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l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研究

2019-01-21杨胜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伤性股骨头准确率

杨胜碧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14)

股骨头坏死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髋关节疾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股骨头缺血所导致的骨坏死,而导致患者发生骨缺血的主要原因,则可包括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类药物、外伤或是长期酗酒等[1]。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股骨头坏死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所以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应该坚持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临床上可采用X线、CT以及MRI进行诊断[2],其中X线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将3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CT与MRI进行检查,对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3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进行诊断的时间均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股骨头坏死,患者本人或家属均以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3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4例,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67岁,平均(34.2±5.7)岁,其中单髋发病患者13例,双髋发病患者24例。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全部患者个方面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 检查方法

对全部37例患者首先进行CT检查,再进行MRI检查,两次检查时间间隔在48小时以内,方法如下:

1.2.1 CT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CT扫描设备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将扫描电压设置为120kV,将扫描电流设置为130mA,层厚为3mm,螺距为3mm,首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于患者的髋臼顶部至股骨小转子之间进行水平扫描。

1.2.2 MRI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MRI扫描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MRI扫描仪,其中参数设置如下:TE为15~20ms,TR为400~500ms,首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体部线圈在1mm层距、5~6mm层厚的位置给予患者进行检查,进行检查的位置主要为患者的双髋关节横断面及冠状位,对患者双髋关节横断面进行检查时则需要对SE序列T1WI进行应用。

1.3 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对比。

将股骨头坏死程度分为五期,患者全部检查数据显示正常为0期;CT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MRI检查结果显示异常为I期,CT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均显示患者存在硬化、局部囊变以及骨小梁缺失等情况为Ⅱ期;CT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异常为Ⅲ期;CT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均显示明显的骨关节炎、髋臼改变、关节破坏等为IV期。

Ⅲ期:CT、MRI都显示明显硬化、囊变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χ2检验。

2 结果

表1显示,全部37例患者中,CT的总检出人数为28(75.67%)例,MRI的总检出人数为34(91.89%)例,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在医学上,股骨头坏死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另一种是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且两种类型的致病因素并不相同[3]。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髋部关节供血不足,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为止尚不明确,但是一般认为与酗酒和服用激素类药物具有重要关联。本次研究中采用的CT以及MRI各具优势,但是根据实际来看,对MRI进行应用,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二次损伤,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异性,所以更适宜应用于临床。

研究显示,全部37例患者中,CT的总检出人数为28(75.67%)例,MRI的总检出人数为34(91.89%)例,差异显著,P<0.05.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认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方式,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对其进行应用,能够尽早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创伤性股骨头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