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MEKA 在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中的应用*

2019-01-20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具消防人文

宫 平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1 引言

数字人文研究和实践不断渗透和融合技术,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工具和平台也不断涌现。目前数字人文研究的支持工具主要分为三类:分析工具如文本分析工具、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可视化工具如数据可视化工具、内容可视化工具、全景可视化工具以及地理可视化工具;集成化工具即具有多种功能的工具或平台,如WORDSEER(集成化文本分析工具)、OMEKA(自由灵活的网络出版与内容展示平台)、MapScholar(数字地图使用、分析与解释工具)。技术与工具常常成为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的交叉领域,但国内在数字人文研究工具与平台开发和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OMEKA为例,通过功能与特点分析,图书馆具体应用案例跟踪,具体展示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项目中可发挥的作用,为我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实践寻找突破口与发展空间。

2 OMEKA 的功能与特点

2.1 OMEKA 的功能

OMEKA是一个自由灵活、开放源码的Web发布平台,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学术收藏和展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它的“五分钟设置”使推出一个网络展览如同创建BLOG一样简单快捷。OMEKA站在Web内容管理、收藏管理和档案数字化收藏系统的交叉点,让用户更加专注于内容和解释而不是编程,将Web2.0技术和方法运用到学术和文化网站,增加用户的互动参与。使用OMEKA可以完成分享收藏、收集故事、建立展览、创建简单网页、定制网页设计模板以及实现合作的多种功能与用途。

OMEKA针对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提供不同的版本。其中omeka.net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内容存储于omeka服务器,访问地址为http://www.omeka.net/。而omeka.org是针对机构用户的,内容存储于机构服务器,访问地址为http://omeka.org/。除了存储差异,omeka.net和omeka.org在功能上也略有差别。

omeka.net在网站上注册后可以免费使用500MB的存储空间、15个功能插件和5个主题,但仅能创建一个站点。如果需要更多的功能,可以选择付费的版本。

2.2 OMEKA 的特点

OMEKA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为学者、图书馆员、档案馆员、博物馆专业人员及文化爱好者提供一套免费开源的数字出版工具。第二,无需合同与年费。第三,使用简单。为非IT专家设计,不需要编程,更加专注内容。基于web的应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均可访问。第四,强大的档案与支持社区。拥有使用的分步教程视频与截图文档、与用户和研发人员的交流社区。第五,可扩展性、可伸缩性与灵活性。可以处理大量的档案元数据与文件。仅限在用户个人服务器上。允许添加机构特定的元数据到元素集(element sets),允许定制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的zend框架。接收并存储所有类型的文件,包括图像、视频、音频、多页文档、PDF、PPT等。单个项目可包含多个文件。

3 OMEKA 在图书馆的应用案例

对于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来说,可以使用OMEKA作为发布工具来补充在线目录或推出数字展览。这一集成化的网络出版工具是数字人文资源组织与展示的一个平台,也为图书馆参与支持数字人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1 Memorial Stadium 1924—1992

明尼苏达大学纪念体育场项目是一个互动数字档案,由图书馆员发起数字化馆藏项目,以OMEKA机构用户模式运行。体育场不仅仅是开展丰富多彩竞技活动的场所,还需要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生活。明尼苏达大学纪念体育场的发展激发了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他们尝试利用图书馆的丰富档案资源与专业的数字化技术来捕捉并分享纪念体育场的历史。图书馆员收集整理图书馆馆藏中有关纪念体育场的照片、竞赛场面、活动、信件、报告以及设计图等档案资料,并将这些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后上传至OMEKA,构建一个交互式网络出版平台,允许网站访问者分享与纪念体育场有关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反映纪念体育场的历史,并且持续更新相关资源。

