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磁共振成像(MRl)动态增强结合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

2019-01-21肖潇张佳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磁共振灵敏度内膜

肖潇 , 张佳敏 , 谷 雨

(1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宜宾 644000)

(2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子宫内膜癌以往在绝经期女性中有着较高的病发率,但是如今年轻人患病几率逐渐增高,俨然成为威胁女性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恶性疾病。患者病发后呈现发热、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夹带血丝等症状,晚期患者病灶可转移至淋巴结,危及生命[1]。在临床中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式很多种,本次研究是为了明确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CT的诊断效果,现在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患者中筛选出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同时,排除合并心、肝、肾、胃等器官衰竭者及血液疾病者。患者中最小年纪32岁,最大年纪78岁,平均年纪(56.8±7.6)岁,绝经者49例,无绝经者31例。入院时主要表现:白带夹血,阴道分泌物量大、异味,下腹部触摸有包块,腹部疼痛,经期紊乱,经血量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表明,有12例混合癌、7例腺鳞癌、3例癌肉瘤、9例浆液性腺癌、17例透明细胞癌、3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例Ia期,12例Ⅱ期,24例Ⅲa期,16例Ⅲb期,13例Ⅲc期,9例Ⅳa期,2例Ⅳb期。

1.2 方法

1.2.1 磁共振成像(MRI)动态检查:使用仪器为3.0T超导型磁共振机,横断位参数:扫描时长4min,矢壮位、冠状位、横断位层厚为5~6mm,FOV300~360mm,矩阵240×180cm。先采取平扫之后再采取动态增强,并对子宫长轴和短轴、冠状位进行扫描。之后静脉推注15mL左右Gd-DTPA磁共振对比剂,再对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行扫描测量,并对附件形态信号、肿瘤的浸润程度、肿瘤信号强度进行采集和分析。

1.2.2 CT检查:使用仪器为飞利浦十六排螺旋CT扫描机,针对患者腹部进行全方位平扫和增强扫描。CT扫描前两小时,给予患者服下2%泛影葡胺600-700mL,让膀胱和小肠充盈。扫描参数为:120~140KV电压,250~300mAs电流,矩阵512×512,检查床移动速度5~10mm/s,层间距0.8mm,层厚10mm。增强扫描速率为2.5~3mL/s,静脉注射60~100mL碘浓度为300mg/L的碘海醇,注射速度为3mL/s,然后在45秒左右开始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记录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CT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和处理是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CT检查,共有77例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6.25%,灵敏度为97.47%,特异度为6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MRI结合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生殖器官多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病程不同时期也会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果在手术之前,能够通过检查分清楚患者的病情发展,能为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MRI、CT扫描均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诊断方式,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辨别病变位置及范围,尤其是在判断癌细胞转移上准确率较高,因此常用作病情的判断及病灶的定位[2]。不过CT无法断定组织情况,对于前期疾病的诊断存在局限性;相比较MRI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现象,能够分辨清楚组织结构并判断其性质,还能测量具体大小[3]。不过MRI不容易辨别病灶是属于良性或是恶性,也不能很好的分辨淋巴结是否被癌细胞入侵。因此,MRI和CT两种诊断方式单独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联合使用就能达成优势互补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患者经过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CT诊断,疾病诊出率为96.25%,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所差无几,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灵敏度高达97.47%,特异度也有60%。由此可见,MRI动态增强结合CT,既能准确诊断出子宫内膜癌,避免耽误疾病的及时治疗,同时还能确定肿瘤大小及肿瘤细胞的增值、浸润、转移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强而有力的参考。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结合CT,无论是准确率,还是灵敏度、特异性都比较高,能够明确区分病情进展,所以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磁共振灵敏度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