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保中的经济风险管理

2019-01-21应晓华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风险管理个体

■ 专栏 ■

应晓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导

生活中一些不确定性事件被称之为风险。为了减少或避免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我们往往会采取特定措施予以应对,这种应对称之为风险管理。从广义上,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类似于为了避免淋雨,带伞出门,而另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模式是购买保险,如为了减少发生车祸时的经济损失,购买汽车保险,为了减少医疗服务的经济损失,购买医疗保险等等。两相比较,后两种事件发生后的损失更大,风险更高,个人难以承担。

但购买保险并不会改变个体将来面临的风险,只不过购买保险后,其损失不会再由个体承担,而会由保险公司承担。从这个角度,个体购买保险,其实是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承担了风险后,也会采取各种方式去应对与转移风险,如购买再保险等。

事实上,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会评价特定时刻自身面临的风险,并给出应对措施以减少自身风险,主要方式则是转移风险。在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中,患者、医院与医保构成了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下面将分别分析三者面临的经济风险及其管理。

患者的经济风险主要是患病后寻医问药引起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风险,患者一方面可通过自身行为改变等降低患病概率,另一方面则通过购买医疗保险转移风险。患者的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且个体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在风险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

医保的经济风险,来自于承保后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及其增长的不确定性,现实中表现为基金的失衡。这部分风险,主要源自患者损失的转移。医保的风险管理表现为:(1)购买再保险,这在商业保险公司中极为常见,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中则表现为“财政兜底”。(2)通过各种控费措施转移风险,减少自身损失,报销范畴界定、支付方式改革是典型代表。而不同的方式,其风险转移对象是不一样的,报销范畴界定是改变患者、医保之间的风险分布,支付方式改革则主要改变医院与医保之间的风险分布。(3)不同支付方式的风险分布差异很大。一开始占据主导的按项目付费,医院不管消耗多少卫生资源都能从患者与医保基金中获得补偿,故医保基金承担主要风险;而后,为了降低自身风险,总额预付和按病种支付开始实行,费用上涨的风险则是医院承担较多。

医院的经济风险,表现为提供服务后消耗的资源能否获得相应补偿。在按项目付费且补偿到位时,理论上医院不承担任何风险,这也导致其没有控费压力,而在采取总额预付或按病种支付后,医院需要承担费用超出一定范围后的风险。医院应对此类风险的方式,一是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但这对医院管理要求更高且可能带来其他风险;二是将风险转移给患者,这相对简单且常见,如利用其信息优势对提供的服务做针对性选择与调整,更多提供医保目录以外的服务,或者索性不提供医保目录内的高价服务等。

在医疗经济风险的管理中,需要慎重考虑投保者、保险方和提供者的风险分布和风险水平。

医疗经济风险通过保险、支付,在投保者、医保、医院三者之间进行传递,而各方会基于面临的风险大小,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转移风险,进而引起新的风险分布。几方因素需考虑:(1)风险的起源,也就是投保者患病后的医疗服务。(2)风险大小,决定风险大小的因素是患者的健康、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类型和数量。(3)风险的分布,医保因需方垄断地位获得主导风险传递的能力,例如支付方式的改变。

在医疗经济风险的管理中,需要慎重考虑投保者、保险方和提供者的风险分布和风险水平。一方面,适当的风险是各方改变行为、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主要动力,故理论上各方均应该承受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片面关注风险转移的风险管理行为,如总额预付、改变服务提供类型或不予提供特定服务,都应当加以关注。■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风险管理个体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