纪念体育场项目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The Brickhouse、The Gridiron、The Pageantry、The Life Inside、Your Stories。通过珍贵的档案资料展示了纪念体育场兴建的过程、建成后开展的各种竞技比赛,以及在纪念体育场上通过竞技获得的各类荣誉等。Your Stories栏目允许访问者添加自己的故事,提供个人拥有的与纪念体育场相关的各类资料,形成与用户的良好互动。

3.2 Fire Files Digitial Library

消防档案数字图书馆以保存和记录消防服务的历史为目的。这个项目是一位从事火灾、应急管理等资源管理方面工作的图书馆员的个人项目,是他利用个人时间创建的。这是一个虽小却新的项目,并定期更新,一旦发现有新的资料,就更新到网站以便获取。目前,项目的主要收藏和展品有:①国家防火控制委员会相关的图片、文件、信件以及公告等;②国家消防预警和控制管理局相关的宣传册、消防通讯、报告讲演以及档案资料等;③美国早期消防行政通讯等全面的通讯报道;④联邦防火和公共教育海报;⑤联邦消防局的消防经验报告、年度会议纪要与特别报道等;⑥消防部门的历史。

许多优秀消防部门的历史现在已经可以在网上查看,但往往很难找到。与消防相关的资源分布在不同大学馆藏之中,也可能在历史、社会学相关的数字图书馆中,这些内容往往没有被注意到。消防档案数字图书馆将分散的资料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为大众了解消防相关服务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在线目录。该项目也提供添加条目的功能,以便浏览者分享消防有关的资料,以此保持项目的更新与互动。

3.3 Presidential Visits to Charlotte

总统访问夏洛特在线展览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夏洛特分校图书馆(The J. Murrey Atkins Library)特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于2010年秋季创建,以OMEKA个人用户模式运行,由图书馆特藏助理馆员Katie McCormick指导研究生助理Evan Faulkenbury完成。这个项目也是图书馆实体展览的一个部分。所有公开的资料都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夏洛特分校作为特藏收藏。目前该项目有4个专题,其中豪威尔总统专辑包括艾森·豪威尔1954年访问夏洛特展览所展出的全部资料;罗斯福总统专辑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1936年访问夏洛特展览所展出的全部资料;塔夫脱总统专辑包括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1909年访问夏洛特展览所展出的全部资料;总统视觉辅助专辑集中展示这次展览中其他一些总统访问夏洛特的资料,特别是极少展出的珍贵展品。这次展览并不是对访问过夏洛特的所有总统的全面历史回顾,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体验这个城市历史的重要部分。

3.4 OMEKA 应用案例分析

OMEKA作为一个自由灵活、开放源码的Web发布平台,能够为图书馆提供一个简单快捷的展示平台,因此应用于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具有一些优势。第一,使用便捷、节省成本是它的最大优势。OMEKA如同创建BLOG一样简单快捷,让创建网络展览变得更加容易。Fire Files Digital Library项目仅由一个图书馆员就可以完成,节省了人力成本。提供部分功能免费使用,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第二,将内容管理与数字化收藏与展示有效融合,丰富了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已有案例都是对历史档案的收集整理与集成化展示。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资料收集后形成的特色馆藏,或者对特色馆藏的重新组织与数字化展示。OMEKA为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数字化展示提供了一个便捷可用的平台,只需要专注于内容和解释,无需再从事繁杂的编程工作。第三,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OMEKA将Web2.0技术和方法运用到学术和文化网站,浏览者可以增加条目,不仅增加用户的互动参与,而且能够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资料,保持资源的持续更新。

从目前的应用案例看,将图片、文件与其他资料集成化组织与揭示,丰富了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内容与形式。但资源的揭示深度不够,对平台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处于浅层次,尚未充分利用。国外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也处于探索阶段,OMEKA如何更好地应用到数字人文项目依然需要不断尝试与突破。通过OMEKA应用于图书馆与数字人文项目的合作与实现案例,可以肯定图书馆员在数字人文社区承担着有价值的工作,能够提供专业知识与信息标准,在促进数字人文查询与数据处理等方面是较好的合作实践者,并能够促进知识构建[1]。对人文资源的内容挖掘、组织方法、各类工具与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图书馆员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并参与数字人文研究,让图书馆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资源与技术是数字人文不可或缺的,也是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的交叉领域。资源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技术与工具是数字人文研究的手段与方法。目前我国在数字人文研究工具与平台开发和应用上尚处探索阶段,通过OMEKA的应用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实践可以从资源和技术两个维度寻找突破口与发展空间。

