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心电图诊断

2019-01-2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不应期波群窦房结

程 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心脏干扰性脱节是临床多发病症,主要是指患者心脏存在的两个节律点发出的激动在心博中产生相互干扰现象,房室脱节也叫做房室分离。临床针对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诊断与治疗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诊断分析,提高对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检测与诊断水平,及时准确的判定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患者的病情是后期提高治疗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院抽取的一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 建议以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获得的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8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一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患者,通过试验标准分析后纳入到研究中,并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进行判定与分析。本例心电图是一男性患者,72岁,冠心病,就诊前院外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心率93次/分,偶见舒张晚期室性早搏。

图1

1.2 研究方法

入院后患者应用心电图诊断,观察患者的窦性心律、P-P频率、R-R频率等指标。

2 结果

干扰与干扰性脱节是形成复杂的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入院后心电图(图2)示:窦性心律,P-P频率为75次/分,R-R频率为80次/分,为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逸搏与室早形态一致)。且可见窦性P波在宽QRS波群前后出现,房率接近室率。并在图最后可见一个QRS波群形态正常,期前伴有相关的P波,P-R间期延长。故诊断为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心室夺获。若仅看图3疑似左束支阻滞图形,结合病史,入院前后心电图两份心电图对比,否之。

图2

3 讨论

干扰在心律失常中是普遍在的,它并不反映心肌的某种病理变化,而是一种生理性的干扰现象,关键是它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如何鉴别[1]。

图3

干扰性房室脱节是指心房和心室在一定时间内由两个起搏点控制,二者在房室交界区发生一系列完全性干扰现象,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搏动。本例心电图两个起搏点分别为窦房结及心室,其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原因有两个:1.异位节律的加快。本例心电图心室频率加快,房率略慢于室率,致使P波在QRS波群的前中后不同的位置出现,说明窦房结激动与室性激动几乎同时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干扰性脱节。若房率快于室率发生脱节,则是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二者的鉴别之处[2]。2.异位搏动快速逆传入房室交界区,使房室结释放处于生理性绝对不应期影响窦房结下传。心室起搏点激动房室交界区下部时,使其形成了不应期,当窦房结的激动欲下传心室时,遇到交界区下部的不应期,这样便形成了两个起搏点在一定时间内分别控制心房和心室,导致了干扰性房室脱节的发生(图4)。

图4

如果在脱节中出现了夺获的现象即为不完全性房室脱节。心室夺获是指在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控制心室的时候,窦房结重新夺回对心室的控制权。这种现象在不完全性房室脱节中是最常见的。其发生是由于窦房结激动下传时,适逢交界区的不应期已过,并在其尚未发放激动之前,窦性激动就提前下传了心室,引起一个由窦性激动下传的QRS波群[3],图2中最后一个形态正常的QRS波群即为心室夺获(梯形图图4所示)。那么诊断夺获的条件有3点:1.心室夺获的QRS波群提前出现,比逸搏周期早0.08s,值得注意的是,期前出现的QRS波群一定要与早搏区别,特别是房早,房早的联律间期(P-P´一定<基本的窦性周期(P-P),而心室夺获的P-P间期是相等的。2.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前有相关的P波,P-R间期>0.12s,常伴有继发性的RP-PR关系(即R-P短者P-R长;R-P长者P-R短)3.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可正常或宽大畸形(或为合并室内差传或为发生束支阻滞)。

诊断不完全性房室脱节时一定要有脱节与夺获并存,虽然干扰与脱节容易误导心电图诊断,但只要掌握诊断基本原则,就一定能分析清楚。

猜你喜欢

不应期波群窦房结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过了不应期,再战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Tbx3在窦房结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房室交界区对房性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
食管心脏电生理测定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二)
犬窦房结功能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s 与老年窦房结功能减退研究现状
S形窦房结动脉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