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