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能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虚拟平扫对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1-21余飞商亚军杨东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能符合率肾脏

余飞,商亚军,杨东(通讯作者)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放射医学科 重庆 铜梁 402560)

肾脏透明细胞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肾细胞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70%~75%左右,在40岁以后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当前在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时,CT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常规CT检查的假阴性率较高,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因此,本文对双能CT双期增强扫描+虚拟平扫运用在肾脏透明细胞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9~80岁,平均(54.2±16.5)岁,其中12例为女性、28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选择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扫描仪,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覆盖全部肾脏区域,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运用单能CT技术,运用对比剂碘普胺370mg I/ml+生理盐水40ml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控制好速率,一般为5ml/s,注射完成后,分别于20s、80s进行肾皮质期和实质期双期扫描,其中螺距为0.9mm,准值为64层×0.6mm,层厚为3.0mm,管电压分别为80kV、140kV,管电流为400mAs、80mAs,并且打开实时剂量调节功能。同时,获得常规扫描图像后,增强管电压为80kV、140kV的图像,按照0:3的比例进行融合,3期共7组图像,然后运用双能后处理站对皮髓交界的80kV、140kV经过虚拟平扫后生成图像。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计算,并且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总辐射剂量和单期辐射剂量。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5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对组间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对比

相比较单纯CT双期增强扫描而言,双能CT增强扫描+虚拟平扫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n(%)]

2.2 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比较

与常规平扫比较,虚拟平扫的辐射剂量均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辐射剂量对比(x-±s)

3 讨论

肾细胞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肿瘤,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肾癌,通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Bellini集合管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以及透明肾细胞癌等,其中透明肾细胞癌比较常见[1]。CT是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可以明确肿瘤位置,判断局部浸润程度和血管受损程度,还可以进行不同能量同层、同时扫描,并且获得低能与高能数据未存在的位置与时间差异,即同一组织一期扫描可以获得不同能量信息[2]。有研究发现,与常规平扫相比,肿瘤的CT虚拟平扫值较高,说明与双能射线能谱存在交叉关系,在虚拟平扫中存在碘成分,并且没有减除,所以能够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与增强扫描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虚拟平扫的符合率高于常规平扫,这一结果与田士峰[4]等研究报道一致,说明双期动态增强图像结合虚拟平扫,可以清晰显示细胞癌的强化特征,并且有助于观察局部浸润、癌周血管以及周边的组织结构变化等。同时,与常规平扫相比,虚拟平扫的辐射剂量较低,这一结果与薛继平[5]等研究报道一致,说明虚拟平扫结合双能CT双期增强扫描能够使辐射剂量降低。

综上所述,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中,运用双能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虚拟平扫,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等优点,还能提高检出率,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双能符合率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
双能CT血管成像虚拟平扫对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