4.1 资源维度

数字图书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图书馆资源的内涵,而且强化了图书馆资源的智能性,为图书馆资源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数字人文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并不能更好地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构建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资源体系,不仅是简单实现资源的数字化,而是要完成资源的数据化与关联化。

第一是资源整合。人文学者认为目前国内数据库质量还有待于提升。从宏观而言,部分数据库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协调,重复收录现象较为突出,对相关学术领域有重大推进的数据库建设存在很大困难。图书馆应该针对人文学者的研究需求,将与研究相关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资源的统一与共享,提升资源检索的时效性,为人文学者提供更为快速且准确的资源检索途径,满足差异化的资源获取需求,创建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灵活且有效的资源体系。

第二是资源组织与开发。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资源组织与开发,需要更加注重关联性。通过对资源的智能化处理,寻找有价值的资源单元,予以集合组织以及分类组合,创建组织有序的资源体系。这种新型的资源组织可以实现对关联资源的快速与准确识别。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人文研究的具体需要,探寻资源和资源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发掘非数字环境无法发现的规律与问题,为人文知识体系重构提供可能。

第三是资源应用。图书馆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资源整合、组织与开发又一次拓展了图书馆资源应用的范围,使得人文学者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人文学者不仅可以对资源予以分析,还能借助对资源的定向以及定量处理,了解和归纳其中隐含的、有用的资源,实现分析、建模和可视化等多种功能应用,并预测发展趋势。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应用将处于跨越式发展,赋予图书馆资源更多前所未有的新特性与新发展,从而走向智能化以及更高的层次[2]。

4.2 技术维度

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具有一般学术活动的共性,而这一新兴领域也具有其特性,因此所应用的工具、技术与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图书馆需要充分结合数字人文的特点在技术应用方面多层次、全方位考虑[3]。

首先,为人文学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学术研究工具及使用指导。如文献管理软件、内容管理系统、网络展示平台等。面向大多数用户对于计算网络技术的普遍需求,图书馆可以依据人文研究特点,结合研究设计,将不同的研究工具、技术与研究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提供一系列通用的模式。不同的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类型与功能,为数字人文研究技术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次,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人文研究具有很大的个性化,不同学者对于同样的资料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解释,因此,数字人文研究在技术应用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个性化。图书馆应该全程参与数字人文研究。在研究设计阶段,帮助人文学者选择合适的技术与工具,完善研究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上给予支撑。如果图书馆的技术能力无法支撑,可以帮助人文学者寻找合作伙伴解决技术问题。在研究后期,图书馆则需要承担研究成果展示和推广的职责,并且将数字人文成果给予保存,纳入馆藏,解决长期保存问题。

最后,积极参与中文工具的研发。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全文数据库,但是数字人文工具的开发仍任重而道远。目前,数字人文领域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专为英语而设计的,中文分词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在香港和台湾引进的部分工具更关注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而大量的古籍数字化之后需要相关的分析工具给予研究支撑。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到中文工具研发之中,尤其在数据标引、元数据创建等方面发挥专业价值。我国数字人文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图书馆有责任推动其发展[4]。在高级软件工具开发方面,需要跨学科、跨机构团队的合作,面向中文语言环境和我国人文学科研究需求与特点开发适合国情的软件与工具,为我国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猜你喜欢

工具消防人文
《消防界》征稿启事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漫画说消防
准备工具:步骤:
消防也幽默
“巧用”工具